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落日與水的詩句

落日與水的詩句

1. 關於落日和水的詩句

關於落日和水的詩句 1. 關於落日或流水的詩及賞析

年代:唐作者:劉長卿作品:謫仙怨內容:晴川落日初低,惆悵孤舟解攜。

鳥向平蕪遠近,人隨流水東西。白雲千裏萬裏,明月前溪後溪。

獨恨長沙謫去,江潭春草萋萋。 註釋 ①晴川:指在陽光照耀下的江水。

②平蕪:指草木繁茂的原野。 ③長沙:這裏用漢代賈誼謫遷長沙的典故。

④萋萋:草盛貌。 評解 長卿任鄂嶽觀察史期間,遭權臣吳仲儒誣奏,貶為潘州南巴尉,尋除睦州司馬。

去國懷鄉之思,有感而發。“白雲千裏萬裏”,“人隨流水東西”。

祖別筵上,歌此壹曲,委婉含蓄地表露了懷才不遇,遠離鄉國的感慨。全詞寫眼前之景,抒不盡之意。

情思悠遠,內含豐富,耐人尋味。 集評 《填詞名解》卷壹毛先舒雲:《謫仙怨》,明皇幸蜀,路感馬嵬事,索長笛制新聲,樂工壹時競習。

其調六言八句,後劉長卿、竇弘余多制詞填之。疑明皇初制此曲時,第有調無詞也。

說詳康駢《劇談錄》。案此調即唐人六言律,蓋權輿於《回波樂》詞而衍之,郭茂倩《樂府》稱《回波樂》為商調曲,疑此調亦商調。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長卿由隨州左遷睦州司馬;於祖筵之上,依江南所傳曲調,撰詞以被之管弦。“白雲千裏”,悵君門之遠隔;“流水東西”,感謫宦之無依,猶之昌黎南去,擁風雪於藍關;白傅東來,泣琵琶於潯浦,同此感也。

劉長卿擅長五言詩,曾自稱為“五言長城”,不過在《劉隨州集》中,亦有些精工的六言、七言詩。這首詞又題作《答秦徵君、徐少府春日見集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六言》。

中唐時代,文人詞處於初興階段,詞還未從詩的領域中取得明確的獨立地位,所以這種似詞又可看作詩的作品的出現,不足為奇。據六言詩題,這首詞大約是作者被貶睦州(今浙江淳安壹帶)司馬途中,經苕溪(流域在今浙江湖州地區),在友人的宴集上為酬答遠謫的梁耿的寄贈所作。

上片是回憶之語,再現當時送別梁耿的情景。在壹個晴朗的傍晚,夕陽低垂,斜暉映照著河水,壹派晴明色彩,然而友人卻要在此時遠去了。

“晴川”歷歷可見,但見那壹葉孤舟載著濃重的離愁徐徐離去,他們從此天各壹方,這怎不使人萬分惆悵!“攜”,離開。開頭兩句點明送別時間及自然景象,流露出不堪分別的沈重心情。

第二句與第三、四句之間,有壹段目送孤舟的過程的跳躍,留下了引人想象的空白。這中間沒有寫如何佇立岸邊久久凝望,沒有類似“孤帆遠影碧空盡”的展現,而實際上正是目隨孤舟,漸望漸遠,才把平野吸入眼底。

這時只見野地平闊,春草綿延,暮歸的飛鳥在曠野上忽遠忽近地飛旋。鳥兒歸飛,既是所見,亦是觸物起興,引起送別傷情——鳥兒尚能自由飛翔,傍晚聚歸,而人卻在這薄暮中隨著流水漂移而各分東西了。

這其中透露著對友人飄零天涯的感慨和自己被謫的痛楚。在送別之際,極目望高鳥,那無限怨悵真難以抑制;回憶那送別情景,又是多麽蒼茫悲愴!下片寫別後情景,抒發了對友人的深切思念和被謫的遺恨。

