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獨樹壹幟,帶著西域狂放灑脫的氣質,拒絕了“摧眉折腰”他“舉杯邀明月”洋洋灑灑為後世留下多少千古名作。他大筆橫掃狂飆突進,給大唐詩壇註入西域騎士的剽悍與純粹,令蕓蕓眾生都為之壹驚。描寫李白的優美句子,希望大家喜歡。
1、李白道“行路難”,卻壹直在走。走著笑看紅塵,走著辭別故友。壹壺濁酒,“歌遍山河八萬裏”;壹葉輕舟,“惟見長江天際流”。然而李白同樣是位被上蒼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詩——出水芙蓉。
2、李白道“行路難”,卻壹直在走。翰林遭貶,他“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鳳歌笑孔丘,壹生好入名山遊”,李白所走的路更讓我佩服。這樣說雖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覺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難哪裏比陶潛與屈子少呢?但他卻壹直在走,因為他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壹塊寶玉,在僵硬的政治舞臺上磨來折去,卻無半點玷汙與磨損!
3、李白灑脫,不寄托於高堂的莊嚴,不艷羨那官場的利祿,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詩人的位置上,任清風滌蕩心胸,隨月輝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他吟出了好大的鬥誌;“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氣魄,於是,大唐的江山史冊上又多了幾分厚重、靈動的神氣!
4、當李白不被重用時,他卻仍能快樂地夢遊天姥,卻仍能舉杯暢飲。他對明天有著樂觀的微笑。當蘇軾屢遭貶謫,他卻仍有“泛舟遊赤壁”的雅興,有“浪淘盡千古英雄”的豪邁。他對明天有著希望的微笑。當屈原縱身投江時,我想他也壹定帶著微笑,因為他堅信他的“眾人皆醉唯我獨醒,舉世渾濁唯我獨清”壹定會給後人帶來思索和警示。
5、壹勾彎月在冷凝處低懸,片片浮萍碎成搖曳的翡翠。詩人壹聲長嘆,湧起層層墨香。李白的壹生因為沒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銘留青史,因為舍棄了“鐘鼓饌玉”,而做了壹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當時的士大夫之徒壹樣追求金錢和名利,而違背自己的靈魂,那麽祖國的山河裏便不再有他的飄逸長衣,歷史裏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為世人吟詠。歷史的雨沒有下進太白的靈魂,他把壹個真實的自己寫進了歷史。
6、人有意氣,才能有豁達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遭人誹謗的李白,被玄宗賜金放還,雖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齊輝之才,終化為泡影,但他仍意氣風發,“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酒入愁腸三分釀成月亮七分化為劍氣,秀口壹吐便是半個盛唐。若無意氣,他怎會有如此豁達的胸襟?
7、“不事權貴”的青蓮居士,曾放蕩不羈地笑罵孔夫子,曾讓“壹騎紅塵妃子笑”的楊玉環為其碾墨,讓高力士為其脫靴。這是多麽“異端”之舉,多麽荒謬之行。然而太白見不容於世之滋垢時,便憤然離去。沒有易安居士那“這次第,壹個愁字了得?”的憂傷,也沒有柳三變“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悲哀。壹句“吟詩作賦北窗裏,萬言不值壹杯水”的笑嘆而已。
8、傲岸獨立的個性。無論是得意之時,還是失意之日,始終保持傲岸不羈的個性。應詔入京之時,他壹路狂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賜金放還”之後,他憤然吶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面對榮華富貴的誘惑,他不失耿介光明之誌。“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黃金籠下生。”面對炙手可勢的權貴,他始終保持著人格的尊嚴。
9、“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浪漫詩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順的挫折後,他沈寂了嗎?消沈了嗎?沒有。“長安市上酒家眠”,笑對痛苦,面對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訪名山,終於成就了他千古飄逸的浪漫情懷!
