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總六義,風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誌氣之符契也。
是以怊悵述情,必始乎風;沈吟鋪辭,莫先於骨。故辭之待骨,如體之樹骸;情之含風,猶形之包氣。
結言端直,則文骨成焉;意氣駿爽,則文風清焉。若豐藻克贍,風骨不飛,則振采失鮮,負聲無力。
是以綴慮裁篇,務盈守氣,剛健既實,輝光乃新。其為文用,譬征鳥之使翼也。
故練於骨者,析辭必精;深乎風者,述情必顯。捶字堅而難移,結響凝而不滯,此風骨之力也。
若瘠義肥辭,繁雜失統,則無骨之征也。思不環周,牽課乏氣,則無風之驗也。
昔潘勖錫魏,思摹經典,群才韜筆,乃其骨髓峻也;相如賦仙,氣號淩雲,蔚為辭宗,乃其風力遒也。能鑒斯要,可以定文,茲術或違,無務繁采。
故魏文稱∶“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故其論孔融,則雲“體氣高妙”,論徐幹,則雲“時有齊氣”,論劉楨,則雲“有逸氣”。
公幹亦雲∶“孔氏卓卓,信含異氣;筆墨之性,殆不可勝。”並重氣之旨也。
夫翚翟備色,而翾翥百步,肌豐而力沈也;鷹隼乏采,而翰飛戾天,骨勁而氣猛也。文章才力,有似於此。
若風骨乏采,則鷙集翰林;采乏風骨,則雉竄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筆之鳴鳳也。若夫熔鑄經典之範,翔集子史之術,洞曉情變,曲昭文體,然後能孚甲新意,雕晝奇辭。
昭體,故意新而不亂,曉變,故辭奇而不黷。若骨采未圓,風辭未練,而跨略舊規,馳騖新作,雖獲巧意,危敗亦多,豈空結奇字,紕繆而成經矣?《周書》雲∶“辭尚體要,弗惟好異。”
蓋防文濫也。然文術多門,各適所好,明者弗授,學者弗師。
於是習華隨侈,流遁忘反。若能確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則風清骨峻,篇體光華。
能研諸慮,何遠之有哉! 贊曰∶情與氣偕,辭***體並。文明以健,珪璋乃聘。
蔚彼風力,嚴此骨鯁。才鋒峻立,符采克炳。
譯《風骨》: 關龍艷 《詩經》總***有"六義","風"位居首位,它是作品藝術感染力的根源,作者情誌氣質的外在表現。所以作者表達情誌,必定首先註意作品的風貌;推敲作品文辭,沒有比註意骨力更為重要的了。
因此,骨力塑造文辭,猶如骨骼支撐人體壹樣;情誌所包含的感染力就如同形體蘊有生氣。遣詞造句挺拔,文骨就形成了;表情達意爽朗,文風就彰顯了。
如果壹篇作品辭藻豐富,卻缺乏風骨,那麽文采也不會有鮮明,聲調也不會響亮。所以運思謀篇,壹定要使意氣飽滿,剛健之氣充盈,才能鮮明生動。
風骨為文章所用,就如高飛大鳥之舞動雙翼。因此註重文骨的,用詞造句必然精要;講究文貌的,表達情致必然顯豁。
鍛煉文字堅實而不輕浮,運用聲韻凝重而不板滯,這得力於文章風骨的駕馭。如果內容單薄而辭藻堆砌,就會繁復冗雜而失去條理,那是無骨的征象了;思想感情不飽滿暢通,表意牽強缺少生氣,那是無風的證明了。
從前潘勖作《冊魏公九錫文》,構思布局摹仿《尚書》這樣的經典,使當時的才子們擱筆,這是因為潘文骨力剛健的緣故;司馬相如作《大人賦》,被稱為有淩雲之氣,文才茂盛而成為辭賦的宗師,這是因為其文風遒勁的緣故。能夠明確這壹要領,就能使文章寫得更為完善,這種方法不能違背,創作不應追求文才的繁復。
所以魏文帝曹丕稱:"文章的風格以作者的氣質為主,氣質的清濁各有其體,不可勉強用力而得。"因此,他評論徐幹,就說:"時常有齊地的舒緩氣質",評論劉楨,就說"有俊逸奔放的氣質風貌"。
劉楨也說:"孔融卓爾不凡,確實具有特異的氣質風貌。文字幾乎不能夠表達他的才氣。
"這都是看重氣質風貌的意思。野雞色彩豐富,但飛起來不出百步,那是因為肌肉過於豐滿而力量不夠;鷹隼缺乏色彩,但能高飛直達雲天,那是因為骨力勁健而氣勢威猛。
