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有關仕女圖的詩句

有關仕女圖的詩句

1. 關於飛天仕女圖的詩句

關於飛天仕女圖的詩句 1.關於飛天的詩句 註意是詩句

關於飛天的詩句,推薦如下:

素女結念飛天行,白玉參差鳳凰聲,天仙借女雙翅猛。——《弄玉詞二首》年代:唐 作者: 鮑溶

輕盈舞殿三千女,縹緲飛天十二臺。定有仙人來種玉,藍田歸計少徘徊。

——《對雪二首》 年代:宋 作者: 毛滂

來何必召雲,去何必飛天。我名不為龍,何能雨爾田。 ——《答問詩十二篇寄呈滿子權其七水車問龍》 年代:宋 作者: 王令

香魄已飛天上去,鳳簫猶似月中聞。——《吊盈盈三首》 年代:宋 作者: 王山

翁今為飛仙。此意在人間。——《醉翁操》 年代:宋 作者: 蘇軾

從今去,任東西南北,作個飛仙。——《大聖樂》 年代:宋 作者: 陸遊

遙想處士風流,鶴隨人去,老作飛仙伯。——《念奴嬌》 年代:宋 作者: 辛棄疾

驀地飛仙降碧空,雲車雙輛挈靈童。可憐蓬子非天子,逃去逃來吸北風。

——《贈蓬子 》 年代:近代 作者: 魯迅

聞道新春恣遊覽,羨君平地作飛仙。——《次韻孫職方蒼梧山》 年代:宋 作者: 蘇軾

飛仙亦偶然,脫命瞬息中。——《丹元子示詩飄飄然有謫仙風氣吳傳正繼作復次》 年代:宋 作者: 蘇軾

攬衣獨立鏡湖邊,風露萬頃秋渺然;開帆詎必入東海,騎鯨便可追飛仙。

——《八月十四日夜湖山觀月》 年代:宋 作者: 陸遊

我無飛仙術,禦氣周八極;寸步常依人,艱哉萬裏役。

——《初入西州境述懷》 年代:宋 作者: 陸遊

南山有飛仙,來結尋梅社。——《梅花絕句》 年代:宋 作者: 陸遊

雲外飛仙故不遠,喚渠小為駐青鸞。——《秋晚登擬峴望祥符觀》 年代:宋 作者: 陸遊

卻笑飛仙未忘俗,金貂猶著侍中冠。——《題丈人觀道院壁》 年代:宋 作者: 陸遊

秋來漸有佳風月,擬與飛仙日往還。——《幽居》 年代:宋 作者: 陸遊

正令未逐飛仙去,要是巢居太古民。 ——《幽居夏日》 年代:宋 作者: 陸遊

雲端不遇飛仙過,誰顧幽人寂寞中。——《早秋》 年代:宋 作者: 陸遊

初無金丹術,何以追飛仙?——《晝睡》 年代:宋 作者: 陸遊

他時定是飛升去,沖破秋空壹點青。 ——《答從叔愈》 年代:唐 作者: 韓湘

飛仙山高邁,遺蹤落清淵。——《寄題琴高臺》 年代:宋 作者: 文天祥

願傳飛仙術,壹洗局促悲,被襟閬風觀,濯發扶桑池。 ——《北征》 年代:宋 作者: 陳與義

不如地上雞,乃得竊藥隨飛仙。——《鶴躚躚》 年代:元 作者: 楊維楨

玉天三十六,六梵聚飛仙。——《步虛四章》 年代:宋 作者: 白玉蟾

飛仙不返周王子,重阜相連少室孫。——《登封道中三絕 緱山祠》 年代:宋 作者: 蘇轍

瀘江東山山更奇,騎鯨飛仙歸未歸。——《題錦浪亭》 年代:宋 作者: 曹叔遠

湖海壹舟須此老,蓬瀛方丈自飛仙。——《寄文潛無咎少遊三學士》 年代:宋 作者: 陳師道