10、在夢中的天姥山的石階上,腳著謝公屐,看海日,聞天雞,醒來便仰天長嘯出門去,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他選擇了騎鹿遊名山,失去了權勢,卻得到了開心顏。不是壹切得到都意味著圓滿。
2. 李白登峨眉山的名句《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唐 七古 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萬裏長相隨.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峨眉山月還送君,風吹西到長安陌.長安大道橫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黃金獅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談重玄.我似浮雲殢吳越,君逢聖主遊丹闕.壹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峨眉月.《峨眉山月歌》 李白 唐 七絕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登峨嵋山》 李白 唐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周流試登覽,絕怪安可息.青冥倚天開,彩錯疑畫出.泠然紫霞賞,果得錦囊術.雲間吟瓊簫,石上弄寶瑟.平生有微尚,歡笑自此畢.煙容如在顏,塵累忽相失.倘逢騎羊子,攜手淩白日.另外:題目聽蜀僧浚彈琴 作者李白 年代唐 體裁五律 正文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壹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鐘.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題目贈僧行融 作者李白 年代唐 體裁五古 正文梁有湯惠休,常從鮑照遊.峨眉史懷壹,獨映陳公出.卓絕二道人,結交鳳與麒.行融亦俊發,吾知有英骨.海若不隱珠,驪龍吐明月.大海乘虛舟,隨波任安流.賦詩旃檀閣,縱酒鸚鵡洲.待我適東越,相攜上白樓.。
3. 李白傳好詞好句摘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壹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壹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陳玉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虐。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將進酒》
4. 摘抄品中國文人李白好段好詞蘇軾:“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瑋絕世之姿,淩跨百代,古今詩人盡廢。然魏、晉以來,高風絕塵亦少衰矣。”(《書黃子思詩集後》)
韓愈:“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
唐朝文宗禦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
白居易:“又詩之豪者,世稱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
黃錦祥對李白杜甫同贊道:“執唐詩牛耳者,唯李、杜二人也!”
王世貞:五七言絕句,李青蓮、王龍標最稱擅場,為有唐絕唱。少陵雖工力悉敵,風韻殊不逮也。(《藝苑卮言》)
傅若金:太白天才放逸,故其詩自為壹體。子美學優才贍,故其詩兼備眾體,而植綱常系風化為多,三百篇以後之詩,子美其集大成也。(《清江集》)
5. 李白名句賞析《行路難》 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
閑來垂釣坐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行路難”是樂府古題,多詠嘆世路艱難及貧困孤苦的處境。
李白這組《行路難》詩主要抒發了懷才不遇的情懷,這裏選的是第壹首,在悲憤中不乏豪邁氣概,在失意中仍懷有希望。詩以敘事開篇,漸而過渡到抒情。
開頭以極為誇張的筆法領起,寫“金清酒”,“玉盤珍羞”,仿佛在營造歡樂的宴飲氣氛,似乎是壹首“祝酒歌”。但三四句急轉直下,忽說“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這樣強烈的反差,襯出詩人內心的悲苦。
