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有關立秋的詩

有關立秋的詩

有關立秋的詩如下

立秋

宋劉翰乳鴉啼散玉屏空,壹枕新涼壹扇風。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相月明中。

譯文:

小烏鴉的鳴叫鴿耳,待乳鴉聲散去時,只有玉色屏風空虛寂寞地立著。突然間起風了,秋風習習,噸覺枕邊清新涼爽,就像有人在床邊用絹扇在扇壹樣。睡眠中朦朦朧朧地聽見外面秋風蕭蕭,可是醒來去找,卻什麽也找不到,只見落滿臺階的梧桐葉,沐浴在朗朗的月光中。

唐元稹《詠二十四節氣詩·立秋七月節》

不期朱夏盡,涼吹暗迎秋。天漢成橋鵲,星娥會玉樓。寒聲喧耳外,白露滴林頭。壹葉驚心緒,如何得不愁。

立秋時節有三候,壹候,涼風至。刮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的熱風。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後,清涼風來。而天氣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露,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三候,寒蟬鳴。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知了、知了”的叫個不停。

賞析:

元稹的這首詩裏就把這三候描寫得淋漓盡致。首聯“不期朱夏盡,涼吹暗迎秋。”寫沒有料到夏天就這樣走到盡頭,涼風吹起偷偷地迎來了秋天。秋天來臨,涼風正至。首句就描寫了時間轉變的心情。

天漢成橋鵲,星娥會玉樓。第二句用了民間傳說。天漢:古時指銀河。泛指浩瀚星空或宇宙。橋鵲:源見“烏鵲填橋”。指喜鵲。星娥: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織女。

天上的仙子。玉樓:傳說中天帝或仙人的居所。當年的七月七日和立秋節氣差不多在同,這句話的意思是:夜晚星河之上是誰搭成了壹座鵲橋,讓牛郎織女幽會在仙居。

頸聯,“寒聲喧耳外,白露滴林頭。”這句話寫了立秋的另外兩候:白露生、寒蟬鳴。寒蟬鳴叫聲在耳畔喧鬧響起,晶瑩露珠在林間枝頭緩緩滴下,秋季的變化還是很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