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天驚有關的詩句李賀如下:
李賀(唐)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李憑箜篌引》是李賀壹首七言古詩。此詩運用壹連串出人意表的比喻,傳神地再現了樂工李
憑創造的詩意濃郁的音樂境界,生動地記錄下李憑彈奏箜篌的高超技藝,也表現了作者對樂曲
有深刻理解,具備豐富的藝術想象力。
全詩語言峭麗,構思新奇,獨辟蹊徑,對樂曲本身,僅用兩句略加描摹,而將大量筆墨用來渲染樂曲驚天地、泣鬼神的動人效果,大量的聯想、想象和神話傳說,使作品充滿浪漫主義氣息。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是“長吉體詩歌開創者。”唐代河南福昌(洛陽人),
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淵的叔父李亮(大鄭王)後裔。
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他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壹個代
表者。
他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雲壓城城欲摧”、“雄雞壹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他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後人常稱他為“鬼才”,“詩
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