文章才力,也與此相似。如果有文采而缺乏風骨,好比鷹隼集聚文壇;如果有風采而缺乏風骨,又如野雞竄伏於文苑。
只有文采光耀而又能高飛翺翔,那才是文章中的鳳凰。至於按照經書的規範來創作,采擇子書史籍的寫作方法,深明作文情勢的演變,詳盡地明了各體文章的基本體制和規格要求,然後才能萌生新穎的構思,修飾奇妙的文辭。
明了文章的基本體制和規格要求,就能構思新穎而不雜亂,深明作文情勢的演變,就能文辭奇妙而不浮濫。如果風骨未能具備,辭采不夠精煉,卻想拋棄舊有的規範,追求新奇的創作方法,即使獲得了巧妙的用意,但導致的失敗也多。
難道只是使用奇異的字句,就能將這種錯誤傾向變為正道嗎?《尚書o偽畢命》中說:"措詞貴乎得體,不應只是追求奇異。"這是防止文章寫得浮而不實。
然而文章寫作途徑很多,作者各據所好加以選擇,深明寫作之道的人未能傳授他人,學習寫作的人又沒能向懂寫作的人學習。於是習尚浮華、追隨侈靡,隨波逐流而不知回返正道。
如果能確立正確的體勢,使文章鮮明而剛健,那麽就能風明骨健,整篇作品煥發光彩。能細心研究上述這些要求,那麽離掌握寫作之道也就不遠了。
總之,情思與意氣的關連,文辭和體制風格相結合。文風清明剛健,美好的文才才能馳騁。
使風力充沛,使骨力強勁。這樣才鋒剛健挺拔、特立突出,文章才能光彩奪目。
2. 詩人的風骨在哪裏這首詩在發表後,當時就有很多讀者給編輯部來信。
我記得在正刊上曾選發了兩封信。時任主編的劉白羽先生親筆給我當時所就讀的解放軍藝術學院寫了感謝信,言:感謝軍藝為提供了這樣的好作品。
並明確說:"是可以流傳後世的。"23年過去了,壹語成真,白羽先生的話被時間證明?此言不虛。
老人家的鑒賞水平在他那壹級文化官員中,的確是翹楚壹指,令我敬佩。對我的影響,我自己也很難說清楚。
但有壹點是清楚的?從此我的名字與緊緊地連在了壹起,成了榮辱與***的患難兄弟。3、《狂雪》之外,您還向詩壇拋出了多首長詩作品,特別是《香魂金燦燦》,被評論界認為是您的代表作。
同樣是“安慰靈魂”之作,《香魂金燦燦》沒有了《狂雪》中那些慘烈的“鏡頭式”描寫,通過金燦燦的油菜花,我們依然強烈感受到詩中的人文情懷和生命意識。這首長詩每壹章都用"聖香飄飄,縈繞凈界,境界無邊,香魂彌漫"結尾,您有什麽用意?王久辛:我的每壹首長詩都有人激賞。
後的,,等等,等等,幾乎每壹發表,都有強烈反響。有的立刻就有很多讀者評論,知名的不知名的評論很多。
例如就收到了幾百封讀者來信,該刋就先後拿出二十多個頁碼刊發"讀者來信"與評論,對他們刊發的長詩給予全方位的肯定與褒獎。而長詩與不僅被轉載,全國重要的報刊均發表了評論給予贊揚。
而後來的不僅獲得詩評專家張誌忠、張清華、耿占春的好評,甚至在年度綜述中也可以讀到這樣明確的文字:如果要找出壹個值得評論的作品,那王久辛的。
是值得壹說的。等等。
有文章說:是向死而生,是從深入死亡之府後對生之天堂的追問,是對生命的終極意義的美學尋找與對尋找後的發現的詩意創繪。它承繼了交響樂般創造的經驗,以旋律的語言風暴,復合式修辭的炫耀,畫卷式色彩的強烈宣染,實現了對抽象死亡的審美創造,從而使對生命的追問,有了力透紙背的力量。
我在每章結尾重復用的那四句,是我從藏香的包裝盒上抄下來的,使用時進行了雅致的修改。我的意思是:張揚壹種生命的虔誠意識,故以營造宗教氛圍,來實現對所有詩意抒寫的烘托。
這是企圖,也是伎倆,更是境界,不知實現了多少?4、俗話說:文如其人。從您質量"過硬”的作品中,我們能感受到軍人那種英雄主義精神,透著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
您覺得軍旅作家和普通作家相比,有哪些不同?王久辛:妳是不是覺得軍旅作家有點兒"左"啊?軍旅作家在壹些基本的道德觀與社會觀念上,顯得有點不含糊,不躲避,不畏懼。這是因為他們在從軍的過程中,已經用行動思考過很多問題了。
