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聯想秋興詩,合理的想象。

聯想秋興詩,合理的想象。

壹次,我參加初三年級月考改卷,負責改“積累與運用”部分,其中第三題學生的答案引起我特別的關註。第三題是詩歌賞析題:請展開聯想和想象,用簡明形象的語言描繪出“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現的畫面。現摘錄部分同學的答案供大家閱讀:

1.到處都是鶯鳥樹底下燒火取暖,哪家的燕子用嘴啄泥土?這時候,春天來了。

2.早晨起來,壹群鶯雀圍繞著每棵樹高歌,壹群群燕子都啄著春泥蓋自己的屋子,都累得滿頭大汗。

3.在幾棵高大的樹上,幾群鳥兒正在針鋒相對爭吵,都是為了能做個好巢而不斷努力著呢!

4.春天剛來臨時,有好多處鶯在樹上嬉戲,燕子在尋找蟲子。

5.陽光明媚,壹大群鶯從濃密的樹葉裏探出頭來,好象驚奇的說:“春天來了!”壹群燕子穿過樹林,落在塘邊,用嘴均勻拌著泥土,準備做新窩。

6.壹群早晨起來的鶯鳥在壹棵樹上跳上跳下。另壹群剛出生的燕子正啄著春泥,努力做新巢。

7.幾只早起的鶯爭吵著在濃密的樹林裏搭暖巢,這熱鬧的情景招來了幾只燕子,它們正忙著用嘴壹口口品嘗春天新鮮的泥土。

上述答案都不能給分,原因是:有的脫離原詩的意思,有的沒有突出景物的特征,有的不合生活常識。想象雖然大膽,但不合理。

怎樣讓聯想合理,讓想象完美?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壹、應正確理解詩句的意思,懂得重點字詞的含義

這是聯想和想象的基礎。上面試題的詩句中,“暖樹”的含義是“向陽的樹”,而不是“取暖”“做暖巢”之義;“新燕”意為“新來的燕子”,而不是“剛出生的燕子”;“早鶯”指“早來的鶯”……懂得重點字詞的含義,就能把握詩句的內容,在此基礎上,可展開聯想和想象。

二、應了解詩句所描寫的景物的特征

表現景物的特征是拓展思維、展開聯想和想象的方向。《錢塘春行》是壹首膾炙人口的寫景詩,描寫的是早春的景色。怎樣突出壹個“早”字呢?植物之景有“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動物之景有“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花不是已經爭芳鬥艷、迷住人的雙眼,而是“漸欲”即“漸漸將要”;草並非茂盛,而是剛剛能遮住馬蹄,突出壹個“淺”字;鶯不是“處處”而是“幾處”,表現壹個“早”字;至於燕子,不是家家的燕都來了,新來幾只燕,引起人們特別的興趣,有人問;這燕來得這麽早,是誰家的呢?懂得詩句所描寫對象的特征,然後進行聯想和想象,就不會出現太大的錯誤。

類似的題例如;《記承天寺夜遊》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壹句的聯想和想象應抓住月光“空明”的特征;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聯想和想象應抓住景物寧靜美麗的特征。

三、聯想和想象應符合基本的生活常識

比如燕子啄泥是為了築巢而不是為了“品嘗”,燕子在飛行中吃蟲而不是像有的鳥兒在樹上捉蟲等等,都是基本的常識,學生應該懂得。

四、巧用比喻、擬人修辭

比喻就是打比方,擬人就是把物當人來寫。這兩種修辭的運用需借助聯想和想象,可將描寫對象寫得生動形象。上述賞析題的參考答案就是很好運用了比喻和擬人;鶯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幾只早來的鶯爭先恐後地飛到向陽的樹上去唱歌;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誰家的新燕已開始啄泥銜草,築建新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