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重陽節飲酒登高的詩句

重陽節飲酒登高的詩句

1、《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參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雲。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譯文:

重陽之日,大家壹起喝菊花酒、登高山,這與傳統的習俗是壹樣的。封將軍治軍威嚴峻厲,常讓人感到壹股肅殺之氣。橫笛淒涼的聲音令南飛的大雁悚然驚動,嬌美的歌聲令邊塞的雲彩陶醉而降落。邊廷上,幸喜沒有戰事,承蒙您的恩惠,戍守的人們得以放懷歡樂、醉舞軍中。

2、《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譯文: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剛剛南飛, 約朋友攜酒壺***登峰巒翠微。塵世煩擾平生難逢開口壹笑, 菊花盛開之時要插滿頭而歸。只應縱情痛飲酬答重陽佳節, 不必懷憂登臨嘆恨落日余暉。人生短暫古往今來終歸如此, 何必像齊景公對著牛山流淚。

擴展資料

登高風俗由來大致有四:

其壹是源於古人的山嶽崇拜;遠古時古人對山嶽的崇拜,形成“登山祈福”習俗。

其二是源於“清氣上揚、濁氣下沈”的氣候;按照天地日月運行規律,重陽這天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沈”的氣候,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間爭相趨之的重要民俗事象。

其三是源於登高“辭青”;登高“辭青”的說法則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為秋節,節後天氣漸涼,草木開始雕零,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

其四是源於附會上壹個荒謬傳說“桓景登山避災”。重陽節登高避災之神話傳說的故事背景發生在東漢,傳說當時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有個叫桓景的術士認為這壹天裏會有瘟氣降臨,人們要離開自己的家,盡可能到高處去,才能平安。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災的荒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