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詩仙李白五次到訪並留下眾多詩歌,這裏究竟有多少值得打卡的景點

詩仙李白五次到訪並留下眾多詩歌,這裏究竟有多少值得打卡的景點

導讀:

說到中國古詩詞,“詩仙”李白的名字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關於李白的詩歌有太多太多,如果要說他眾多詩歌中的代表作,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最喜愛的壹首,不過當我們仔細回憶起來的時候,會發現詩仙李白的代表,其中不乏以風景為創作題材的,比如《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這些都是我們張口便能背誦的。李白可以說也是壹個“旅行家”,在其二十四歲那年,便離開故鄉而踏上遠遊的征途,再遊成都、峨眉山,然後舟行東下至渝州,更是“仗劍去國,辭親遠遊”。

詩仙李白壹生遊歷過太多的地方,並且創作眾多不朽的詩篇。但是如果說詩仙李白遊歷的眾多地方,哪壹個才是它最愛的地方的話,相信壹時半會都會爭論不休,始終不會有壹個答案。但是在安徽省境內有壹個縣城,壹定是詩仙李白相當熱愛的地方,不然的話,他又怎麽會前後五次到訪,並留下眾多不朽的詩篇呢。這個地方,便是位於安徽省池州市境內的石臺縣。

石臺縣,位於安徽省南部山區,這裏自古以來就是壹處被遺忘的“世外桃源”。因為地處於皖南山區,這裏壹直處於避世的狀態, 歷史 上更是免於戰火的紛爭,時至今日,這裏的生態環境依然保護完好,沒有工業的汙染,依然是最初的模樣,更是在2010年4月,30國駐華大使節遊覽後聯合授予石臺為最值得駐華大使館向世界推薦的“中國原生態最美山鄉”。

詩仙李白對石臺對熱愛,在他的詩歌中表現的淋漓盡致,我們也完全可以追尋著李白詩篇的足跡,把 情感 都寄於山水。那麽石臺縣境內究竟有多少風景值得“詩仙”李白壹而再,再而三,甚至是五次去打卡呢?

風光秀麗秋浦河貫穿整個縣城,成為石臺人的“母親河”,由於杜牧、蕭統等都曾在河邊駐留,特別是李白“五到秋浦”,留下了四十多首瑰麗的詩篇和許多動人的傳說,此河也因此被贊譽為“流淌著詩的河”。古稱“西黃山”,是黃山山脈向西延伸的主體的牯牛降,與著名的黃山、清涼峰同為皖南三座高峰,其山嶽風光秀美綺麗,以雄、奇、險、秀而聞名遐邇。

石臺縣素有溶洞之鄉的美名,見諸地方典籍記載的、有名稱的溶洞,有壹百多個。可以這樣說,到目前為止,蓬萊仙洞是已被發現的溶洞景觀中,最為優秀的代表作,以“山水浮雕、羅紗帳、千佛山、天絲”為代表的四絕更是聲名遠揚。洞全長5000余米的魚龍洞,有清澈的地下河貫穿始終,氣勢磅礴,宏偉壯觀。洞內奇石紛列,形態各異,或如蓮花綻放,或如玉樹臨風,或如眾僧朝聖,或如鐘鼓盤地,極為傳神,明人何尹描繪魚龍洞的詩句最為貼切:“清泉出幽壑,紅日映蒼巖,妙絕魚龍,塵壤別壹天”。

當然,石臺縣境內的風景遠不止這些。截止到目前國家4A級景區有7個,分別是醉山野、仙寓山、魚龍洞、秋浦河、怪潭、蓬萊仙洞、牯牛降風景區,每壹處都值得我們去打卡。也許壹千多年前,詩仙李白並沒有遊歷這所有的風光,但是通過他“五到秋浦”,留下了四十多首瑰麗的詩篇,我們就明白他是有多熱愛這片土地,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