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要說長恨歌是白龍寫的,空海為什麽說他比李白強

要說長恨歌是白龍寫的,空海為什麽說他比李白強

但是在《妖貓傳》的結尾,白居易(黃軒飾)確實是這麽說的:

“《長恨歌》不是我寫的,是白龍(劉昊然飾)寫的。”

其實這個片段挺妙的,三言兩語就點透了《妖貓傳》為楊玉環譜寫的愛恨情仇。

歷史上的楊玉環,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被唐玄宗李隆基冊封為貴妃。

她和李隆基的愛情故事,流傳千古。

在李白筆下,李隆基對楊玉環百看不厭: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在杜牧筆下,李隆基對楊玉環百依百順:

“壹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在李商隱筆下,李隆基因馬嵬驛縊死楊玉環壹事,自責而死:

“冀馬燕犀動地來,自埋紅粉自成灰。”

縱觀盛唐傳下來的所有詩句,唯有白居易的《長恨歌》最為客觀詳實。

洋洋灑灑八百余字,寫盡楊玉環的壹生。

而這首《長恨歌》,卻在電影《妖貓傳》中被推翻了。

那句“在天願作比翼鳥,地願為連理枝”,不是李隆基對楊玉環的癡戀,是壹個白衣少年對楊玉環的執念。

在《妖貓傳》中,白居易壹心想作詩記錄楊玉環和李隆基的愛情故事。

但是他的創作遭遇了瓶頸,感覺怎麽寫都不對。

他探訪了所有和楊玉環有關的人;

他去藏書閣閱遍了關於楊玉環的詩詞歌賦;

他不惜舍命去偷李隆基珍藏的、放有楊玉環秀發的荷包。

他所做的壹切,被壹只長安城裏的妖貓看在眼裏。

在前朝,這只妖貓的真身是李隆基的禦貓,它熟悉所有關於楊玉環的真相。

在此時,這支妖貓的魂,是壹位名叫白龍,擅長幻術的少年。

禦貓和白龍都曾陪伴過楊玉環,都曾見證過楊玉環的香消玉殞。

白龍作為法師黃鶴的養子,他知道楊玉環並非被高力士用白綾勒死,是黃鶴用“屍解大法”暫時封閉了真氣。

但“屍解大法”其實是個騙局,楊玉環很快就會醒過來,然後望著冰冷的石棺,活活被悶死。

在楊玉環下葬那天,李隆基把禦貓留在了墓室裏,讓它陪著貴妃。

醒過來的楊玉環在石棺裏拼命地推著棺蓋,禦貓聽著那絕望的聲響,不寒而栗。

後來,白龍趕回墓室,帶走了楊玉環的屍體。

為了保證屍身不腐,白龍“獻出了”自己的身體。

但是他不忍心留楊玉環壹個人,就在死前將自己的靈魂附在了那只禦貓身上。

白龍的魂加上禦貓的身,就成了長安城裏那只會說話、能殺人的妖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