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雜詩三首·其二》
唐代: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譯文:您是剛從我們家鄉來的,壹定了解家鄉的人情世態。請問您來的時候我家雕畫花紋的窗戶前,那壹株臘梅花開了沒有?
2、《溪居》
唐代:柳宗元
久為簪組累,幸此南夷謫。
閑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
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譯文:長久被官職所縛不得自由, 有幸這次被貶謫來到南夷。閑時常常與農田菜圃為鄰, 偶然間象個隱居山中的人。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帶露雜草, 傍晚乘船沿著溪石嘩嘩前進。獨往獨來碰不到那庸俗之輩, 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娛。
3、《采蓮曲二首》
唐代:王昌齡
吳姬越艷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濕衣。
來時浦口花迎入,采罷江頭月送歸。
荷葉羅裙壹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譯文:像吳國美女越國嬌娘楚王妃嬪壹樣美麗的采蓮女們,競相劃動采蓮船,湖水打濕了衣衫。來的時候蓮花把她們迎進河口,采完之後明月把她們送回江邊。
采蓮女的羅裙綠得像荷葉壹樣,出水的荷花正朝著采蓮女的臉龐開放。碧羅裙芙蓉面混雜在荷花池中難以辨認,聽到歌聲四起才覺察到有人。
4、《峽口送友人》
唐代:司空曙
峽口花飛欲盡春,天涯去住淚沾巾。
來時萬裏同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譯文:峽口的花隨風降落,春天快要過去了,想到彼此將要分手萬裏,不禁淚水沾濕了巾帕。來的時候(我們)是同路的旅伴,今天我這個“客人”倒變成了主人來送別自己的朋友了。
5、《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
唐代:李商隱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壹萬重!
譯文:妳說來相會是空話,別後不見蹤影; 醒來樓上斜月空照,聽得曉鐘初鳴。 夢裏為傷遠別啼泣,雙雙難以呼喚; 醒後研墨未濃,奮筆疾書寫成壹信。
殘燭半照金翡翠的被褥,朦朦朧朧; 麝香熏透芙蓉似的紗帳,軟軟輕輕。 當年的劉郎,早已怨恨那蓬山遙遠; 妳去的所在,要比蓬山更隔萬重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