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韓愈下放潮州,到秦嶺時寫的詩名是什麽最好能順便提供原文!!

韓愈下放潮州,到秦嶺時寫的詩名是什麽最好能順便提供原文!!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韓愈壹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這首詩,作於唐憲宗元和十四年(八壹九)正月。唐憲宗信佛,曾派人去把釋迦牟尼佛的壹節指骨迎接到宮中來供養,弄得勞民傷財。韓愈寫了壹道奏章來勸阻。唐憲宗大為惱火,要殺掉他,因宰相和其他大臣等出來替他說情,才把他降職,貶到潮州(在今廣東省)。他在去潮州時,路經藍關(即藍田關,在今陜西省),寫了這首詩。古代左邊地位低於右邊,“左遷”,就是降職的意思。示侄孫湘,指這首詩是寫給侄孫韓湘(就是傳說中八仙之壹的韓湘子)看的。“壹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表面看,似乎是淡淡寫來,簡單地交代被貶的事實。但仔細琢磨,從“朝奏”、“夕貶”看,早晨送上奏章,晚上就被趕出長安。用了“朝”、“夕”這兩個聯系如此緊密的時間副詞,並不僅僅是表示時間相隔的短促,而從中還透露出這次對皇帝得罪得不輕。為什麽得罪皇帝呢?“欲為聖明除弊事”,說明自己的原意是想為聖明的皇帝去掉壹些不利於國家的事。因此,他說為了國家的利益,怎麽敢顧惜自己的年老體衰呢?這裏,感情很復雜,壹方面表白自己,對朝廷壹片忠心,不敢顧及個人的生死安危;另壹方面,又覺得自己到了衰朽殘年,還走上貶謫遠方的長途,心中無限感慨。這種感慨,表示得非常含蓄,但絕不含糊,這從下面第三聯看,就很明顯。“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這聯的中心是“家何在”。家在那裏,本來是無須發問的,但是還提出這個問題,是說這次被貶,分明是有家也歸不得了。回頭望長安,看到的只是浮雲隔斷的終南山(即秦嶺),所以發問:家在那裏?看壹看往前走的道路,藍田關積雪擁塞,連馬也踟躕不前。馬不肯前進,對長安戀戀不舍,正是人戀戀不舍長發的反映。“雲橫秦嶺”“雪擁藍關”,這些自然景物的描寫,正烘托了詩人離開長安時心情的悲涼和抑郁。我們知道,韓愈這次被貶,是元和十四年正月,時令已經是早春了,但北國的寒意仍然很濃,藍關還是積雪茫茫。這既是他當時的眼中景,又是他被趕出長安冷落、淒涼的心中情。這種情與景的交融,藝術地表現了人物的處境與感受,十分感人。《酉陽雜俎》裏記載,韓湘讓韓愈看牡丹在初冬開花,花上有“雲橫秦嶺”兩句詩。韓湘就是傳說中的八仙之壹。後來韓愈被貶到南方去,路過藍關時,正好碰到詩句中的情景。這個傳說自然不可信,不過用來說明這兩句詩寫得十分精彩罷了。第四聯是對韓湘說的,“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意思是說,知道妳遠路趕來,該不是無意來的吧,那末,就在瘴氣彌漫的江邊來收葬我的屍骨吧。最後壹句,調子很低沈。古時人們認為南方氣候潮濕,夏天水中散發出壹種毒氣,人碰到就被熏死。這種毒氣,叫瘴氣或瘴煙。韓愈是帶著極其悲哀和深重的心情說出這些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