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
原文: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譯文
中秋月圓,月光灑到庭院,院中梧桐樹影婆娑,我壹人羈旅異鄉,節日裏看這月亮下的樹影,時間緩緩過去,影子不知不覺的移動著。遙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宮中的嬋娟,現在也未嘗不感遺憾吧,陪伴她的,畢竟這有那清冷蟾蜍和孤寂桂樹。
中秋佳節,是吉祥、團圓的節日,民間傳統有祭月、賞月的習俗。可這又是個最易觸動愁情的節日,遊子離人面對壹輪明凈的圓月,怎不惆悵、憂傷?此詩便籠罩著這壹層淡淡的哀怨。首聯“壹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立刻將人引入淒清的氛圍之中。家家戶戶,歡聲笑語,唯有詩人獨自向隅,楞楞地註視著月影的移動。“轉”字暗示出詩人“獨向隅”的時間之久。尾聯忽發奇想,不說自己“孤冷”、“悵恨”,卻說“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天上、人間離別的滋味,該是壹樣的。詩人替素娥設想,抒自己的情懷,表達含蓄、委婉。此詩化用李商隱的詩意,而渾成自然,不著痕跡,誠如《艇齋詩話》雲:“晏元獻小詞為本朝之冠。”然小詩“亦有風致,不減唐人”。這首七絕可讓人壹睹晏詩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