“白雲”“明月”兩句寫思情的綿長悠遠,自己常望著雲和月懷想梁耿。“千裏萬裏”狀關山之阻隔難越,“前溪後溪”狀自己所處之境地——苕溪有東苕溪與西苕溪之分。

放眼能見的只是飄浮在萬裏長空的白雲,而友人在何方呢?白雲是否也能把自己的思念帶給天邊的友人呢?皎潔的月光照著溪流,它也該同樣照著隨流水遠去的友人。謝莊《月賦》雲:“隔千裏兮***明月”。

望月懷人,明月也似有情,把自己的思念捎向遠方。對月望雲,雲和月在這裏都是切切思情的寄托物。

最後兩句抒寫自己與友人被貶謫的悲恨,進壹步點露別情之深長是由於兩人有***同的命運。“長沙謫去”,用西漢賈誼因遭權貴中傷而被貶為長沙王太傅壹事(賈誼因此被後人稱為“賈長沙”),表達了郁結於心頭的悵恨。

這“恨”既為梁耿被謫而發,亦交織著作者自己遭貶的痛苦。對梁耿的深切思念,正是基於這被謫的***同遭遇,謫中的別恨愈見深沈,令人心碎。

在這次友人聚於苕溪的宴集上,獨不見梁耿,此“恨”更長。這因謫而加濃的思情可視為貫穿此詞的感情主線,這句也可視為點明離別的感情內容的“詞眼”所在。

這種關於送別的回憶及別後的思念,不是壹般的兒女別離之意、親人分隔之情,而恰恰是謫客之別情。謫中之別,愈見悲恨相續。

末句用江邊澤畔春草萋萋的形象,來暗示這種分別的遺恨的深長。《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後人就常以春草綿綿來象征別離的不斷思今。想念遠謫的友人,望著蔓延的春草,更令人黯然銷魂。

這首詞寫景含情,晴川、落日、孤舟、飛鳥、流水、白雲、明月、春草等景物無不瀉染襯托著作者的情思,全詞有著濃重的悵惘悲恨的感情色彩。詞中特別用了壹些排疊、相對的詞句,如“遠近”、“東西”、“千裏萬裏”、“前溪後溪”,都加濃了這種送別遠隔的淒婉悱惻之情。

2. 關於描寫落日的詩句

1、《天凈沙·秋思》——元代馬致遠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淒寒的夜色裏,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2、《浣溪沙·壹曲新詞酒壹杯》——宋代晏殊

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譯文:西落的夕陽何時再回來?那花兒落去我也無可奈何,那歸來的燕子似曾相識。

3、《題畫》——明代沈周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陽猶在小橋西。

譯文:碧綠的水,殷紅的山,映襯著老夫的拐杖,夕陽落下,在小橋的西邊。

4、《烏衣巷》——唐代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譯文:朱雀橋邊冷落荒涼長滿野草野花,烏衣巷口斷壁殘垣正是夕陽斜掛。

5、《使至塞上》——唐代王維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譯文: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

3. 關於日落的詩句

杜甫《後出塞五首(其二)》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

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平沙列萬幕,部伍各見招。

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

悲笳數聲動,壯士慘不驕。

借問大將誰,恐是霍嫖姚。

《使至塞上》王維

單車欲問邊,

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汗塞,

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侯騎,

都護在燕然。

《日落望江贈荀丞詩》 鮑照

旅人乏愉樂。

薄暮增思深。

日落嶺雲歸。

延頸望江陰。

亂流灇大壑。

長霧匝高林。

林際無窮極。

雲邊不可尋。

惟見獨飛鳥。

千裏壹揚音。

推其感物情。

則知遊子心。

君居帝京內。

春怨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從軍行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裏愁。

代贈二首之壹

樓上黃昏欲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樂遊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山園小梅

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金樽。

蔔算子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

蝶戀花

樓外垂楊千萬縷,

欲系青春,少住春還去。

猶自風前飄柳絮,

隨春且看歸何處。

綠滿山川聞杜宇,

便作無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語,

黃昏卻下瀟瀟雨。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4. 描寫落日的詩句

新月已生飛鳥外,落霞更在夕陽西。

(宋·張 耒《和周邦彥》) 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宋·舜民《村居》) 老牛粗了耕耘債,嚙草坡頭臥夕陽。

