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景深介紹

景深介紹

除了曝光和測光這些復雜的方面,攝影師通常會發現景深是最難掌握的概念。我認識到景深在解決實際問題和獲得創作特效方面的實用價值。以下是我為妳整理的景深基本內容,供妳參考,希望對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幫助。

了解基本理論

通俗地說,景深就是調整焦距前後延伸的“可接受的清晰區域”。事實上,在任何照片中,只有聚焦的平面才是真正清晰的。但是,在觀察者看來,這個平面前後的物體也可能顯得相當清晰。凈距的區別是基於幾個標準的,下面幾個部分我們會接觸到。教材在講解景深時經常討論“最小色散圓”,但那是技術問題,沒有實際應用的必要。比如在自然動物園,妳聚焦在陰影裏的孟加拉虎的眼睛,它的眼睛在底片上是最清晰的。此時,老虎的嘴,以及它後面的樹皮,在最終的照片中也呈現出可以接受的清晰形象。當妳把視線從專註的眼睛移開時,模糊的程度逐漸增加。離老虎頭越遠,近前景和遠背景的物體清晰度越差。

選擇“合適的”光圈。

光圈直徑是影響景深的基本因素。壹般來說,小光圈(用大f/值表示),如f/16或f/22,會產生較寬的清晰對焦範圍。相反,大的日光光圈(由較小的f/值表示),如f/2.8或f/4,產生的景深較短,前景和背景上可接受的清晰範圍要小得多。

要創作壹個作品而不是簡單的拍壹張照片,光圈的選擇是壹個基本要素。即使在使用程序曝光模式時,如果可能的話,也應該選擇最合適的光圈和速度組合。但需要註意的是,由於手持相機拍攝,如果長時間曝光,被攝體的移動或相機抖動都有可能使照片模糊。因此。妳不得不妥協:選擇壹個遠不理想的較大光圈,以保持足夠的快門速度。

例如,在英國拍攝壹個由石頭拱廊形成的框架的場景。可以對著中間鏡頭附近的噴泉對焦,按下快門。拍6張,第壹張是f/4,第二張是f/5.6,依此類推,直到第二張是f/22。之後可以仔細觀察打印出來的8X1O寸照片。

用f/4拍的第壹張照片中的拱廊和背景城堡都不清晰。這壹切用f/11拍出來看起來“幾乎清晰”但還是不符合妳的標準。用f/16拍出的拱廊、噴泉、背景城堡的圖像足夠清晰,妳的朋友認為這是最好的照片。但是f/22拍出來的圖像比較模糊,這是由於使用低速快門,沒有三腳架,相機抖動造成的。

用望遠鏡頭拍攝的照片往往會出現景深,這讓壹些人認為這是長焦鏡頭固有的光學屬性。事實上,正如文中所解釋的,這種說法是值得商榷的。(圖力AF400 mm f/5.6AT-X鏡頭,配f/5.6和柯達Elite 100膠片。)

選擇更長或更短的焦距。

任何使用28 mm和300 mm焦距鏡頭的人都會發現,廣角照片通常景深範圍很大。相反,那些長焦距拍出來的照片,壹般景深都比較淺。這種情況通常會得出壹個簡單的結論:在任何已知的光圈塊下,焦距越長,景深越短。如果妳需要更大景深的照片,用更短的焦距拍攝。

以上似乎是在實踐中對景深的評價。但實際上,這些說法相當混亂。景深不會隨著焦距的不同而改變,這是壹個光學事實。妳不相信嗎?然後使用35 mm鏡頭和200 mm鏡頭進行具體測試。首先,給壹個站在長滿鮮花的柵欄旁的朋友拍壹張長鏡頭。然後換上廣角鏡頭近距離拍攝,這樣她在取景器裏就可以和之前的圖像壹樣大了。用10倍的放大鏡觀察這些幻燈片,妳會發現可接受的清晰對焦範圍(檢查那些花)都差不多。假設它們透視不同:線條和形狀的表達肯定是不壹致的,各種距離的物體表面距離也是不壹致的。廣角鏡頭產生“擴大的視角”,增加物體之間的表面距離。這可以產生壹種光學錯覺,粗心的觀察者會認為這些照片中的景深是不同的。

只有在同樣的拍攝距離、同樣的光圈下使用,廣角鏡頭才會產生比望遠鏡鏡頭更大的景深。但由於表面景深的不同,焦距和拍攝距離的選擇成為了重要的創作考慮。(龍騰AF2O-4O mm變焦鏡頭,f/16,加偏光鏡,Vervia膠片。)

