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秦漢文言文近年的考題小升初

秦漢文言文近年的考題小升初

1. 如何復習2015年小升初古詩句

從小升初語文歷年的真題來看,古詩詞占有壹定的分值,所以考生壹定要重視古詩詞的復習。

為此精品學習網小升初頻道為大家提供2015年小升初必考古詩詞練習題供大家復習時使用! 《春曉》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道少。

1、作者:孟浩然。唐代著名山水田園派詩人。

擅長五言絕句。 2、直譯:春天的夜裏睡得很香不知不覺已經天亮了,清晨起來聽到處處都有鳥在叫。

回想深夜壹陣風聲和雨聲,不知道多少獻花被吹落了。 3、相關考題。

(1) 辨音。 不覺(絕)曉 睡覺(叫) 處處(觸) 處(楚)理 (2) 詩中描寫了( )季的美好景象。

詩人不是從所見去抒 *** 感,而是從所(聞)去聯想,讓人好像( )鳥叫,好像(看到)花落。 (3) 請妳再寫出兩句描寫春天的詩。

《詠柳》 《涼州詞》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1、作者:王翰,字子羽。主要寫邊塞詩,以這首最為著名。

2、直譯:精美的酒杯中斟滿了葡萄美酒,將士們正在準備舉杯暢飲,琵琶聲從遠處傳來,催促他們上馬出發,將士們喝醉了躺在戰場上,您可別見笑,自古打仗有幾個人可以從戰場上平安回來啊! 3、這首詩主要描寫了戰士們在出征前宴會上暢飲的場面,表達了餓將士們的豪情壯誌。 4、相關考題: (1)“欲飲琵琶”中的“欲”意思是(將要)“夜光杯”是指(用晶瑩剔透的白玉做成的酒杯)。

(2)對錯 1)王翰和王之渙都是唐代詩人,他們寫的《涼州詞》都是邊塞詩(V) 2)最後壹句是反問句,是千古名句,令人深思。(V) 3)這首詩描寫了戰士們出征後的場面。

(X) 三十八、《出塞》 唐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1、作者:王昌齡 字少伯。擅長寫邊塞詩。

2、直譯:明月還是秦漢時的明月,關塞還是秦漢時的關塞,自秦漢以來,無數的將士戰死沙場未能回還。只要像漢朝李廣那樣的將軍鎮守邊關,就可以抵擋入侵的敵人,不叫他們越過陰山半步。

3、《出塞》為舊樂府題。內容大都市寫戰爭的。

王昌齡這首詩有感於邊防戰火不斷,守邊戰士長期服役不能回家與人團聚,因而希望朝廷能選派良將殺敵,使人民過上和平的生活。 4、相關考題。

(1) 辨音。 萬裏長征人未還(環) 還(孩)來就菊花 但是龍城飛將(犟)在 將(讀壹聲)軍 不教(四聲)胡馬度陰山 教(壹聲)課 (2) 龍城飛將指的是(李廣),他是(漢)代名將,被世人成為(飛將軍) (3) “陰山”指今天的(內蒙古)境內,古代中國的邊疆要塞。

(4) 這首詩中的(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是千古名句,前半句運用了“互文”的修辭方法。 《芙蓉樓送辛漸》 唐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1、直譯:壹個陰雨綿綿的秋夜裏,遠迎好友來到吳地,天亮的時候送別好友,連那楚山也顯得冷清孤獨。

妳回到洛陽後,若親朋好友問起我的情況,妳就說我心裏依然坦蕩高潔,好像壹片冰放在晶瑩的玉壺裏。 2、相關考題。

(1) 本詩的作者是唐代的“七絕聖手”(王昌齡),盛唐時期著名的(邊塞)詩人。 (2) 這首詩是壹首送別詩,妳還知道哪些送別詩?請寫出三首(詩的題目即可) (3) 王昌齡送的人是(辛漸) 《鹿柴》 唐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1、直譯:山中空寂清幽,只聽見人聲,看不見人影。

夕陽斜射進茂密的樹林,灑落在青苔上。 2、這首詩送聽覺和視覺兩方面描寫了夕陽西下時空山深林中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多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3、相關考題。 (1)《鹿柴》中的“柴”應讀(寨) (2)這首詩描繪的是(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

(3)詩的三四句由聲響轉到夕陽返照深林,更突出了深林的(幽靜) (4)詩人王維是個才子,蘇軾曾經贊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2. 近幾年小升初語文考過的課外知識題型

語文考試主要包括拼音、字詞、句子、閱讀、語言表達等方面的內容。

其中基礎知識部分約占50分,閱讀部分占20分,習作部分30分。壹、拼音漢字(壹)考試內容:漢語拼音、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筆畫、偏旁部首間架結構;查字典法。