註意,我說的是用行動思考而不是語言思考!它們的區別就在於行動的思考更接近現實,也就是說:更靠譜兒。不是軍旅作家要有責任感與使命感,而是責任與使命像壹條瘋狗,攆著軍旅作家不得不擔起家國天下,不得不在道義與人性中掙紮,並做出選擇。
他們非常平凡,但他們的行動讓人感受到了思想。比如,地震中他後退了?選擇時他畏懼了?等等,這都構成了思想,並對他們形成壓迫。
於是乎,他們的行動大於了他們本人,做得好,就有幾何倍數的好評。做得不好?那就正相反,會糟糕透了。
所以,軍旅作家被這條瘋狗攆得無法沒有責任感與使命感,他們只有獲得了行動替他們思考後選擇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他們的思想才能夠更寬闊地獲得新生。沒有什麽為什麽,這就是職業的宿命,妳別無選擇。
至於與其他作家的不同,我想就正在於他們沒有被責任感與使命感這條瘋狗攆,他們從容得多也自由的多。因為他們很少站在家國天下的高度去思考,更沒有用行動去玩味兒意義,所以顯得率性或輕薄?我不了解了。
但據我觀察,因為從軍可以與大自然與生死近距離相交,似乎有點高昂與博大?古今中外的軍旅作家似乎都是宏大敘事的高手,有所不同的是藝術積累與藝術天賦,還存在壹個天壤之別的問題。好的,當然出手不凡;差的?哪怕妳當三輩子兵,也沒準兒寫不過人家沒有從軍經歷的作家。
這裏的關鍵,還是妳說的"質量"問題,不是當不當兵,而是人的質量、作品的質量,過硬不過硬?過硬,那怎麽都行呢!5、近年來,有許多優秀的軍事題材作品搬上銀幕,深受大家喜愛,讓更多人了解了軍營生活、認識了軍旅作家。您如何看待這樣的現象?王久辛:是有不少,但優秀的均出自我們軍藝文學糸同學之手。
如江奇濤,麥家,趙琪,石鐘山,徐貴祥,柳建偉,陳懷國,李西嶽,戴紅,馮驥,等等。人類和平需要軍隊,需要軍人,所以是有意義的。
雖然有的質量不高,但有勝於無,這裏有壹個過程。不能只要成果,不要過程,那樣不科學。
緊張的生活本身,就需要表現;而對生活的占有,才是創造出新意的必須。現在回憶過去的緊張生活,覺得非常有意義,所有的汗水都沒有白流,因為創新需要獨特的體驗與獨特的表達,緊張的生活本身就是獨特的。
7、在進入軍營之前,您曾有過插隊的經歷,知青生活應該是壹代人難忘的回憶,同時也是壹筆寶貴的人生財富,那段時光給您後來的生活和文學創作帶來怎樣的影響?王久辛:說文革對國家是浩劫,我贊成;但我覺得這句話只說了壹半,還有壹半應該是:文革。
3. 描寫男人風骨的詩句有哪些1、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飲中八仙歌》
譯文:
崔宗之是壹個瀟灑的美少年,舉杯飲酒時,常常用白眼傲視青天,睥睨壹切,旁若無人,俊美之姿宛如玉樹臨風。
2、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詩.衛風.碩人》
譯文:
形容女子長得漂亮。像那剛出清水的芙蓉花,質樸明媚,毫無雕琢裝飾。喻指文學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樣自然清新。這兩句詩贊美韋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也表示了自己對詩歌的見解,主張純美自然——這是李白推崇追求的文章風格,反對裝飾雕琢。李白自己的作品也正是如此,後人經常引用這兩句評價李白的作品。雕飾:指文章雕琢。
3、雲壹渦,玉壹梭,淡淡衫兒薄薄羅。 輕顰雙黛螺。 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 夜長人奈何! ——《長相思》 作者:李煜
譯文:
烏雲般的頭發,碎玉般的牙齒,像水波流動的綢衫薄薄的羅裙,輕輕地蹙著壹雙黛眉。秋風多,秋雨相和,簾外的芭蕉三兩叢,秋夜這麽長,人又該怎麽打發這淒涼的日子啊!