(宋·孔平仲《禾熟》) 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宋·秦 觀《滿庭芳》) 鳥聲幽谷樹,山影夕陽村。

(宋·劉子翚《胡厚仙山居》) 小店青簾疏雨後,遙村紅樹夕陽間。(清·查慎行《池河驛》) 壹溪綠水皆春雨,半岸清山半夕陽。

(清·端木國瑚《沙灣放船》) 飛瀑正拖千幛雨,斜陽先放壹峰晴。(清·林則徐《即目》)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明·楊慎《臨江仙》)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宋·範仲淹《蘇幕遮》)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宋·王禹偁《村行》) 夕陽芳草本無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宋·晁補之《鷓鴣天》) 壹片暈紅才著雨,幾絲柔柳乍和煙。倩魂銷盡夕陽前。

(清·納蘭性德《浣溪沙》)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 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 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 都護在燕然。

杜甫 《落日》 落日在簾鉤,溪邊春事幽。芳菲緣岸圃,樵爨倚灘舟。

啅雀爭枝墜,飛蟲滿院遊。濁醪誰造汝,壹酌散千憂。

江村晚眺 戴復古 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船擱岸斜。白鳥壹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

山中雜詩 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雲從窗裏出。

村晚 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落日 齊己 晚照背高臺,殘鐘殘角催。能銷幾度落,已是半生來。

吹葉陰風發,漫空暝色回。因思古人事,更變盡塵埃 劉洞 句 千裏長江皆渡馬,十年養士得何人。

賈島 句 長江風送客,孤館雨留人。(見《楊升庵集》)。

張祜 相和歌辭·襄陽樂 大堤花月夜,長江春水流。東風正上信,春夜特來遊。

韋承慶 南行別弟 淡淡長江水,悠悠遠客情。落花相與恨,到地壹無聲。

王勃 山中 長江悲已滯,萬裏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儲光羲 江南曲四首 日暮長江裏,相邀歸渡頭。落花如有意,來去逐船流。

錢起 江行無題壹百首(壹作錢珝詩) 晚來漁父喜,罾重欲收遲。恐有長江使,金錢願贖龜。

殷堯藩 江行二首 晚泊長江口,寒沙白似霜。年光流不盡,東去水聲長。

張祜 襄陽樂 大堤花月夜,長江春水流。東風正上信,春夜特來遊。

賈島 寄令狐相公(壹作赴長江道中) 策杖馳山驛,逢人問梓州。長江那可到,行客替生愁。

曹鄴 四怨三愁五情詩十二首·壹情 東西是長江,南北是官道。牛羊不戀山,只戀山中草。

錢珝 江行無題壹百首 晚來漁父喜,網重欲收遲。恐有長江使,金錢願贖龜。

崔道融 寄人二首 淡淡長江水,悠悠遠客情。落花相與恨,到地壹無聲。

*** 雜曲歌辭·胡渭州 亭亭孤月照行舟,寂寂長江萬裏流。鄉國不知何處是,雲山漫漫使人愁。

張誌和 雜歌謠辭·漁父歌 釣臺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能縱棹,慣乘流,長江白浪不曾憂。

王昌齡 至南陵答皇甫嶽 與君同病復漂淪,昨夜宣城別故人。明主恩深非歲久,長江還***五溪濱。

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竇鞏 放魚(武昌作) 金錢贖得免刀痕,聞道禽魚亦感恩。好去長江千萬裏,不須辛苦上龍門。

崔峒 清江曲內壹絕(折腰體) 八月長江去浪平,片帆壹道帶風輕。極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嶽陽城。

崔季卿 晴江秋望 八月長江萬裏晴,千帆壹道帶風輕。盡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嶽陽城。