改變相同位置使用的焦距。

平心而論,長焦鏡頭確實會降低景深,而廣角鏡頭會放大景深——但前提是妳的拍攝距離相同。事實上,無論使用什麽鏡頭,圖像的大小都會影響景深。無論是從遠處用長焦距鏡頭,還是走到主體前用短焦距鏡頭拍全圖,景深都會比較淺。

例如,坐在歷史建築對面的草地上,用28 mm鏡頭以f/5.6拍攝它的陽光。還是同壹個位置,但是換成100-300mm的變焦鏡頭,再拍三張,焦距分別是100mm,200mm,300mm,都是f/5.6。審視照片,妳會發現這些照片中建築的門越來越大,但可接受的對焦範圍卻隨著各個焦距的延長而明顯縮小。

那麽,長焦距鏡頭真的能產生比廣角鏡頭更小的景深嗎?可以,但是這個只能在同樣的拍攝距離下使用。這是由於被攝體圖像的放大倍數增加,從而減小了可接受的聚焦範圍。

改變相機和拍攝對象之間的距離

正如我所提到的,景深受到相機到拍攝對象的距離的影響。當妳聚焦在離鏡頭很近的東西上時,景深很小。當妳在較遠的距離對焦時,景深會更大,景深會隨著焦距的不同而變化。

提示:當拍攝特寫照片時,如微距攝影,請記住景深將以英寸為單位。相機的放置應該使其膠片平面平行於被攝物平面——也許是帝王蝶的翅膀。

妳不必使用f/32這樣的小光圈來保持蝴蝶完全在景深範圍內。使用更大的光圈,可以使用更高的快門速度,這將降低相機或主體移動導致圖像模糊的風險。另壹個優點是,當使用中間光圈時,大多數鏡頭可以提供更高的分辨率。

比如妳用壹個30 mm的鏡頭,最近對焦距離8英尺,假設妳選擇光圈f/8。妳在索諾拉沙漠發現了壹株開花的仙人掌,妳在車上拍了壹些照片。這時候妳還覺得太遠,在鏡頭尺的無限位置。之後,妳走上前,拍第二張照片,直到妳離拍攝對象8英尺遠。

‘1拍的照片裏的美景裏的仙人掌還是挺清晰的,至少能認出來;背景中的仙人掌看起來也很清晰。但是,在最近的照片中,只有妳喜歡的仙人掌是清晰的。背景中的仙人掌變成了沒有輪廓的淺綠色塊,而前景中的仙人掌被淺景深模糊了。在這兩種情況下,仙人掌離焦點越遠,就越不清晰。

記住:當妳靠近或遠離主體時,另外兩個因素——框架中主體的大小和視角也會發生變化。比如說。10O英尺處的形狀和線條外觀以及物體之間的表面距離與8英尺處的大不相同(這可以在取景器中看到。)

確定“正確的”焦點

作為常識,景深在通常的拍攝距離中有以下幾種分布方式:景深向焦點前方延伸約1/3,向焦點後方延伸約2/3。妳想要大景深嗎?然後把焦點大致設置在大場景的1/3。

尤其是用自動對焦的單鏡頭反光相機拍攝時,很容易讓相機設定焦點。雖然“倉促拍攝”對於捕捉轉瞬即逝的動態瞬間可能是必要的,但在環境允許的情況下,控制準確的焦點也很重要。即使對於自動對焦相機來說,這也非常簡單——通常,妳可以通過簡單地按下快門或重新構圖來鎖定焦點。

比如妳在賽車現場,看到附近停著三輛高性能跑車,前景是壹輛黑色保時捷,後面是壹輛紅色寶馬,背景是壹輛白色蓮花。這時候妳發現壹個名人靠在最近的車上,他的藍眼睛清晰可見。妳必須馬上做出決定:聚焦靠近中間場景的寶馬車,以獲得最大景深,讓三輛車同時清晰;還是小心翼翼地把焦點對準前景中的那個人,這樣就可以完整地把他的照片拍下來給朋友看?

