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詩人把情感寄托給月亮的詩句

詩人把情感寄托給月亮的詩句

1. 關於月亮的詩句和詩人的情感

關於月亮的詩句和詩人的情感 1. 寫月亮的詩句和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印象中古人的中秋詩詞似乎總與月亮有關的,而月亮情結應該也是中國古文化中對中秋的壹個直接體現了。而說到明月,首先想到的總是李白的那壹輪思鄉之月,就是那首《靜夜思》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老實說,這首詩的意境並不算高,但是千百年來的人們總是喜歡吟這首詩,究其原因,可能也就是因為它闡述了人們在中秋時節最原始的思鄉情感,而且通俗易懂,讀起來也朗朗上口,所以讓人喜歡。據說,曾經有媒體通過投票的方式來選出中國古代的十首最著名的古詩,這壹首《靜夜思》便在其中,可見其魅力。

李白還有好幾首關於明月的詩是非常有名的,比如那首《月下獨酌》(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還有另壹首《關山月》(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這兩首詩都在孤獨中寫就,正因為孤獨,所以只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了,這種孤獨也讓許多遠在異鄉的人們心中有著很大的***鳴,所以也壹向受人喜歡。

除了李白,張九齡的那首《望月懷遠》也是很不錯的壹首中秋詩,尤其首句“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更是讓千載之下的人讀來心為之動,真正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王建有壹首《十五夜望月》,在我覺來其水平也是蠻高的,絕不在李白之下,詩雲: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詩人在萬籟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絲絲寒意,輕輕襲來,不覺浮想聯翩,那廣寒宮中,清冷的露珠壹定也沾濕了桂花樹吧?這樣,“冷露無聲濕桂花”的意境,就顯得更悠遠,更耐人尋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懷人之情,卻是人各不同的。詩人悵然於家人離散因而由月宮的淒涼,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濃摯的。

這首詩意境很美,詩人運用形象的語言,豐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環境氣氛,把讀者帶進壹個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加上壹個唱嘆有神悠然不盡的結尾,將別離思聚的情意,表現得非常委婉動人。

唐詩體現了中國古代詩歌的最高水平,所以唐詩中有關中秋明月的詩中,真正是佳作不斷,幾乎每個著名的詩人都寫過這個主題的,可見中秋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杜甫的名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孟浩然的“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月下有懷》)等,都道出了幾分惆悵或者思鄉之情。

當然同是望月,有的人想的角度就不同,比如李商隱他想到的就是《嫦娥》: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別人都是壹出來就看見了好端端的壹輪圓月,陸龜蒙卻要《中秋待月》:

“轉缺霜輸上轉遲,好風偏似送佳期。簾斜樹隔情無限,燭暗香殘坐不辭。最愛笙調聞北裏,漸看星瀠失南箕。何人為校清涼力,欲減初圓及午時。”

而說到中秋與明月的詞,就不能不說東坡的那首著名的《水調歌頭》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這首詞的流傳程度,可以用“膾炙人口”來形容了。胡仔《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壹出,余詞盡廢。”歷代選蘇軾詞的也總選到這壹首。

這首詞是東坡懷念弟****由時寫的,這在序中有說。這首詞雖然包含人生哲學,然後它是通過壹個完美的文學意境來表現的。我們首先感覺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體會到的是作者豐富的感情,而不是枯燥的說教。同時,詞裏雖有出生與入世的矛盾,情與理的矛盾,但最後還是以理遣情不脫離現實,沒有悲觀失望的消極思想,情緒是健康的。同時,這首詞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所以它成為千百年來人們所贊美的名作。

其他有關中秋的詩詞實在是很多的,因為中秋與明月是屬於天下人所***有,不拘限於壹個地方或者壹個時代,每個時代或者任何壹個地方,都可以***同擁有這輪明月與思念的。正所謂“千裏***嬋娟”嘛。大家有興趣可以多找些出來讀的。

2. 描寫月亮的詩句,並表達了詩人什麽樣的情感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李白.