4、磐石易摧心難摧, 腳下狂濤, 腹內狂濤, 壯誌淩雲入九霄。 踏遍神州皆春色, 壹代天驕, 歷代天驕, 笑看人間盡 *** 。 ——《天涯海角賦》作者:白玉
譯文:
就是意誌堅定不動搖。這常是表決心或發誓的話。腳下有巨大的海浪,內心有巨大的海浪,理想宏偉遠大直入天之極高處。走遍神州大地都是美好的景色,現在稱雄壹世的人物和以前的稱雄壹世的人物,笑著看這人間的有才能的人。
5、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布,冉冉府中趨。 ——《陌上桑》
譯文:
他皮膚潔白,有壹些胡子;他輕緩地在府中邁方步,從容地出入官府。
4. 高中常見古詩人的詩風有哪些不同類別的詩歌在表情達意、節奏韻律等方面各有特點,按表達方式,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哲理詩;按格律,可分為古體詩、近體詩;按語言,可分為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按內容,可分為山水田園詩(寫景詩)、詠物詩、邊塞詩、詠懷詩、詠史詩等。
①、山水田園詩:山水田園詩屬於寫景詩的範疇,側重於歌詠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園。這類詩歌的主要特點就是"壹切景語皆情語",亦即作者筆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觀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陶淵明、謝靈運、謝脁、孟浩然、王維、楊萬裏等。當然,李白、杜甫、蘇軾等也有大量描寫山水的佳作。如王維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通過對山間清幽美景、山村淳樸民風、鄉間勤勞百姓的描述,詩人勾勒了心中理想的社會境界,表達了對目前隱居生活的滿意之情,充分體現了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點。
②、詠物詩:詠物詩的特點是托物言誌。鑒賞詠物詩,壹定要註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詠物詩的感情表達比較含蓄,更需要我們在讀解時用心體味。如於謙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首詩的價值就在於處處以石灰自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詠石灰就是在歌詠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懷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③、邊塞詩:盛唐時期的邊塞詩,豪邁奔放、壹往無前,代表人物如高適、岑參;而宋代的邊塞詩更多地表現出報國無門的憤懣壓抑以及歸家無望的哀傷,代表人物如範仲淹。邊塞詩歌的特點在於從不同角度展現時代的風貌,鑒賞時應首先把握時代的特征,然後推敲作品中蘊含的不同思想感情。如岑參的《逢入京使》:"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反映戍邊將土思親的心曲,事情雖小,情意卻深。
④、詠懷詩:如果說寫景詩是借景來抒情的話,詠懷詩的特點就是即事抒懷。作者往往因壹事而有感,發而成詩,即為抒懷。鑒賞這類詩詞,首先要了解作者寫的是什麽事,然後體味作者抒發了什麽樣的情懷。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詩的開頭兩句以問答的形式和對眼前環境的敘寫--這就是"即事",闡發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懷念--這就是抒懷,後兩句設想來日重逢談心的歡悅,反襯今夜的孤寂,這是進壹步抒懷。
⑤、詠史詩:詠史詩多以簡潔的文字、精選的意象,融合對自然、社會、歷史的感觸,或喟嘆朝代興亡變化,或感慨歲月瞬息變幻,或諷刺當政者荒淫 *** ,從而表現作者閱盡滄桑之後的沈思,蘊涵了深沈的懷古傷今的憂患意識。詠史詩的代表人物是劉禹錫、杜牧等。蘇軾的《念奴嬌o赤壁懷古》堪稱詠史詩的典範,詩人站在浩浩古戰場、滾滾長江邊,抒發了對歷史、人生的深沈感慨。時光不再,英雄易逝,而那瀟灑儒雅、指揮若定的周郎,更激起詩人雙鬢染霜而功業未就的傷己之情。
