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文言文《隋書.來護兒傳》原文加翻譯

文言文《隋書.來護兒傳》原文加翻譯

原文

來護兒,字崇善,江都人也。幼而卓詭,好立奇節。初讀《詩》,至“擊鼓其鏜,踴躍用兵”、“羔裘豹飾,孔武有力”,舍書而嘆曰:“大丈夫在世當如是。會為國滅賊以取功名,安能區區久事隴畝!”群輩驚其言而壯其誌。護兒所住白土村,密邇江岸。於時江南尚阻,賀若弼之鎮壽州也,常令護兒為間諜,授大都督。平陳之役,護兒有功焉,進位上開府。從楊素擊高智慧於浙江,而賊據岸為營,周亙百餘裏,船艦被江,鼓噪而進。素令護兒率數百輕艓徑登江岸,直掩其營,破之。時賊前與素戰不勝,歸無所據,因而潰散。智慧將逃於海,護兒追至泉州,智慧窮蹙,遁走閩、越。進位大將軍,除泉州刺史。時有盛道延擁兵作亂,侵擾州境,護兒進擊,破之。又從蒲山公李寬破汪文進於黟、歙,進位柱國。仁壽三年,除瀛州刺史,賜爵黃縣公,邑三千戶。尋加上柱國,除右禦衛將軍。煬帝即位,遷右驍衛大將軍,帝甚親重之。大業六年,從駕江都,賜物千段,令上先人冢,宴父老,州裏榮之。數歲,轉右翊衛大將軍。遼東之役,護兒率樓船,指滄海,入自壩水,去平壤六十裏,與高麗相遇。進擊,大破之,乘勝直造城下,破其郛郭。於是縱軍大掠,稍失部伍,高元弟建武募敢死士五百人邀擊之。護兒因卻,屯營海浦,以待期會。後知宇文述等敗,遂班師。明年,又出滄海道,師次東萊,會楊玄感作逆黎陽,進逼鞏、洛,護兒勒兵與宇文述等擊破之。封榮國公,邑二千戶。十年,又帥師度海,至卑奢城,高麗舉國來戰,護兒大破之,斬首千餘級。將趣平壤,高元震懼,遣使執叛臣斛斯政,詣遼東城下,上表請降。帝許之,遣人持節詔護兒旋師。護兒集眾曰:“三度出兵,未能平賊,此還也,不可重來。今高麗困弊,野無青草,以我眾戰,不日克之。吾欲進兵,徑圍平壤,取其偽主,獻捷而歸。”答表請行,不肯奉詔。長史崔君肅固爭,不許。護兒曰:”賊勢破矣,專以相任,自足辦之。吾在閫外,事合專決,豈容千裏稟聽成規!俄頃之間,動失機會,勞而無功,故其宜也。吾寧征得高元,還而獲譴,舍此成功,所不能矣。”君肅告眾曰:“若從元帥,違拒詔書,必當聞奏,皆獲罪也。”諸將懼,盡勸還,方始奉詔。十三年,轉為左翊衛大將軍,進位開府儀同三司,任委逾密,前後賞賜不可勝計。江都之難,宇文化及忌而害之。

翻譯

來護兒字崇善,江都人。幼年就卓越不群,好立奇節。剛讀《詩經》,讀到“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和“羔裘豹飾,孔武有力”的詩句時,放下書感嘆說:“大丈夫在世就應該是這個樣子!我要為國殺敵,建功立名,怎麽能碌碌無為老死田間!”同伴聽了都很驚訝,佩服他很有誌氣。

來護兒居住的白土村,離長江岸邊很近。

在那時,長江以南還有阻隔,賀若弼鎮守壽州時,常派來護兒做間諜,授給他大都督的官職。

在平定陳國的戰役中,來護兒立了功,升遷為上開府。

他跟隨楊素在浙江攻打高智慧,敵軍盤踞河岸紮下營寨,綿延壹百多裏,大小戰船覆蓋了江面,擊鼓吶喊向前進軍。

楊素命令來護兒率領數百只輕快小船,徑直登上江岸,直往敵營掩殺過去,壹舉攻破敵軍。

當時敵軍和楊素交戰,不能取勝,退回去又無立足之地,因此就潰敗逃散了。

高智慧將要向海上逃竄,來護兒追趕到泉州,高智慧走投無路,只好逃向閩越。

來護兒升任大將軍,授任泉州刺史。

當時有個叫盛道延的人聚眾叛亂,在州境內侵犯騷擾,來護兒率兵攻打,擊敗了叛軍。

又跟隨蒲山公李寬在黟、歙大敗汪文進,升職為柱國。

仁壽三年(603),授任瀛州刺史,賜予他黃縣公的爵位,食邑三千戶,不久又加升為上柱國,授任右禦衛將軍。

隋煬帝即位,來護兒升職為右驍衛大將軍,皇上待他很親近很敬重。

大業六年(611),他跟隨皇上前往江都,皇上賜他千段布匹,讓他上祖墳祭祀祖先,宴請鄉裏父老,州郡鄉裏都認為很榮耀。

幾年後,他轉任右翊衛大將軍。

遼東戰役中,來護兒率領樓船,直指滄海,進入氵貝水,離平壤六十裏,和高麗人相遇。

來護兒進軍攻擊,大敗高麗人,又乘勝追擊直逼城下,攻破他們的外城。

來護兒於是縱恿軍隊大肆搶掠,軍隊紀律漸漸松懈。

高元的弟弟建武招募五百人的敢死隊迎戰來護兒,來護兒因此後退,在海浦紮下營寨,等待機會反擊。

後來知道宇文述等人已經兵敗,於是班師回朝。

第二年,又出兵滄海地區,軍隊駐紮在東萊,趕上楊玄感在黎陽叛亂,進軍鞏、洛,來護兒率兵與宇文述會合大敗叛軍。

皇上因此封他為榮國公,二千戶。

大業十年(614),又率兵渡海,到卑奢城,高麗全國人都來迎戰,來護兒大敗高麗人,斬殺壹千多人。

將要向平壤進軍時,高元十分害怕,派使者押來隋朝叛將斛斯政,到遼東城下,上書請求投降,煬帝答應了。

煬帝派人拿符節召來護兒回師。

來護兒召集眾人說:“三次出兵,都沒能平定敵人,這壹回去,不可能再來。

現在高麗人困窘疲敝,原野都沒有青草了,憑我的部隊作戰,不需多久就可戰勝他們。

我想發兵,直接圍攻平壤,捉住他們的頭領,好回去向皇上獻捷。”來護兒上表請求出兵,不肯按皇上的旨意回師。

長史崔君肅極力同來護兒爭辯,來護兒不答應。

來護兒說:“敵人的氣勢已被打垮,只要軍隊交由我指揮,就足以懲辦他們。

我在朝庭之外,遇事可以獨自決斷,千裏之外怎能受制於成規!頃刻之間就失掉機會,勞而無功,所以應當白忙乎。

我寧願征服高元,回去以後受責備,要我舍棄將要獲得的大功,我辦不到。”崔君肅對眾人說:“妳們如跟隨元帥,違抗聖旨,我壹定告知聖上,妳們都要獲罪。”眾將領都害怕了,勸說來護兒回去,來護兒才奉旨回朝。

大業十三年(617),改任左翊衛大將軍,提升為開府儀同三司,皇上對他的委任更多,前後的賞賜不可勝數。

江都變亂中,宇文化及因忌恨他而謀害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