表達詩人思鄉之情。另外,杜甫的名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孟浩然的“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月下有懷》)等,都道出了詩人幾分惆悵或者思鄉之情。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水調頭》蘇軾

這首詞通過對明月的贊美與向往,表現出詩人積極樂觀的情緒,抒寫了內心的美好情懷。

唯願當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裏。——《把酒問月》李白

表達詩人曠達博大的胸襟和飄逸瀟灑的性格。

3. 十個關於月亮的詩句和思想感情

詠月詩壹般用於表達對親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裏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9.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王昌齡:《出塞》)

11.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2.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13.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的:《山居秋暝》)

14.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15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6.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 《壹剪梅》)

17.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玉階怨〉)

18.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壹尊還酹江月。

(蘇軾 )

19.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杜甫:《月夜》)

20.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李商隱《無題》)

21.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溫庭筠)

22.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4. 月亮的詩句和表達情感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思鄉之情)

2、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豁達從容)

3、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壹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表達人生的滄桑感)

4、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思念愛人)

5、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高潔傲岸,不與世俗同流合汙 )

5. 有關月亮的詩句及其思想感情

首先想到的總是李白的那壹輪思鄉之月,就是那首《靜夜思》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老實說,這首詩的意境並不算高,但是千百年來的人們總是喜歡吟這首詩,究其原因,可能也就是因為它闡述了人們在中秋時節最原始的思鄉情感,而且通俗易懂,讀起來也朗朗上口,所以讓人喜歡。

李白還有好幾首關於明月的詩是非常有名的,比如那首《月下獨酌》(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還有另壹首《關山月》(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這兩首詩都在孤獨中寫就,正因為孤獨,所以只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了,這種孤獨也讓許多遠在異鄉的人們心中有著很大的***鳴,所以也壹向受人喜歡。 除了李白,張九齡的那首《望月懷遠》也是很不錯的壹首中秋詩,尤其首句“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更是讓千載之下的人讀來心為之動,真正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王建有壹首《十五夜望月》,在我覺來其水平也是蠻高的,絕不在李白之下,詩雲: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詩人在萬籟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絲絲寒意,輕輕襲來,不覺浮想聯翩,那廣寒宮中,清冷的露珠壹定也沾濕了桂花樹吧?這樣,“冷露無聲濕桂花”的意境,就顯得更悠遠,更耐人尋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懷人之情,卻是人各不同的。詩人悵然於家人離散因而由月宮的淒涼,引入了入骨的相思。

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濃摯的。 這首詩意境很美,詩人運用形象的語言,豐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環境氣氛,把讀者帶進壹個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加上壹個唱嘆有神悠然不盡的結尾,將別離思聚的情意,表現得非常委婉動人。

杜甫的名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孟浩然的“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月下有懷》)等,都道出了幾分惆悵或者思鄉之情。 當然同是望月,有的人想的角度就不同,比如李商隱他想到的就是《嫦娥》: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別人都是壹出來就看見了好端端的壹輪圓月,陸龜蒙卻要《中秋待月》: “轉缺霜輸上轉遲,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燭暗香殘坐不辭。最愛笙調聞北裏,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欲減初圓及午時。” 而說到中秋與明月的詞,就不能不說東坡的那首著名的《水調歌頭》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這首詞的流傳程度,可以用“膾炙人口”來形容了。

胡仔《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壹出,余詞盡廢。”歷代選蘇軾詞的也總選到這壹首。

這首詞是東坡懷念弟****由時寫的,這在序中有說。這首詞雖然包含人生哲學,然後它是通過壹個完美的文學意境來表現的。

我們首先感覺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體會到的是作者豐富的感情,而不是枯燥的說教。同時,詞裏雖有出生與入世的矛盾,情與理的矛盾,但最後還是以理遣情不脫離現實,沒有悲觀失望的消極思想,情緒是健康的。

同時,這首詞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所以它成為千百年來人們所贊美的名作。

具體的詩就太多了,這裏再例點: 古朗月行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白雲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作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淒愴摧心肝。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壹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 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 月光長照金樽裏。