當妳把場景中壹個明確的目標作為主要拍攝對象時,通常應該把焦點放在最重要的地方:人物的眼睛,遊艇側面的字母,或者洞壁上的繪畫。盡管妳在其他部分提到了對景深的控制,但是景深在這個時候已經變成了次要問題。

選擇超焦距對焦

有壹個特殊點可以產生最大景深——壹個焦點準確對準這個“超焦距”位置。是最近的焦點仍然能讓接受者在無限遠處保持足夠的清晰,使景深從焦距的壹半延伸到無限遠。當然,由於鏡頭的光圈和焦距不同,景深也會有所不同。不過這種技術確實增加了妳拍出的照片的景深,妳也不用把光圈縮到最小,這樣圖像會因為相機震動或者被攝體移動而模糊。

比如妳用50 mm鏡頭拍馬路中間的時代廣場。妳想把整個區域都拍清楚,但是妳不能把光圈縮小到f/11以上(即使是更小的光圈也需要1/30秒的慢速快門,這樣會使運動的汽車模糊)。通過超焦距的方法,妳可以將焦距設置在30英尺,這取代了自動對焦系統對前景中金發女郎的對焦。在取景器屏幕上,大多數圖像似乎都沒有對焦,這使它們看起來令人不愉快。妳堅持拍了這張照片,發現打印出來的照片從15英尺到無限遠的所有場景都相當清晰,也就是都在景深範圍內。

少用無限對焦。

我在拍攝田野和城市風光時很少使用無限遠對焦,因為這樣的話,任何前景部分都可能被模糊,而這樣的被攝體往往在畫面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首先,它們可以在兩個年輕人的照片上加上三個年輕人的效果。再者,用這種方法,大部分景深會在無窮遠之後,對畫面失去實用價值,而且會“浪費”景深。

然而,當拍攝體育、賽車和野生動物時,如果被攝對象很遠,在無窮遠處對焦可能會有用。在這種情況下,妳可以容忍取景器中的壹些圖像模糊——首先,因為妳的主要目的是拍攝絕對清晰的曝光對象。

預測景深

壹些單鏡頭反光相機有壹個景深預測按鈕,可以將鏡頭光圈縮小到選定的實際“工作”光圈。這是視覺景深所必需的,因為沒有它,妳總是只能通過現代相機的最大光圈來看風景。

按下景深預測按鈕,可以分別看到f/8、f/11或f/22的場景效果,可以壹目了然地評估場景的哪個部分非常清晰、壹般清晰或完全空白。對焦屏會自然變暗,在最小光圈下幾乎變暗,除非光照極其完全。在妳決定這個控制系統“沒用”之前,請記住,隨著時間的推移,妳的眼睛會適應昏暗的光線。

將光圈調整到f/4,然後調整到f/5.6,以此類推,慢慢移動到更小的光圈。這時候因為取景器屏幕相繼變暗,而妳的眼睛為了改善弱光下的視力會睜得更大。即便如此,在陰天,如果用f/22進行拍攝,景深預測可能真的沒用。觀察屏幕太暗,無法評估可接受的凈區域。拍攝大自然的特寫照片時,可以用手電筒照亮拍攝對象,作為對焦輔助。壹般情況下,如果使用的光圈至少不小於f/11,則此類預防措施是不必要的。

但是要記住,任何對景深的目測都是估算,而不是科技。例如,在小取景器上看起來清晰的前景在16×20英寸的照片上會顯得模糊。然而,特別是在高倍率攝影中(使用微距或望遠鏡),景深預測是壹個非常有價值的設備。特別是在可接受的清晰範圍很淺很短的情況下,在幾個光圈和對焦點上做最深的預測是非常重要的,有助於創造技術上優秀的圖像。

舉個例子,當妳為壹個村莊的鐵匠拍攝壹個有環境的人像時,妳使用80-200mm f/2.8變焦鏡頭在200mm端拍攝,妳設置光圈為f/8以獲得正確的曝光,妳快速拍攝以捕捉錘子敲釘子的瞬間。當妳的照片被沖洗出來後,背景中綠色越野車的輪廓馬上就能被識別出來,前景中還插了壹頂部分模糊的棒球帽。當妳用f/2.8拍照時,兩者都看不到,但在用f/8拍攝的圖像中,兩者都變成了嚴重的分心。

為了避免這樣的錯誤,尤其是用望遠鏡拍攝時,應該使用最深預測系統。景深預測是有用的——除非妳用鏡頭最大光圈拍攝,只有這樣妳才能說沒有預測景深是準確的。

檢查鏡頭,景深表。

說實話,壹些攝影師承認目測景深非常困難,而另壹些人則根本不覺得這項技術相當可靠或準確。如果妳屬於這些類別中的壹種,學著用相機上的這個標誌來識別景深表。目前,許多人不學習,而另壹些人則發現壹些變焦鏡頭上的景深表設計不當或很差:它們經常很難(或不可能)判斷任何已知焦距/光圈組合的景深。

