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贊美母親的詩句有什麽

贊美母親的詩句有什麽

《思母》宋·輿恭

《別老母》清·黃景仁

五言古詩有:

《遊子吟》唐·孟郊

《墨萱圖·其壹》元·王冕

《歲暮到家/歲末到家》清代:蔣士銓

精選全詩賞析:

1.《遊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釋義:

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

臨行前壹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2.《墨萱圖·其壹》元·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釋義:

燦燦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

南風吹著萱草,搖擺著是為了誰吐露著芬芳?

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行的遊子是那樣的苦啊!

對雙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

擡頭看著壹片雲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3.《思母》宋·與恭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4.《別老母》清代: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釋義:

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幹了。

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淒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5.《歲暮到家/歲末到家》清代: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釋義:愛子之心是沒有窮盡的,最高興的事莫過於遊子及時歸來。

縫制寒衣的針腳密密麻麻地,家書裏的字跡墨痕猶如新的壹樣。

看見兒子瘦了母親心疼,呼叫著我細問旅途的艱難。

母親啊,兒子已經愧對您了,不會忍心訴說漂泊在外所受的風塵。

2.歌頌母愛的古詩(七言絕句)

《慈母愛》元.楊維楨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

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執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櫃書。

2. 《母別子》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壹始扶行壹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願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於汝。

3.關於母愛的七律詩,或120字以內的詩歌

七言律詩 母愛

滿樹金星杏又黃,徘徊庭院苦阿娘。

可人珠玉成千顆,饞嘴兒孫各四方。

往歲存箱全腐爛,今年無計可收藏。

皺紋漾笑緣何故,褪肉將仁寄遠嘗。

七律 母愛

(寫在母親的節日)

凡塵母愛最純真,血脈穿連骨肉親。

有子今生無己夢,牽腸明日掛星辰。

金針玉線縫溫暖,白米清湯煮苦辛。

壹路追隨求喜悅,深恩散落不留春。

太陽之女——暄兒

(七言律詩_新聲韻)

(壹)

天真盡在小童暄,最似精靈舞笑酣。

快樂全無煩惱慮,活潑恰是稟心傳。

非凡舉動神情裏,特立思維話語間。

苦累辛勤皆母愛,從來興致與相歡。

(二)

暄兒哪曉己娘疲,見到歸家就繞膝。

逗鬧時時親吻笑,撒嬌久久抱背嬉。

晨昏苦辣酸甜事,歲月涼寒冷暖衣。

自古阿娘心切切,平生愛護伴朝夕。

七律·母親節(新韻) 文 / 梅韻竹曲

馨香萱草艷留春,葉茂枝繁怯意心。

別樣年華多感嘆,非凡母愛倍知恩。

因思往事憐幽夢,且看今朝敬至親。

喜有佳節歡慶日,童心不盡感懷恩!

七律·母親節(新韻) 文 / 碧紗竹影

晴空五月百花香,蜂舞枝頭采蜜忙。

乳燕學飛穿碧柳,牛犢食草浴斜陽。

溫馨常憶膝前樂,失意尤思夢裏長。

無限深情遊子意,孝心壹片敬高堂。

七律·母親節思兒(新韻) 文 / 山秦大帝

駕風乘浪祭汶川,破壁殘垣去舊顏。

綠草茵茵鋪錦繡,新樓座座聳中天。

如荼生計眏紅火,似水流年起紫煙。

校舍聞聲詩朗朗,思兒盈淚落青衫。

七律·題詩母親節(新韻) 文 / 馨香女人tree

又值此日淚潸然,千裏未能膝下歡。

知發平添雙鬢雪,怕身復染五更寒。

肩挑日月持家苦,愛化春暉教子賢。

最願東風吹故裏,幽幽萱草碧連天!

七律·母親節思母親(新韻) 文 / 千裏雪飄

——母親節不能回家看望母親有寄

向暮靈思漫不眠,蒼蒼慈母在涼山。

巴雲壹笑春八秩,若水任拍寒幾番

雅女戎裝詩韻味,小城巷語史軍官。

臨風老樹飛綿處,劍外昏眸望遠川。

註:

1、靈:此處指心靈之意,也嵌母親名字。

2、若水:雅礱江。

2、雅女:指原西康省省府雅安市著名三雅文化----雅女、雅魚、和雅雨。雅安地區流傳女媧補天時因所用的劍掉進江中,導致西蜀漏天,雅安成為雨城;江中的雅魚也世世代代擁有了寶劍形魚骨標誌。而雅安這個地方由於有雨水的滋潤,女孩子的皮膚大多膚色潤澤,但雅女更重要的標誌是像傳說中的女媧壹樣勤勞、勇敢、善良、樸實。

3、史軍官:俺母姓,母親原是壹名軍人(名也全嵌了)。

4.歌頌母親的七言律詩

1、《歲末到家》

清代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譯文:

母親愛子女的心是無窮無盡的,我在過年的時候到家,母親多高興啊!

她正在為我縫棉衣,針針線線縫得密,我寄的家書剛收到,墨跡還新。

壹見面母親便憐愛地說我瘦了,連聲問我在外苦不苦?

我慚愧地低下頭,不敢對她說我在外漂泊的境況。

擴展資料

其它類型歌頌母親的詩句。

1、《別老母》

清代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譯文:

把帷帳撩起,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故依依不舍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仃,眼淚也流幹了。

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孝敬與母親團聚,從而開了這淒慘的分離的柴門遠去,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2、《思母》

宋代輿恭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譯文:

看到秋天的霜把蘆花打得滿天飄飛,自己落下了傷心的淚水;滿頭白發的老母親再也不會到門口倚靠者柴門盼望我了。

去年五月黃梅時節,家中糧斷,白發老娘倚門翹首,盼兒歸來,望眼欲穿!自己是出家人,身無長物,只好典當袈裟,糴米回家,奉養老母。

3、《遊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

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

臨行前壹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4、《詩經·凱風》

先秦佚名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母氏聖善,我無令人。

爰有寒痊?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譯文:

飄飄和風自南來,吹拂酸棗小樹心。樹心還細太嬌嫩,母親實在很辛勤。

飄飄和風自南來,吹拂酸棗粗枝條。母親明理有美德,我不成器難回報。

寒泉寒泉水清涼,源頭就在那浚土。兒子縱然有七個,母親仍是很勞苦。

小小黃雀宛轉鳴,聲音悠揚真動聽。兒子縱然有七個,不能寬慰慈母心。

5.寫給母親的七言律詩

三.〈紙船〉

-- 寄母親

冰心

我從不肯妄棄了壹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疊成壹只壹只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海裏。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裏,

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

總希望有壹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妳夢見壹只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他無端入夢。

這是妳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他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6.有關母愛的詩句7首,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