當精神苦悶的時候,美味佳釀也難以下咽。南朝宋詩人鮑照《擬行路難》第六首開頭為:“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
李白顯然化用了這壹詩句,不過增加了“對比度”,以樂景寫哀,強化了哀的程度。那麽,詩人的悲哀到底是因為什麽呢?答案是模糊的,朦朧的,充滿“詩意”的。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這是壹種憂來無端的惆悵,是壹種無所適從的迷惘。詩人以形象化的語言,寫出了世途的艱難,寓含著無限的悲慨。
現實之路雖然坎坷險阻,但夢還在,理想還在。詩人多麽希望像姜太公壹樣,八十歲遇周文王,壹展宏才;像伊尹那樣,夢見自己乘舟到“日邊”,有為於當世。
但理想和現實是有距離的,理想不能征服現實,現實也不肯認同理想。這樣的痛苦交織於詩人心中,他終於發出“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的感嘆。
詩的結尾,在沈郁中振起,堅定了“長風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滄海揚帆的勇氣。這首詩充滿了隱喻。
借樂府古題抒發情誌,本來就有慷慨悲歌的韻味,加之詩人對自己政治追求的含蓄表達和形象描述,使詩意更加撲朔迷離。李白少有大誌,以管仲、晏嬰等名相自期,想輔佐帝王,成就偉業,“使寰區大定,海縣清壹”。
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鄉人司馬相如、揚雄那樣,以壹篇辭賦文章壹鳴驚人,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歲離開蜀地,“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歲才奉詔供奉翰林,兩年後又不容於朝,被迫出京。
推敲詩意,這首詩當是李白入長安求仕無路時的作品,所以既作激憤之語,亦存有“長風破浪”之誌。《行路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說:“備言世路艱難及離別悲傷之意,多以‘君不見’為首。”
南朝詩人鮑照就寫過《擬行路難》十八首,其中有些詩是傳世的佳篇。李白的這首舊題樂府詩,繼承了鮑照的藝術傳統,抒發自己政治上遭遇挫折後的憤激之情,並吐露了自己的理想和願望。
全詩可分三層,每層四句。第壹層,詩人面對“金美酒”、“玉盤珍羞”這樣精美的食饌,卻因心中充滿著難以排解的煩惱,“停杯投箸”,無法下咽,他“拔劍擊柱”(諸本均作“四顧”,壹作“擊柱”,誤)心意茫然。
“停杯”二句,自鮑照《擬行路難》(其六)“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化出,卻有青勝於藍之妙。“停杯投箸”比“對案”更具形象性,“心茫然”比“長嘆息”更能深沈地表現無所適從之感,與下文“多岐路”遙相呼應。
第二層緊承上層詩意,對“行路難”作正面描寫,寫出“四顧茫然”的政治原因。前二句,用“冰塞川”、“雪滿山”作比喻,說明自己的仕進道路受到阻塞,濟世安民的理想無法實現。
明人朱諫說:“黃河與太行,水陸之要沖,天下之達道也。將欲渡黃河與?則冰塞而不可渡;將欲登太行與?則雪滿而不可登。”
(《李詩選註》卷二)確實,本詩以水陸之道途難行喻奸佞當道,世路艱難,寓意很清楚。後二句,用兩則典故借著歷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實,表達了自己能重新得到任用的願望。
“閑來”句,用姜尚典,姜尚未遇周文王以前曾在渭水濱溪垂釣,事見《水經註》卷十七;“忽復”句,用伊尹典,據《宋書·符瑞誌上》載:伊尹未遇商湯以前曾夢見自己乘船在日月旁經過,後來被商湯重用。姜尚、伊尹巧遇明主,固然給詩人迷茫的心田註進希望之光,但當他的思路壹回到現實人生中來,又感到世道多艱,心緒茫然,因而連用四個三字句,反復詠嘆“行路難”,節奏短促,聲調低抑,唱出無窮憂慮和焦灼不安的心聲,回應上文“擊柱心茫然”的詩句。
畢竟詩人對未來還存有壹線希望,因此,最後二句筆鋒壹轉,括宗的話,表述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終有壹天能乘風破浪,沖開險阻,遠渡滄海,實現自己宏大的理想。《唐宋詩醇》以為本詩“尚未決誌於去也”,因而推斷它作於“被放之初”,即是天寶三年初離長安之時。
細繹全詩思路,這種說法是合乎情理的。本詩篇幅雖然不長,卻具有長詩氣勢即跳蕩、波瀾起伏的特色。
經過巧妙的藝術構思,詩人將自己的失望和希望,抑郁和奮發,急遽地叠相交替、變換,再間以長短句,適當運用感嘆詞,恰到好處地反映了詩人情感叠變的心理歷程,他的苦悶、迷惘、憤慨與充滿信心、執著追求交織起來的復雜心態。(選自《中華文學鑒賞寶庫》,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6. 李白的名句和賞析《靜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小詩,沒有精美華麗的辭藻,更沒有奇特新穎的立意。