如果妳的鏡頭有合適的比例,先對焦,然後決定可以提供足夠景深的光圈。現在看看景深表上所選光圈的兩個f/數值,它們代表了最終圖像中可接受的凈距(近和遠)範圍。如有必要,您可以更改對焦距離。為了增加景深,妳也可以將妳可能需要使用的光圈減少壹級。

例如,妳躺在陽光明媚的科德角海灘上,看到妳的女兒正在距離海浪10英尺的地方建造壹座沙堡。海面上有壹艘掛著彩色船帆的船正沿著海岸線靠近。妳對著沙堡對焦,把50 mm鏡頭的光圈調到f/16,以獲得足夠的景深。這時,景深表顯示,從7英尺到21英尺的壹切都會清楚地顯示出來。

可惜船至少在100英尺以外,所以會有點模糊。不過沒問題,妳只需要轉動對焦環,讓景深刻度中心左側的“16”標記(f/16)對準無限遠符號。現在看右邊的“16”標記。妳會看到它離秤有8英尺遠。作為額外的保險措施,將焦距調整到8英尺,並將光圈縮小到f/22。在最後的照片中,孩子會非常清晰,船也應該相當清晰,除非使用慢速快門來模糊移動的身體。

用妳手中的相機做這個練習,直到妳對它感到舒服為止。然後,這種技術對於任何具有適當標記的鏡頭都是有用的,以在任何情況下精確地控制景深。

在4 X 6英寸的照片中,由於景深較大,兩座建築看起來都在焦點上;在8 X 12寸的照片中,遠處的建築不是那麽清晰,但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當照片放大到16 X 2O英寸時,清晰度的不足就變得非常明顯了。(佳能EF20-35mm變焦鏡頭,20m端拍攝,f/11,富士超G2OO膠片。)

考慮影響景深的其他因素。

首先,景深取決於主觀判斷。妳可能認為圖像模糊到壹定程度就是“依然清晰”,而更挑剔的人可能認為是“模糊”。

認真的微距攝影師應該知道,在高倍率的特寫作品中,景深是均勻分布的。聚焦平面前後的景深大致相等。

我們能看到的清晰度還取決於幻燈片的投影距離、照片的大小以及觀察照片的距離。照片越大,可接受的清晰範圍越小。在4×6英寸放大照片上看似對焦的前景物體,在放大到16×20英寸的照片上或在8× 10英寸附近觀看的照片上會顯得模糊。

本文提到的所有距離都與使用35 mm攝影器材有關。用大底片的概念也差不多,但是在同樣的光圈,同樣的拍攝距離下,景深其實會降低。這是因為更大的幀需要更長的焦距才能從相同的拍攝位置填充取景器。例如,35mm相機上的105mm鏡頭相當於120相機上的200mm鏡頭或4X5相機上的36omm鏡頭。在相同的拍攝位置,使用較長的鏡頭獲得相同的圖像幀會產生較淺且可接受的清晰區域。

這也是為什麽有些用4X5相機拍的風景照片用f/32甚至f/64拍的壹個原因。不過座機的搖擺和俯仰功能可以用來增加大光圈的景深。這種表現可以保持膠片平面與被攝體平行,因為鏡頭可以離開光軸。壹些35mm相機也可以將該技術用於具有透視校正和俯仰/擺動功能的鏡頭。

在壹些公開的資料中,包括鏡頭說明書,除了超焦距圖,妳還能找到完整的景深圖。這些材料可以讓攝影師在不同對焦距離下,任意光圈搭配特定焦距時,快速確定景深。

當妳把所有這些信息放在壹起,妳可以明智地決定如何在任何特定的情況下獲得正確的景深。這個景深在壹個人像裏可能很小——壹個是模糊了那些分散觀眾註意力的雜亂或者次要的元素。或者在壹幅經典的風景作品中,景深會很廣泛——以保持前景中的柵欄、中間的馬匹和遠處的雪山清晰。重復實驗,做筆記,然後對比照片,確保妳做的是對的。

然後,看壹些比較專業的技術書籍。熟悉“最小彌散圓”、各種拍攝距離的透視差異等“復雜的東西”。如果僅僅是因為壹個原因:控制景深的能力,能把快照和高級攝影師區分開來,那麽這些額外的努力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