掛席江上待月有懷李白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郭,青天懸玉鉤。

素華雖可攬,清景不可遊。耿耿金波裏,空瞻鳷鵲樓。

望月有懷李白 清泉映疏松,不知幾千古。寒月搖清波,流光入窗戶。

對此空長吟,思君意何深。無因見安道,興盡愁人心。

雨後望月李白 四郊陰靄散,開戶半蟾生。萬裏舒霜合,壹條江練橫。

出時山眼白,高後海心明。為惜如團扇,長吟到五更。

月杜甫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入河蟾不沒,搗藥兔長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發明。幹戈知滿地,休照國西營。

初月杜甫 光細弦豈上,影斜輪未安。微升古塞外,已隱暮雲端。

河漢不改色,關山空自寒。庭前有白露,暗滿菊花團。

江月杜甫 江月光於水,高樓思殺人。天邊長作客,老去壹沾巾。

玉露團清影,銀河沒半輪。誰家挑錦字,滅燭翠眉顰。

月圓杜甫 孤月當樓滿,寒江動夜扉。委波金不定。

6. 月亮的詩句以及詩人所托負的情感

印象中古人的中秋詩詞似乎總與月亮有關的,而月亮情結應該也是中國古文化中對中秋的壹個直接體現了.而說到明月,首先想到的總是李白的那壹輪思鄉之月,就是那首《靜夜思》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老實說,這首詩的意境並不算高,但是千百年來的人們總是喜歡吟這首詩,究其原因,可能也就是因為它闡述了人們在中秋時節最原始的思鄉情感,而且通俗易懂,讀起來也朗朗上口,所以讓人喜歡.據說,曾經有媒體通過投票的方式來選出中國古代的十首最著名的古詩,這壹首《靜夜思》便在其中,可見其魅力. 李白還有好幾首關於明月的詩是非常有名的,比如那首《月下獨酌》(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還有另壹首《關山月》(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這兩首詩都在孤獨中寫就,正因為孤獨,所以只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了,這種孤獨也讓許多遠在異鄉的人們心中有著很大的***鳴,所以也壹向受人喜歡. 除了李白,張九齡的那首《望月懷遠》也是很不錯的壹首中秋詩,尤其首句“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更是讓千載之下的人讀來心為之動,真正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王建有壹首《十五夜望月》,在我覺來其水平也是蠻高的,絕不在李白之下,詩雲: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詩人在萬籟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絲絲寒意,輕輕襲來,不覺浮想聯翩,那廣寒宮中,清冷的露珠壹定也沾濕了桂花樹吧?這樣,“冷露無聲濕桂花”的意境,就顯得更悠遠,更耐人尋思.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懷人之情,卻是人各不同的.詩人悵然於家人離散因而由月宮的淒涼,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濃摯的. 這首詩意境很美,詩人運用形象的語言,豐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環境氣氛,把讀者帶進壹個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加上壹個唱嘆有神悠然不盡的結尾,將別離思聚的情意,表現得非常委婉動人. 唐詩體現了中國古代詩歌的最高水平,所以唐詩中有關中秋明月的詩中,真正是佳作不斷,幾乎每個著名的詩人都寫過這個主題的,可見中秋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杜甫的名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孟浩然的“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月下有懷》)等,都道出了幾分惆悵或者思鄉之情. 當然同是望月,有的人想的角度就不同,比如李商隱他想到的就是《嫦娥》: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別人都是壹出來就看見了好端端的壹輪圓月,陸龜蒙卻要《中秋待月》: “轉缺霜輸上轉遲,好風偏似送佳期.簾斜樹隔情無限,燭暗香殘坐不辭.最愛笙調聞北裏,漸看星瀠失南箕.何人為校清涼力,欲減初圓及午時.” 而說到中秋與明月的詞,就不能不說東坡的那首著名的《水調歌頭》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這首詞的流傳程度,可以用“膾炙人口”來形容了.胡仔《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壹出,余詞盡廢.”歷代選蘇軾詞的也總選到這壹首. 這首詞是東坡懷念弟****由時寫的,這在序中有說.這首詞雖然包含人生哲學,然後它是通過壹個完美的文學意境來表現的.我們首先感覺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體會到的是作者豐富的感情,而不是枯燥的說教.同時,詞裏雖有出生與入世的矛盾,情與理的矛盾,但最後還是以理遣情不脫離現實,沒有悲觀失望的消極思想,情緒是健康的.同時,這首詞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所以它成為千百年來人們所贊美的名作. 其他有關中秋的詩詞實在是很多的,因為中秋與明月是屬於天下人所***有,不拘限於壹個地方或者壹個時代,每個時代或者任何壹個地方,都可以***同擁有這輪明月與思念的.正所謂“千裏***嬋娟”嘛.大家有興趣可以多找些出來讀的.。