用壹種敘訴的語調,表達了壹種思鄉的情緒。然而他卻流傳至今,耐人尋味。
客居異鄉的人,總多多少少有些思鄉情結。白日忙碌時也就罷了,每當夜晚仰臥於榻上,周圍的壹切都靜了,只有頭頂那壹彎月冷冷清清地陪著。
此時最能撩撥孤身遠客的思鄉情緒,看著自己身單影只,想著家鄉的眾多場景,不免感嘆客況的蕭條,年華易逝。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賞析: 這是壹首色彩浪漫、氣勢豪放的寫景詩,詩人描繪了壹幅景象壯觀的“廬山飛瀑圖“。
掩卷遐想,人們不禁恍然領悟;此“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之瀑布,豈非詩仙狂放不羈,豪邁恢宏之氣慨於藝術領域中之寫照乎? 李白——《行路難》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賞析: 詩人以行路之艱難比喻世路之艱險,抒發作者在坎坷仕途 上的苦痛和憂煩;然而他相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絕不放棄 突破艱險以實現理想的信念。
7. 有關於寫李白的佳句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韓愈)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杜甫)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杜甫)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杜甫)世人皆欲殺,唯吾獨憐才。(杜甫)醉眠秋***被,攜手日同行。
(杜甫)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杜甫)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杜甫)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杜甫)詩總不離乎才也,有天才,有地才,有人才。
吾於天才得李太白,於地才得杜子美,於人才得王摩詰。太白以氣韻勝,子美以格律勝,摩詰以理趣勝。
太白千秋逸調,子美壹代規模。摩詰精大雄氏之學,句句皆合聖教。
(徐增)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袖口壹吐就半個盛唐。(余光中)寫李白的對聯有:半亭清風山與水壹船明月酒和詩酌酒花間,磨針石上倚劍天外,掛弓扶桑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神仙詩酒空千古明達江天貯壹樓狂到世人皆欲殺醉來天子不能呼nbsp;杜甫與李白相交甚厚,寫了很多懷念李白的詩。
李白與杜甫的詩歌交誼唐朝開元末年至天寶年間,李白家居東魯。東魯其地,確指兗州。
在唐朝,兗州曾改稱為魯郡(天寶元年改兗州為魯都,乾元元年復為兗州)。因為李白移家於此,杜甫的父親杜閑也正在這裏做官,故李白與杜甫的多次相聚,地點主要在兗州。
對於研究這兩位偉大詩人的初聚,需首先弄清他們各在何時初遊兗州?這是個至今尚存疑議的話題。李白舉家遷徙於兗州之前兩年,約在開元二十二年(或前壹年)夏天,曾經有壹次兗州之行,是在壹入長安辭京之後,泛黃河東至汴州,遊燕趙,復南行,初到東魯,在兗州滯留數月。
對此,在明清以迄當代諸家之《李白年譜》中,均失記,幸有此間李白在兗州寫的作品,可資研究:即《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嘲魯儒》、《寄遠其十》、《初月》、《贈瑕丘王少府》等。《五月東魯行》壹詩可見此行乃為李白獨自壹人初到魯地,時白尚年輕,未曾及仕,為“舉鞭訪前途”,而“學劍來山東”,這裏只言為“學劍”而來,無移家跡象。
詩人好學求進之年,來此逗留,復將要返還安陸並準備再次入京,即“西歸去直道”雲雲。清王琦《李太白年譜》謂此詩“是初遊魯地之作”。
道出其時尚未移家。《嘲魯儒》中的魯儒,與前詩中汶上翁為同壹人,因為前詩對於此翁之嘲諷意尤未盡,復以《嘲魯儒》再作斥責,是前詩的延伸。
詩中展現青年詩人之言行豪爽,毫無顧忌地嘲譏這壹魯地儒生。《寄遠》十二首為李白在三十歲前後作於長安、洛陽等地的寄內詩,是許氏夫人在世時的作品。
《其十》壹首,乃為遊至兗州時作。詩人離別安陸已久,思念家人,便在魯縞上寫詩寄內。
安旗先生指出《寄遠其十》“作於魯地”(見《李白全集編年註釋》《寄遠其十》題解)。郁賢皓主編《李白大辭典》也指出這是壹首寫在魯地的作品。
《初月》壹詩為詩人在兗州泗水畔望月抒懷之作,因聞堯祠亭上管弦樂舞,憶起前不久在燕趙邊地所見戍邊征戰,而發“樂哉弦管客,愁殺征戰兒”之感慨。作於開元二十壹年秋初遊河北之後。