上界足官府,飛升亦何益。還在此山中,相逢不相識。

——《盧山五詠 盧敖洞(圖經雲:敖,秦博士,避》 年代:宋 作者: 蘇軾

語君白日飛升法,正在焚香聽雨中。 ——《即事》 年代:宋 作者: 陸遊

人人自有飛升骨,平卻心丹是內丹。——《題妙庭觀》 年代:宋 作者: 邊維嶽

2.關於飛天的古詩

1、月下飛天境 唐.李白 《渡荊門送別》

2、霜飛天苑禦梨秋 唐.王昌齡 《九日登高》

3、窅映飛天言 唐.常建 《張天師草堂》

4、壹雁背飛天正寒 唐.杜牧 《賀崔大夫崔正字》

5、羽蓋飛天 漢.元李治 《七夕宴懸圃二首》

6、更堪寒暮雪飛天 宋.呂渭老 《水調歌頭·撫床多感慨》

7、插翅飛天陲 唐.韓愈 《寄崔二十七立之》

8、素女結念飛天行 唐.鮑溶 《弄玉詞二首》

9、文句飛天聰 唐.李群玉 《始忝四座奏狀聞薦蒙恩授官,旋進歌詩,延英》

3.關於“飛天”的詩句有哪些

1.《渡荊門送別》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境,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2.《張天師草堂》年代: 唐 作者: 常建

靈溪宴清宇,傍倚枯松根。

花藥繞方丈,瀑泉飛至門。

四氣閉炎熱,兩崖改明昏。

夜深月暫皎,亭午朝始暾。

信是天人居,幽幽寂無喧。

萬壑應鳴磬,諸峰接壹魂。

遂登仙子谷,因醉田生樽。

時節開玉書,窅映飛天言。

心化便無影,目精焉累煩。

忽然與霄漢,寥落空南軒。

3.《河中陪帥遊亭》年代: 唐 作者: 溫庭筠

倚闌愁立獨徘徊,欲賦慚非宋玉才。滿座山光搖劍戟,

繞城波色動樓臺。鳥飛天外斜陽盡,人過橋心倒影來。

添得五湖多少恨,柳花飄蕩似寒梅

4.《塞上》年代: 宋 作者: 譚用之

秋風漢北雁飛天,單騎那堪繞賀蘭。磧暗更無巖樹影,

地平時有野燒瘢。貂披寒色和衣冷,劍佩胡霜隔匣寒。

早晚橫戈似飛尉,擁旄深入異田單。

缽略城邊日欲西,遊人卻憶舊山歸。牛羊集水煙黏步,

雕鶚盤空雪滿圍。獵騎靜逢邊氣薄,戍樓寒對暮煙微。

橫行總是男兒事,早晚重來似漢飛。

5.《西江月·撥轉飛天妙本》年代: 元 作者: 高道寬

撥轉飛天妙本,煉就壹粒丹砂。朝求暮采道人茶。圓滿壹旬點罷。玉衡纏教定正,運動八面雲霞。小庵獨坐俺仙家。除睡萬緣不*。

飛天小女警有多少個?分別叫什麽名字?

有3個,分別叫花花,泡泡,毛毛。

4.有關飛天畫的優美詩句

宋〈太平禦覽〉卷622引〈天仙品〉中雲:“飛行雲中,神化輕舉,以為天仙,亦雲飛仙。”

敦煌飛天的名稱由來佛教中把化生到凈土天界的神慶人物稱為“天”,如“大梵天”、“功德天”、“善才天”、“三十三天”等。唐藏〈金光明經疏〉中雲:“外國呼神亦為天。”

佛教中把空中飛行的天神稱為飛天。飛天多畫在佛教石窟壁畫中,道教中把羽化升天的神話人物稱為“仙”,如“領先仙”、“天仙”、“赤腳大仙”等,把能在空中飛行的天神稱為飛仙。

