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語感”,就是在長期規範的語言閱讀、分析和運用中形成的對語言比較直覺的感知、領悟和把握。語感是語文能力和語文人文素養的完美結合,它的形成是語文基本素養形成的重要標誌。葉聖陶老先生也說,“語感”是對語言文字的壹種“正確豐富的能力”。
閱讀課是語文教學的主陣地,自然也就是學生語感培養的主戰場。現在很多老師對語感的培養不夠重視,認為只要理解文本的內容,知道作者的寫作意圖,能夠和文本對話就完成教學任務了。其實不然,我們的語文教學不但要教會學生知識,還要提高他們各方面的能力,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培養他們的語感。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呢?筆者根據近十年的語文教學實踐認為,要培養學生的語感,必須把握以下幾點。
壹、閱讀積累,激活語感。
對語言敏銳感受能力形成的重要前提是積累語言,積累語言材料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讀。讀是學習語文的壹扇窗口。古人雲: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是感知、理解的過程,也是培養語感的開始。因而,閱讀教學中就應充分利用讀的策略,以讀為主線,但不是那種單調、枯燥地“天地玄黃喊壹片”式的死讀、傻讀,要通過朗讀、默讀、復讀、賽讀、示範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對音的正誤、音調的流暢,詞義的內涵,表達的恰切,語勢的磅礴,語法的運用,條理的連貫,意境的優美,直到弦外之音都能夠有所體會。如讀到“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看到不僅是天門山、長江、旋渦,還有從“斷”想到天門山本來是壹個整體,阻擋著洶湧的江流。由於長江怒濤的沖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從“回”想到兩山夾峙,洶湧的長江流經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回旋,翻滾拋擲,變化無窮的境界,也可聯想到祖國山河壯麗,感受到詩人豐富的想象力。
學生讀得多了,
“不知不覺內容與理法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葉聖陶)學生積累了詞匯、句式,需要時就會脫口而出,落筆成文。
二、揣摩品味,領悟語感。
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壹篇作品讀壹兩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須多揣摩。”只有揣摩品味得透徹,才能促進語感的發展。
1、在語文教學中註意抓好詞句的訓練。建立詞句的概念,確切理解詞句的意思,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感能力。
課文中有些詞句,特別是那些表現文章中心、表達情感的精妙傳神的詞句,往往具有“牽壹發而動全身”的作用,我們只要抓住這些重點詞句進行分析、比較和細細品味,學生的語感就會得到升華。我們
要使學生在把握詞語的確切含義的基礎上加以揣摩比較。如《泊船瓜洲》壹詩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壹句中的“綠”字,為了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用詞的精當,可要求學生用“到、過、入、滿”等字放入詩句中和“綠”字作比較,從而讓學生在揣摩品味中領悟“綠”字的妙用:春風給江南帶來綠色;“綠”字給讀者以鮮明的色彩感和生機感;“綠”字和“還”字有內在的聯系,明媚的春天更引發詩人想回家看看的念頭。
這樣,抓關鍵詞句比較、咀嚼就能品出語氣神韻,領悟作者遣詞的獨具匠心,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敏感,語感就會油然而生。2、把朗讀和想象結合起來。
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弱,理解事物比較直觀,要領悟語言文字所表達的內涵,應充分調動他們的形象思維。
閱讀時,只有憑借想象才能走進作品所描述的世界,進入壹個看得見,摸得著,能聞到氣味,能聽到音響,能辨出色彩的世界,壹個活生生的具體的形象的世界。進而運用形象思維,去感受語言文字所暗示和啟發的蘊意和情感。如
壹位老師在教《壹粒種子》時是這樣讓學生感受春天的:師:
“春風在唱歌,怎麽唱的呢?” 生:“呼——呼——呼——” 師:“泉水在唱歌,唱什麽?” 生:“嘩啦啦,嘩啦啦——” 師:“小鳥在唱歌,怎麽唱?” 生:“嘰嘰喳,嘰喳喳——” 師:“小孩子在唱歌,唱什麽?” 生(唱):“春天在哪裏呀,春天在哪裏……”這樣,在學生的腦海裏形成壹幅有形、有聲、有色的立體的春天畫面,進而體會到語言的形象美。在美的感染中培養了語感。3、引導學生多多聯系生活,積累生活經驗。
宗白華先生說:“只有到了徽州,登臨黃山,方可領悟中國之詩、山水、藝術的韻味和意境。”葉聖陶先生也說:“要求語感敏銳,不能單從語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經驗聯系到語言、文字上去。”
生活體驗是語感生成不可或缺的基礎。壹定的言語總在壹定的生活場景中出現,離開了生活體驗,語感的培養是蒼白的。只有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積累,設身處地地體驗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使語言文字在頭腦中形成的圖像逐漸鮮明具體,此時的感受才是真實的。如《爬天都峰》壹文中“爬呀爬,我和老爺爺終於都爬上了天都峰頂”。這別有韻味的壹個“終於”,把他們努力後的成功與滿足生動地表現出來。但如果學生不能聯系生活去體味,恐怕很難體會到這“終於”壹詞的韻味。
4、捕捉綜合之機,讓課堂充滿活力。閱讀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語言因素,尋找教材中可以進行綜合教學的時機,巧妙地為學生搭建學科知識和生活知識有機綜合的舞臺,從而發展培養學生的語感。如教學《飛馳在高速公路上》第五自然段時,為了能讓學生感受到公路的長,分得清周邊城市的方位,可以讓學生畫遊覽圖、做導遊,可以教給孩子們壹些生活常識,從而實現在語文教學中學到生活常識,用生活常識來幫助語文學習的目的,感受文本語言的語感。此之外,還應引導學生平時多觀察,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同時,能自覺地把經驗與語言緊密地聯系起來,研究表現生活的語言,揣摩語言文字在反映生活中的細微差別和變化。只有這樣,我們的語文教學才會吸引孩子們求知的目光,我們的語文課堂才會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三、積累語言,豐富語感。
凡是技能,唯有在實踐中方能練就。語感訓練亦是如此。只有積累語言,才能形成對文章的感受能力,增強語感。
1.熟讀成誦。語感的培養離不開大量的語言材料和語言環境。小學生記憶力強,教材中的許多課文出自名家之筆,文質兼美。讓學生“熟讀”,把無聲的書面語言轉換成有聲的口頭語言,把不熟悉的語言變成了熟悉的語言,逐步感受到語言的意蘊和文章的氣勢。通過背誦,學生積累大量的佳詞妙句,精美的篇章,不斷充實語言庫存,並從背誦中進壹步領悟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精妙,悟出表達方法的精巧,這將使學生受益終身。課程標準對閱讀本身有量的規定,教師可以因材施教,每日推薦壹定數量的詩、詞讓學生背誦。這樣,有利於學生貯存語言,積澱語感,從而紮紮實實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不斷提高。“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語感培養的最好註腳。
2.廣泛而多渠道的閱讀。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我曾試過用許多手段來減輕學生的腦力勞動,結果得出壹條結論:最有意義的手段就是擴大他們的閱讀範圍。”實踐也表明:大凡愛看書的學生,語感都較強,表現為想象力豐富,語言表達能力強,對語言文字把握非常準確。因此,閱讀教學中,可讀與課文相關的閱讀材料,以彌補現行教材閱讀量的不足。再者,現代社會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環境:電腦、電視、廣播、社會交際、課外活動、小廣播……都是閱讀的渠道。教師要多加引導,“物為我用”。如電視從中央臺到地方臺,有“成語故事”“散文欣賞”“歲月如歌”等欄目,誦讀詩詞、講解故事,集聲音、感情、圖像於壹身,許多音樂節目歌詞都配有字幕,教師要以媒體為載體,指導學生有選擇地觀看,讓學生在欣賞中形象地感悟語言。
席勒曾經說過,感受能力的培養是時代最迫切的需要,這不僅是因為它是壹種改善人對人生洞察力的手段,而且因為它本身就會喚起洞察力的改善。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語言文字交際越來越顯示它的作用。語感雖不易感知,不好培養,但只要我們每壹位語文教師積極探尋語感培養的途徑,為學生創設語言實踐的機會,學生的語感就能獲得不斷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