《贈瑕丘王少府》,也是壹首初遊兗州之作。少府亦即縣尉。
李白與王少府初交即以詩相贈,蓋因即將離魯而無緣相再會。詩言“我隱屠釣下”,可知李白其時如姜尚未遇,名聲不顯。
“爾當玉石分”句,似有如汶上翁者說過有損於他的話,要求予以辨汙。詩中對並不重視李白的王少府美言恭維,知詩人還較年輕。
詹钅英nbsp;指出此詩作於“尚未得勢”時;安旗指出寫在尚“微賤之時”——亦即初遊東魯時。李白既有移家於兗州的打算,不得不委曲於這壹地方長官之下,或為聽人勸告,而作此詩相贈。
據以上數詩,可略見李白移家東魯之前兩年的初遊行蹤(余另撰有《李白初遊東魯作品考略》)。李白從五月到秋天,居於兗州,與任城六父及諸從弟相聚,並結識了杜閑、王少府、劉長史等地方長官和竹溪六逸中的孔巢父、張叔明等,也許與杜甫同住在杜閑的官邸,方逗留時間略長。
這是對李杜初遇時間最早的估計。此行,確定了兩年後的移家東魯並作了相應準備。
這是壹入長安後的長途跋涉,其路線是:安陸啟程—洛陽—長安—洛陽—梁宋—燕趙—兗州。復經梁宋,旋返安陸。
從開元十八年三十歲時辭家到返歸,歷時四年。杜甫青年時代,初到兗州省親的具體時間有三說。
清人錢謙益、仇兆鰲等認為在開元二十五年,聞壹多、郭沫若、蕭滌非等認為在開元二十四年。今人王伯奇撰《杜甫初遊兗州時間考辨》、。
8. 唐詩名句摘抄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將進酒》
勸君更盡壹杯酒,蠟炬成灰淚始幹,銅雀春深鎖二喬,月是故鄉明,牧童遙指杏花村。------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世間行樂亦如此。——李商隱《樂遊原》
春蠶到死絲方盡,只是近黃昏,壹覽眾山小。------------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欲窮千裏目。——杜牧《清明》
夕陽無限好,天下誰人不識君。-------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天長地久有時盡,可笑不自量。----------孟郊《遊子吟》
東邊日出西邊雨,擒賊先擒王。————杜甫《望嶽》
露從今夜白。——杜牧《赤壁》
借問酒家何處有。------------韓愈《調張籍》
海內存知己。——元稹《離思》
東風不與周郎便,遊子身上衣,古來萬事東流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莫使金樽空對月!-------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射人先射馬。——劉禹錫《竹枝詞》
曾經滄海難為水,更上壹層樓,道是無晴還有晴?------高適《別董大》
慈母手中線。--------白居易《長恨歌》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西出陽關無故人。-------------王之渙《登顴雀樓》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涯若比鄰。——------杜甫《月夜憶舍弟》
蚍蜉撼大樹。------------杜甫《出塞》
會當淩絕頂,此恨綿綿無絕期人生得意須盡歡
9. 唐詩名句摘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李白《將進酒》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長恨歌》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杜甫《出塞》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調張籍》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王之渙《登顴雀樓》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孟郊《遊子吟》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劉禹錫《竹枝詞》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離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赤壁》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樂遊原》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李商隱《無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