張誌和 漁父歌 釣臺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能縱棹,慣乘流,長江白浪不曾憂。

韋臯 憶玉簫 黃雀銜來已數春,別時留解贈佳人。長江不見魚書至,為遣相思夢入秦。

張籍 春別曲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江頭橘樹君自種,那不長系木蘭船。

元稹 哭子十首(翰林學士時作) 頻頻子落長江水,夜夜巢邊舊處棲。若是愁腸終不斷,壹年添得壹聲啼。

張祜 胡渭州 亭亭孤月照行舟,寂寂長江萬裏流。鄉國不知何處是,雲山漫漫使人愁。

李商隱 妓席暗記送同年獨孤雲之武昌 疊嶂千重叫恨猿,長江萬裏洗離魂。武昌若有山頭石,為拂蒼苔檢淚痕。

李頻 過長江傷賈島 忽從壹宦遠流離,無罪無人子細知。到得長江聞杜宇,想君魂魄也相隨。

高駢 寄題羅浮別業 不將真性染埃塵,為有煙霞伴此身。帶日長江好歸信,博羅山下碧桃春。

羅虬 比紅兒詩 千裏長江旦暮潮,吳都風俗尚纖腰。周郎若見紅兒貌,料得無心念小喬。

吳融 松江晚泊 吳臺越嶠兩分津,萬萬檣烏簇夜雲。吟盡長江壹江月,更無人似謝將軍。

張蠙 傷賈島 生為明代苦吟身,死作長江壹逐臣。可是當時少知已,不知知己是何人。

黃滔 過長江 曾搜景象恐通神,地下還應有主人。若把長江比湘浦,離騷不合自靈均。

王周 石首山 首出崔嵬占上遊,迥存濃翠向荊州。空聞別有回山力,卻見長江曲尺流。

無名氏 楊柳枝 萬裏長江壹帶開,岸邊楊柳幾千栽。錦帆未落西風起,惆悵龍舟去不回。

譚峭 大言。

5. 描寫黃昏和日落的詩句

夕陽無限好,已是近黃昏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長天壹色。

《滕王閣序》王勃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使至塞上》王維 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登樂遊原》李商隱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

《登鸛雀樓》王之渙 斜暉脈脈水悠悠。溫庭筠 《望江南》 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範仲淹《漁家傲》 天連秋水碧,霞借夕陽紅。趙 翼《太湖暮歸》 壹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白居易《暮江吟》 天長落日遠,水凈寒波流 。李白 《登新平樓》 莫道碧桃花獨艷,澱山湖外夕陽紅。

蘇曼殊《吳門》 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平沙落日大荒西,隴上明星高復低 。

《雜曲歌辭·水調歌第壹》 落日在簾鉤,溪邊春事幽。杜甫 《落日》 唐白居易 黃昏獨立佛堂前,滿地槐花滿樹蟬。

大抵四時心總苦,就中腸斷是秋天。 春村 唐白居易 二月村園暖,桑間戴勝飛。

農夫舂舊谷,蠶妾禱新衣。 牛馬因風遠,雞豚過社稀。

黃昏林下路,鼓笛賽神歸。 望江州 唐白居易 江回望見雙華表,知是潯陽西郭門。

猶去孤舟三四裏,水煙沙雨欲黃昏。 紫薇花 唐白居易 絲綸閣下文書靜,鐘鼓樓中刻漏長。

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微郎。 沙上月 唐鮑溶 黃昏潮落南沙明,月光涵沙秋雪清。

水文不上煙不蕩,平平玉田冷空曠。 獨坐 唐杜甫 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

江斂洲渚出,天虛風物清。 滄溟服衰謝,朱紱負平生。

仰羨黃昏鳥,投林羽翮輕。 返照 唐杜甫 楚王宮北正黃昏,白帝城西過雨痕。

返照入江翻石壁, 歸雲擁樹失山村。衰年肺病唯高枕,絕塞愁時早閉門。

不可久留豺虎亂,南方實有未招魂。

6. 關於落日的詩句

《鄉 思 》[宋]李 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漁家傲》(範仲淹)

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雜曲歌辭·水調歌第壹》

平沙落日大荒西,隴上明星高復低

白居易 《和元八侍禦升平新居四絕句·高亭》

好看落日斜銜處,壹片春嵐映半環。

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

李白 《登新平樓》

天長落日遠,水凈寒波流

杜甫 《落日》

落日在簾鉤,溪邊春事幽。芳菲緣岸圃,樵爨倚灘舟。啅雀爭枝墜,飛蟲滿院遊。濁醪誰造汝,壹酌散千憂。

《使至塞上》 (王維·唐)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