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端午節的詩句小學

端午節的詩句小學

描寫端午節的詩:《已酉端午》、《同州端午》、《端午日》、《和端午》、《午日觀競渡》。

1、《已酉端午》元代: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譯文:己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風大作,暴雨傾盆,壹眼望去,壹片天昏地暗;整個汨羅江上,沒有壹處可以讓人競渡龍舟,借以憑吊遠古英雄屈原的靈魂。

石榴花如火地開著,似乎正在笑話我,我只好自我解嘲道:其實,陶淵明既使不喝酒,也壹樣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今天,我雖無法憑吊屈原,我也壹樣仰慕他。

2、《同州端午》唐代:殷堯藩

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

譯文:白發垂到了肩膀壹尺之長,我離家已經整整三十五個年頭(端午節)了。小孩子見了很高興又很驚訝,卻問哪個方向是故鄉?

3、《端午日》唐代: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譯文:年輕時,每逢佳節,總愛生出許多情感,現在老了,誰還有心思平白無故去感慨萬千;在端陽這天,懶得學人家懸掛艾草和驅邪符的習慣,只祈望壹盞蒲酒,***話天下太平。

鬢發是壹天比壹天增加了銀白,石榴花如紅錦般射目,年年應節而開;可嘆在歲月面前,聖賢也罷蠢人也罷都是瞬息過客,誰知道有幾人湮沒無聞,有幾人名垂青史呢。

4、《和端午》宋代: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壹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譯文:龍舟競賽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壹去千載哪裏還能回還啊?國破身死現在還能有什麽呢?唉!只留下千古絕唱之離騷在人世間了!

5、《午日觀競渡》明代:邊貢

***駭群龍水上遊,不知原是木蘭舟。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譯文:在端午節這天,圍在岸上的人們,驚怕地觀看著群龍在水上嬉戲,不知道原來這是裝飾成龍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獵獵作響震紀空中翻飛,敲響的鑼鼓喧鬧,清清的水流。

從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國的風俗至今仍存。閑暇的日子正適合在江亭喝酒聚會,誦讀《離騷》,哪覺得其中的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