宋〈太平禦覽〉卷622引〈天仙品〉中雲:“飛行雲中,神化輕舉,以為天仙,亦雲飛仙。” 飛仙多畫在墓室壁畫中,象征著墓室主人的靈魂能羽化升天。

佛教傳入中國後,與中國的道教交流融合。在佛教初傳不久的魏晉南北朝時,曾經把壁畫中的飛天亦稱為飛仙,是飛天、飛仙不分。

後業隨著佛教在中國的深入發展,佛教的飛天、道教的飛仙雖然在藝術形象上互相融合,但在名稱上,只把佛教石窟壁畫中的空中飛神樂為飛天。敦煌飛天就是畫在敦煌石窟中的飛神,後來成為敦煌壁畫藝術的壹個專用名詞。

敦煌飛天從起源和職能上說,它不是壹位神。它是乾闥婆與緊的復合體。

乾闥婆是印度梵語的音譯,意譯為天歌神。由於他周身散發香氣,又叫香間神,緊那羅是印度古梵文的音譯,意譯為天樂神。

乾闥婆和緊那羅原來是印度古神話和婆羅門教中的娛樂神和歌舞神。神話傳說中說他們壹個善歌,壹個善舞,形影不離,融洽和諧,是恩愛的夫妻。

後來被佛教吸收,化為天龍八部眾神中的兩位天神。唐代慧琳〈音義〉上解釋說:“真陀羅,古作緊那羅,間樂天,有微妙間響,能微妙音響,能作歌舞。

男則馬首人身,能歌;女則端正,能舞。次此天女,多與乾闥婆為妻也。”

乾闥婆與緊那羅被佛教列入天龍八部神後,隨著佛教理論和藝術審美以及藝術創作的發展需要,由原來的馬頭人峰的猙獰面目,逐漸演化為眉清目秀,體態俏麗,翩翩起舞,翺翔天空的天人飛仙了。 乾闥婆和緊那羅最初在佛教天龍八部眾神中的職能中有區別的。

乾闥婆——樂神的任務是在佛教凈土世界裏散香氣,為佛獻花、供寶、作禮贊,棲身於花叢,飛翔於天宮,緊那羅——歌神的任務是在佛國凈土世界裏,為佛陀、菩薩、眾神、天人奏樂歌舞,居住在天宮,不能飛翔於去霄,後來乾闥婆和緊那羅的職能混為壹體;乾闥婆亦演奏樂器,載歌載舞;緊那羅亦沖出天宮,飛翔雲霄。乾闥婆和緊那羅男女不分,合為壹體,化為後世的敦煌飛天。

莫高窟西魏時已出現了持樂歌舞的飛天。隋代以後,乾闥婆和緊那羅混為壹體,已無法分辯了。

只是音樂界、舞蹈界寫文章時,為了把他們和樂伎加以區別,把早期天宮奏樂的乾闥婆定名為天宮樂伎,把後來合為壹體、持樂歌舞的飛天定名為飛天樂伎。 敦煌飛天從藝術形象上說,它不是壹種文化的藝術形象,而是多種文化的復合體。

飛天的故鄉雖在印度,但敦煌飛天卻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同孕育成的。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國道教羽人、西域飛天和中原飛天長期交流、事融合為壹,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飛天。

它是不長翅磅的不生羽毛、沒有圓光、借助彩雲而不依靠彩雲,主要憑借飄曳的衣裙、飛舞的彩帶而淩空翺翔的飛天。敦煌飛天可以說是中國藝術家最天才的創作,是世界美術史上的壹個奇跡。

5.有關飛天古詩詞

描寫“飛天”的詩詞有

1.《郊廟朝會歌辭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年代: 隋 作者: 佚名

惕厲日乾乾,潛蟠工躍淵。

伐謀參上策,受鉞總中堅。

田訟歸周日,民謠戴舜年。

風雲自冥感,嘉會翼飛天。

2.《渡荊門送別》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境,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3.《渡荊門送別》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境,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4.《河中陪帥遊亭》