7. 有關月亮的詩句及詩人的情懷

表現出歡和悲的

海上升明月,天涯***此時

對月形單望相護,只羨鴛鴦不羨仙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人逢喜事精神爽 月到中秋分外明

壹愁莫展,青鳥不傳雲外信

兩地分居,明月千裏寄相思

兩地分居,明月千裏寄相思

壹朝聚首,芙蓉帳暖度春宵

兩地分居,明月千裏寄相思

同船***渡,暗倉幽深表情意

兩地分居 明月千裏寄相思

同床異夢 清輝滿地嘲怨偶

兩地分居,明月千裏寄相思

三江並流,清波萬重湧情意

8. 關於月亮的詩句極其思想感情

月的別稱:

因初月如鉤,月亮又稱:銀鉤、玉鉤。

因弦月如弓,月亮又稱:玉弓、弓月。

因滿月如輪如盤如鏡,月亮又稱:金輪、玉輪、銀盤、玉盤、金鏡、玉鏡。

傳說月中有兔和蟾蜍,月亮又稱:玉兔、金蟾、銀蟾、蟾宮。

傳說月中有桂樹,月亮又稱:桂月、桂輪、桂宮、桂魄。

傳說月中有廣寒、清虛兩座宮殿,月亮故稱:廣寒宮、清虛宮。

因傳說為月亮駕車之神名叫望舒,故稱月亮為望舒。

傳說最多、最優美的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據說,射日英雄後羿的妻子嫦娥,因為偷吃了後羿向西王母要來的不死之藥,於是飄飄而上,奔入清冷寂靜的月宮,後成為月宮仙子,與她相伴的還有搗藥的玉兔和伐桂的吳剛,故又稱月亮為嫦娥。

因為人們常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又稱月亮為嬋娟。

此外,月亮還有彎鐮、銀鐮、素魄、凝霜、冰鏡、明鏡、冰輪、夜光、素娥等等許多別稱。

關於月的詩歌:

月夜

唐五代? 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詩是秋天月夜的懷妻之作。亂離中望月懷思,自古皆然。但詩人不寫自己望月懷妻,卻設想妻子望月懷念自己,又以兒女(因為年幼)“未解母親憶長安”之意,襯出妻子“孤獨”淒然,進而盼望聚首相倚,雙照團圓,反映了離亂時代人民的痛苦之情。構思新奇,通俗易懂,章法緊密,寫離情別緒,感人肺腑。

李白:月下獨酌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關山月

唐五代?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關山月》為樂府舊題,主要描寫戍邊戰士思歸之情。李白此詩主旨與前人相同,但在具體描寫中境界則大有開拓。開篇四句以關、山、月這三種主要因素展開蒼莽遼闊的邊塞圖景。中四句由景象過渡到戰事,再由戰事揭示出無人生還之事實,啟開下文。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西。後四句集中寫思歸之苦,突出主題。歷來離人思婦之作甚多,但大多情意纏綿而纖弱,李白此詩則將之糅合於雄闊的背景氛圍之中,便使得情感內涵帶有了悲壯的意味,並展示出渾闊的境界。

中秋月

唐五代? 白居易

萬裏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

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