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朝 作者: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雲外壹聲雞。
譯文
二魯山層巒疊嶂,千峰競秀,壹高壹低,蔚為壯觀,正好投合我愛好大自然景色的情趣走到壹處可以看到壹種好峰,再走向另壹處,又可以看到另壹種奇嶺,壹個人在山間小路上行走,曲曲彎彎,走著走著,連自己也不知走到哪裏去了,有時竟迷失了方向山林空蕩,所以能看到熊瞎子爬到光禿禿的樹上;透過稀疏的樹縫,還看到野鹿在山溪旁飲水在山中走著走著,幽靜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見炊煙,自己也懷疑這山裏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問壹聲“人家在何許(何處)”;正在沈思的時候,忽聽得從山間白雲上頭傳來“喔喔”壹聲雞叫。噢,原來住家還在那高山頂哩
註釋
①魯山:在今河南魯山縣。
②適:恰好。愜(qiè):心滿意足。
③野情:喜愛山野之情
④隨處改:(山峰)隨觀看的角度而變化。⑤幽徑:小路。
⑥熊升樹:熊爬上樹。
⑦何許:何處,哪裏。
⑧雲外:形容遙遠。壹聲雞:暗示有人家。
創作背景
詩作於公元1040年(宋仁宗康定元年)。當時作者三十九歲。這首五言律詩寫魯山行的野景、野趣,突出表現山林的幽靜和山行者的愉悅心情。
梅堯臣(1002─1060)字聖俞,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以宣城古名宛陵,古人世稱梅宛陵。以從父蔭為桐城、河南、河陽主簿,歷知德興、建德、襄城。皇祐初賜同進士出身,官至,尚書都官員外郎。嘉祐五年卒,年五十九。《宋史》、《東都事略》有傳。有《宛陵集》六十卷。《全宋詞》收錄其詞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