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第六十壹回 ?豬八戒助力敗魔王 ?孫行者三調芭蕉扇
話表牛魔王趕上孫大聖,只見他肩膊上掮著那柄芭蕉扇,怡顏悅色而行。魔王大驚道:“猢猻原來把運用的方法兒也叨餂得來了。我若當面問他索取,他定然不與。倘若扇我壹扇,要去十萬八千裏遠,卻不遂了他意?我聞得唐僧在那大路上等候。他二徒弟豬精,三徒弟沙流精,我當年做妖怪時,也曾會他,且變作豬精的模樣,返騙他壹場。料猢猻以得意為喜,必不詳細提防。”好魔王,他也有七十二變,武藝也與大聖壹般,只是身子狼剁些,欠鉆疾,不活達些;把寶劍藏了,念個咒語,搖身壹變,即變作八戒壹般嘴臉,抄下路,當面迎著大聖,叫道:“師兄,我來也!”這大聖果然歡喜。
古人雲,得勝的貓兒歡似虎也,只倚著強能,更不察來人的意思,見是個八戒的模樣,便就叫道:“兄弟,妳往那裏去?”牛魔王綽著經兒道:“師父見妳許久不回,恐牛魔王手段大,妳鬥他不過,難得他的寶貝,教我來迎妳的。”行者笑道:“不必費心,我已得了手了。”牛王又問道:“妳怎麽得的?”行者道:“那老牛與我戰經百十合,不分勝負。他就撇了我,去那亂石山碧波潭底,與壹夥蛟精龍精飲酒。是我暗跟他去,變作個螃蟹,偷了他所騎的辟水金睛獸,變了老牛的模樣,徑至芭蕉洞哄那羅剎女。那女子與老孫結了壹場幹夫妻,是老孫設法騙將來的。”牛王道:“卻是生受了,哥哥勞碌太甚,可把扇子我拿。”孫大聖那知真假,也慮不及此,遂將扇子遞與他。
原來那牛王,他知那扇子收放的根本,接過手,不知撚個什麽訣兒,依然小似壹片杏葉,現出本象,開言罵道:“潑猢猻!認得我麽?”行者見了,心中自悔道:“是我的不是了!”恨了壹聲,跌足高呼道:“咦!逐年家打雁,今卻被小雁兒寔了眼睛。”狠得他爆躁如雷,掣鐵棒,劈頭便打。那魔王就使扇子扇他壹下,不知那大聖先前變蟲入羅剎女腹中之時,將定風丹噙在口裏,不覺的咽下肚裏,所以五臟皆牢,皮骨皆固,憑他怎麽扇,再也扇他不動。牛王慌了,把寶貝丟入口中,雙手輪劍就砍。那兩個在那半空中,這壹場好殺——齊天孫大聖,混世潑牛王,只為芭蕉扇,相逢各騁強。粗心大聖將人騙,大膽牛王把扇誆。這壹個,金箍棒起無情義;那壹個,雙刃青鋒有智量。大聖施威噴彩霧,牛王放潑吐毫光。齊鬥勇,兩不良,咬牙銼齒氣昂昂。播土揚塵天地暗,飛砂走石鬼神藏。這個說:“妳敢無知返騙我!”那個說:“我妻許妳***相將!”言村語潑,性烈情剛。那個說:“妳哄人妻女真該死!告到官司有罪殃!”伶俐的齊天聖,兇頑的大力王,壹心只要殺,更不待商量。棒打劍迎齊努力,有些松慢見閻王。
且不說他兩個相鬥難分,卻表唐僧坐在途中,壹則火氣蒸人,二來心焦口渴,對火焰山土地道:“敢問尊神,那牛魔王法力如何?”土地道:“那牛王神通不小,法力無邊,正是孫大聖的敵手。”三藏道:“悟空是個會走路的,往常家二千裏路,壹霎時便回,怎麽如今去了壹日?斷是與那牛王賭鬥。”叫:“悟能,悟凈!妳兩個,那壹個去迎妳師兄壹迎?倘或遇敵,就當用力相助,求得扇子來,解我煩躁,早早過山趕路去也。”八戒道:“今日天晚,我想著要去接他,但只是不認得積雷山路。”土地道:“小神認得。且教卷簾將軍與妳師父做伴,我與妳去來。”三藏大喜道:“有勞尊神,功成再謝。”知那八戒抖擻精神,束壹束皂錦直裰,搴著鈀,即與土地縱起雲霧,徑回東方而去。正行時,忽聽得喊殺聲高,狂風滾滾。八戒按住雲頭看時,原來孫行者與牛王廝殺哩。土地道:“天蓬還不上前怎的?”呆子掣釘鈀,厲聲高叫道:“師兄,我來也!”行者恨道:“妳這夯貨,誤了我多少大事!”八戒道:“師父教我來迎妳,因認不得山路,商議良久,教土地引我,故此來遲;如何誤了大事?”行者道:“不是怪妳來遲,這潑牛十分無禮!我向羅剎處弄得扇子來,卻被這廝變作妳的模樣,口稱迎我,我壹時歡悅,轉把扇子遞在他手,他卻現了本象,與老孫在此比並,所以誤了大事也。”
八戒聞言大怒,舉釘鈀當面罵道:“我把妳這血皮脹的遭瘟!妳怎敢變作妳祖宗的模樣,騙我師兄,使我兄弟不睦!”妳看他沒頭沒臉的使釘鈀亂築,那牛王壹則是與行者鬥了壹日,力倦神疲;二則是見八戒的釘鈀兇猛,遮架不住,敗陣就走。只見那火焰山土地,帥領陰兵,當面擋住道:“大力王,且住手,唐三藏西天取經,無神不保,無天不佑,三界通知,十方擁護。快將芭蕉扇來扇息火焰,教他無災無障,早過山去。
《西遊記》為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著。取材於《大唐西域記》和民間傳說、元雜劇。宋代《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本名《大唐三藏取經記》)是西遊記故事見於說話文字的最早雛形,其中,唐僧就是以玄奘法師為原型的。
作為中國古代第壹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是魔幻現實主義的開創作品。先寫了孫悟空出世,然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和尚三人,唐僧從投胎到取經受了九九八十壹難,壹路降妖伏魔,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
自《西遊記》問世以來大量被譯為西文,西漸歐美,已有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文種。並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這部小說作出了極高的評價,被尊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