年代: 唐 作者: 溫庭筠

倚闌愁立獨徘徊,欲賦慚非宋玉才。滿座山光搖劍戟,

繞城波色動樓臺。鳥飛天外斜陽盡,人過橋心倒影來。

添得五湖多少恨,柳花飄蕩似寒梅。

5.《塞上》

年代: 宋 作者: 譚用之

秋風漢北雁飛天,單騎那堪繞賀蘭。磧暗更無巖樹影,

地平時有野燒瘢。貂披寒色和衣冷,劍佩胡霜隔匣寒。

早晚橫戈似飛尉,擁旄深入異田單。

缽略城邊日欲西,遊人卻憶舊山歸。牛羊集水煙黏步,

雕鶚盤空雪滿圍。獵騎靜逢邊氣薄,戍樓寒對暮煙微。

橫行總是男兒事,早晚重來似漢飛。

6.有關“飛天”的古詩詞有哪些

1、遙想處士風流,鶴bai隨人去,老作飛仙伯。——宋代辛棄疾《念奴嬌》

譯文:遙想居士在哪裏遊歷,仙鶴和人壹起離去,等到年紀大了便成為飛天的仙人。

2、思翁無歳年,翁今為飛仙。——宋代蘇軾《醉翁操du》

譯文:想到您沒有幾年了,如今您飛天作仙。

3、玉天三十六,六梵聚飛仙。——宋代白玉蟾《步虛四章》

譯文:玉清天三十六天,六梵聚集飛天作仙。

4、飛仙不返周王子,重阜相連少室孫。——宋代蘇轍《登封道中zhi三絕 緱山祠》

譯文:羽化飛仙不做周王子了,重阜相連結著少室孫。

5、素女結念飛天行,白玉參差鳳凰聲。——唐代鮑溶《弄玉詞二首》

譯文:素女有dao了羽化飛仙的念頭,白玉相互交錯發出鳳凰的聲音。

6、來何必召雲,去何必飛天.我名不為龍,何能雨爾田。——宋代王令《答問詩十二篇寄呈滿子權其七水車問龍回》

譯文:為什麽來了就壹定要召喚雲,為什麽去了就壹定要飛天,我的名字並不是龍,又怎麽能呼風喚雨呢?

7、翁今為飛仙,此意在人間。——宋代蘇軾《醉翁操》

譯文:您今天已經成為答飛仙,此中的用意還是人間啊。

8、從今去,任東西南北,作個飛仙。——宋代陸遊《大聖樂》

譯文:從今天起,不管東南西北,做個飛天的仙子。

7.關於寫仕女詩句

佳人 杜甫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雲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采柏動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西施詠 王維 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粉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

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長恨歌 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壹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壹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壹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謾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余裏。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壹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裏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壹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壹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裏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壹股合壹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洛陽女兒行 王維 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容顏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膾鯉魚。

畫閣朱樓盡相望,紅桃綠柳垂檐向。 羅幃送上七香車,寶扇迎歸九華帳。

狂夫富貴在青春,意氣驕奢劇季倫。 自憐碧玉親教舞,不惜珊瑚持與人。

春窗曙滅九微火,九微片片飛花。 戲罷曾無理曲時,妝成只是熏香坐。

城中相識盡繁華,日夜經過趙李家。 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沙。

麗人行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穩稱身。 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盤行素鱗。 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不動塵,禦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實要津。

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灸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醉花陰 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畫,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離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答案是我抄寫別人的,望問題主人善用。

8.誰知道有關飛天的詩句和名言

月下飛天境,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不讓,然後為德。聞之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不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荀況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荀況

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作,不馳於空想,不驁於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態度作踏實的工夫。以此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態度作事,則功業可就。——李大釗

講到學習方法,我想用六個字來概括:"嚴格、嚴肅、嚴密。"這種科學的學習方法,除了向別人學習之外,更重要的是靠自己有意識的刻苦鍛煉。——蘇步青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即不專壹,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朱熹

學和行本來是有聯系著的,學了必須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當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學到了手。否則讀書雖多,只是成為壹座死書庫。——謝覺哉

要讀好書,必須先打好基礎,讀好了基礎,才能在這基礎上作個別問題的研究,基礎要求廣,鉆研則要求深,廣和深也是統壹的,只有廣了才能深,也只有深了才要求廣。——吳晗

獨立思考能力是科學研究和創造發明的壹項必備才能。在歷史上任何壹個較重要的科學上的創造和發明,都是和創造發明者的獨立地深入地看問題的方法分不開的。 ——華羅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