3、詩人風格
由於作家的生活經歷、感情氣質、藝術素養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創作中表現出各自獨特的格調、氣派和趣味,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風格。三曹詩風的蒼涼雄健;張九齡詩風的委婉蘊藉;孟浩然詩風的語淡者味重、恬靜渾健;王維詩風的恬淡生動;王昌齡詩風的雄健渾厚;李白詩風的飄逸灑脫;杜甫詩風的沈郁頓挫; 高適、岑參詩風的雄渾奇拔;韋應物詩風的清新典雅;韓愈詩風的氣勢磅礴、奇特新穎;賈島詩風的蕭瑟悲愁;李賀詩風的憂郁激憤;元稹詩風的艷麗淺近;白居易詩風的平白清新;劉禹錫詩風的清峻明朗;李商隱詩風的清麗俊逸;杜牧詩風的含蓄綽約;李煜詞風的傷感細膩;歐陽修詞風的清麗明媚;範仲淹詞風的蒼涼悲壯;晏殊詞風的明朗疏淡;蘇軾的曠達豪邁;柳永詞風的纏綿悱惻;黃庭堅詞風的自然流暢;秦觀詞風的情真意切;李清照詞風的婉約淒切;楊萬裏詞風的新鮮活潑;陸遊詩風的雄渾奔放、明朗流暢;辛棄疾詞風的氣勢雄壯;姜夔詞風的精心刻意、清妙秀遠等等。我們應通過自己的鑒賞活動,加強對作家作品的感性認識,從而歸納出各個作家的風格。了解詩人的風格,有利於把握他們在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5. 跟風骨有關的詩句過零丁洋朝代:宋代作者:文天祥原文:辛苦遭逢起壹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石灰吟朝代:明代作者:於謙原文: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滿江紅·寫懷朝代:宋代作者:嶽飛原文: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6. 李商隱的唐詩風骨李商隱通常被視作唐代後期最傑出的詩人,其詩風受李賀影響頗深,在句法、章法和結構方面則受到杜甫和韓愈的影響。[6]許多評論家認為,在唐朝的優秀詩人中,他的重要性僅次於杜甫、李白、王維等人。就詩歌風格的獨特性而言,他與其他任何詩人相比都不遜色。贊賞李商隱詩歌和批評他的人,所針對的都是他鮮明的個人風格。後世許多詩人模仿李商隱的風格,但沒有壹位被認可。
李詩廣納前人所長,承杜甫七律的沈郁頓挫,融齊梁詩的華麗濃艷,學李賀詩的鬼異幻想,形成了他深情、纏綿、綺麗、精巧的風格。李詩還善於用典,借助恰當的歷史類比,使隱秘難言的意思得以表達
他的詩歌體現了他的思想,其人基本思想基本屬於儒家,但看中實用,對儒學有壹定的批判精神,認為不必規規然以孔子為師,不必以“能讓”為賢等。他還有佛道思想,主張以“自然”為祖。
李商隱的詩具有鮮明而獨特的藝術風格,文辭清麗、意韻深微,有些詩可作多種解釋,好用典,有些詩較晦澀。現存約600首,特別是其中的無題詩堪稱壹絕,而最為突出的便是他的愛情詩。李商隱擅作七律和五言排律,七絕也有不少傑出的作品。清朝詩人葉燮在《原詩》中評李商隱的七絕“寄托深而措辭婉,實可空百代無其匹也。”
他的格律詩繼承了杜甫在技巧上的傳統,也有部分作品風格與杜甫相似。與杜甫相似,李商隱的詩經常用典,而且比杜甫用得更深更難懂,而且常常每句讀用典故。他在用典上有所獨創,喜用各種象征、比興手法,有時讀了整首詩也不清楚目的為何。而典故本身的意義,常常不是李商隱在詩中所要表達的意義。例如《常娥》(嫦娥),有人直觀認為是詠嫦娥之作,紀昀認為是悼亡之作,有人認為是描寫女道士,甚至認為是詩人自述,眾說紛紜。
也正是他好用典故的風格,形成了他作詩的獨特風格。據宋代黃鑒的筆記《楊文公談苑》記載,李商隱每作詩,壹定要查閱很多書籍,屋子裏到處亂攤,被人比作“獺祭魚”。明王士楨也以玩笑的口吻說:“獺祭曾驚博奧殫,壹篇錦瑟解人難。”(《戲仿元遺山論詩絕句》)批評意見[8]認為他有時用典太過,犯了晦澀的毛病,使人無法了解他的詩意。魯迅曾說:“玉溪生清詞麗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則為我所不滿。”(1934年12月致楊霽雲的信)
此外,李商隱的詩詞藻華麗,並且善於描寫和表現細微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