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李白《渡荊門送別》詩的頷聯,“隨”字巧妙地將靜態轉化為動態,亦指物態隨舟行而變,具體的情況可以參考下面的內容。
1、李白乘舟順流而下,看到遠近高低起伏的山巒和近處、遠處遼闊美麗的原野,因空間和視角的變化而逐漸地變換著位置。“隨”字巧妙地將靜態轉化為動態,亦指物態隨舟行而變。“入”字形象地漸次將物由遠而近,又呼應“隨”而逐漸淡出。“盡”字概括了行進中的全部景象,又暗指近景漸行漸遠。“流”字描繪出山巒如同與長江奔瀉而下,長江又像融入了無窮盡的漫野和群山大荒之中,整個世界融為壹體。
2、這句詩出自李白的《渡荊門送別》,是開元十三年(725)李白出蜀後在荊門外所作,描寫了荊門壹帶山盡原出、江流壯闊的雄偉景象。表現了青年李白初出巴蜀時興致勃勃、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前句形象地描繪了船出三峽、渡過荊門山後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壹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
3、《詩境淺說》:“此詩首二句,言送客之地;中二聯,寫荊門空闊之景。唯收句見送別本義。圖窮匕首見,壹語到題。昔人詩文,每有此格。次聯氣象壯闊,楚蜀山脈,至荊州始斷;大江自萬山中來,至此千裏平原,江流初縱,故山隨野盡,在荊門最切。五六句寫江中所見,以‘天鏡’喻月之光明,以‘海樓’喻雲之奇特。末二句敘別意,言客蹤所至,江水與之俱遠,送行者心亦隨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