(二)考試要求:1.能準確拼讀音節,正確書寫字、詞、句。2.能辨識常用漢字註音正誤。

二、詞語(壹)考試內容:詞語的理解、辨析、歸類;成語的運用;諺語和歇後語的使用。(二)考試要求: 1.能熟練地掌握音序、部首查字法,會根據詞語和具體的語言環境選擇恰當的解釋,並能用指定的意思正確組詞。

2.能辨析形近字、音近字、同音字、多音字,會辨別、修改錯別字。 3.能自己積累壹定的詞語,按要求寫詞語,按要求將詞語分類。

4.能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運用詞語,並能按要求替換詞語。三、句子(壹)考試內容:標點符號的使用;常見句型的轉換;七大修辭方法;擴句與縮句;修改病句八大類型;口語交際。

(二)考試要求:1.能按原文或要求寫諺語、對聯、格言、警句等。2.會按要求改寫句子和仿寫句子。

3.能正確使用關聯詞語,有修改常見病句、正確調整句子順序的能力。4.能正確理解句子意思,體會其含義(包括古文中的句子)。

四、古詩詞(壹)考試內容:必背古詩詞的默寫;古詩的分類考察;古詩詞的相關文學常識(二)考試要求:能按原文或要求寫五、閱讀(壹)考試內容:分析理解題;概括內容題;歸納中心題;感悟道理題;闡述觀點題。(二)考試要求:A.課內閱讀:1.能按原文填空,並指出所填文章的出處、作者等。

2.能把握課文片段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3.能正確理解關鍵詞、句的意思,發表自己的見解,並能領悟壹些表達方法。

B.課外閱讀:主要從詞句理解、標點使用、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容探究等方面考查學生對語言、情感、寫作思路等方面的領悟程度以及獲取信息的能力,評價學生初步的獨立閱讀文章的水平。六、寫作(壹)考試內容:四大文體:寫人、記事、繪景、狀物;作文的審題、立意、構思、選材等方法。

(壹)考試要求:A.作文基本要求1.審清題意:“五審”(1)審清體裁(記敘文、應用文、說明文)(2)審清題材(人、物、事、景)(3)審清範圍(時間、地點、人稱、事件、對象具體限制)(4)審清主題(中心思想)(5)審清其他要求(附加要求)2.確定主題:“四要”(1)主題要正確(反應生活實際)(2)主題要集中(壹個文章不能多個主題)(3)主題要鮮明(明確表達自己對事物的態度和立場)(4)主題要深刻(深挖內涵思想)3.選擇材料:“四要”(1)圍繞主題選擇材料(多寫與主題相關的內容)(2)選擇真實的材料(真實可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3)選擇新穎的材料(新人新事)(4)選擇獨有的材料(具有創新性)4.編寫提綱“五點”:(1)擬好題目(2)確定主題(3)段落安排(4)每段的主要意思(5)重點段落的層次安排和內容5.修改文章“五看”:(1)是否切題(2)主題、思想是否明確、突出(3)看材料是否符合主題、內容是否具體、完整(4)看語言是否通順、用詞是否準確,有無錯別字(5)看標點是否正確。B.看圖作文 “壹看二寫,四要兩註意”“壹看二寫”:先看圖,再寫作文“四要”:仔細觀察圖畫;展開合理想象;突出主題、抓住重點;分清主次,具體描寫。

“兩註意”:看清全畫面內容;分清圖上內容主次和表達的中心。C.記敘文·記事(1)寫清楚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情的發生、發展和結果。

(2)事件經過寫具體(3)按事件的發展順序來寫(4)註意表達真情實感D.記敘文·寫人(1)確定寫作對象(2)確定人物的思想品質(3)選擇典型的具體事例(4)抓住最能表現人物思想品質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環境進行描寫。(5)註意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情E.記敘文·狀物——“五要三註意”“五要”:(1)抓住物的特征(2)按壹定順序寫(3)既寫靜態又寫動態(4)展開想象,運用擬人等手法把內容寫具體(5)托物言誌,借物抒情“三註意”:(1)仔細觀察、抓住特征(2)明確中心,展開想象(3)根據內容,安排順序。

F.記敘文·寫景註意六點:(1)抓住景物特征(2)註意時間、地點、氣候等因素的影響(3)景物特點安排恰當的順序(4)采用多種手法表現景物特點及變化(5)寫出自己的感受(6)借景抒情G.應用文1.應用文大多以記敘文為基礎,但是還要特別註意的是各種應用文的格式2.常見應用文類型:書信、讀後感、通知、留言條、表揚信、建議書和日記。3.具體格式:(1)標題居中。

(除了書信、留言條和日記沒有標題,其他皆有)(2)正文:另起壹行空兩格。(3)署名和日期:先寫署名,另起壹行寫清“*年*月*日”。

命題原則:1.按《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和《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要求命題,根據所使用教材的不同,各有所側重。2.著重考查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能力,有利於他們進入初中後的可持續學習。

3.以畢業年級所學內容為主。4.試題難度(易、中、難)大約按7:2:1比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