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有關於三大古樓的詩句

有關於三大古樓的詩句

1.關於三大明樓詩詞的名句

樓主有錯別字,“明”應作“名”。

黃鶴樓 黃鶴樓⑴送孟浩然⑵之⑶廣陵⑷ 李 白 故人⑸西辭黃鶴樓,煙花⑹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⑺,唯見⑻長江天際⑼流。

滕王閣 滕王閣 東坡書滕王閣序(局部)唐 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登豫章郡南樓 唐 張九齡 閉閣幸無事,登樓聊永日。 去霞千裏開,洲渚萬形出。

淡淡澄江漫,飛飛度鳥集。 邑人半艫艦,津樹多楓橘。

感別時已屢,憑眺情非壹。 遠懷不我同,孤興與誰悉。

平生本單緒,邂逅承優秩。 謬忝為邦寄,多慚理人術。

駑鈍雖自勉,倉廩素非實。 陳力倘無效,謝病從芝術。

登城樓望西山作 唐 張九齡 城樓枕南浦,日夕顧西山。 宛宛鸞鶴處,高高煙霧間。

仙井今猶在,洪崖久不在。 金編莫我授,羽駕亦難攀。

檐際千峰出,遊思遍人寰。 勿復塵埃事,歸來且閉關。

滕王閣 唐 杜牧 滕閣中春綺席開, 柘枝蠻鼓殷情雷. 垂樓萬幕青雲合, 破浪千帆陣馬來. 未掘雙龍牛鬥氣, 高懸壹榻棟梁材. 連越控巴知何事, 珠翠沈檀處處催. 鐘陵餞送 唐 白居易 翠幕紅筵高在雲, 歌聲壹曲萬家聞. 路人指點滕王閣, 看送忠州白使君. 滕王閣 宋 王安石 白浪翻江無已時, 陳蕃徐孺去何之? 愁來徑上滕王閣, 覆取文公壹片碑. 題滕王閣 宋 蘇轍 客從筠溪來,奇側舟壹葉。 忽觀章貢餘,晃蕩天水接。

霜風出洲渚,草木見毫末。 氣奔西山浮,聲動古今業。

樓觀卻相倚,山川互開闔。 心驚魚鳥會,目送鳧雁滅。

遙觀客帆久,更悟江流闊。 使君東魯儒,府有徐孺榻。

高談對賓旅,確論精到骨。 余思屬洲山,登臨寄遺堞。

驕王應笑滕,狂客亦憐勃。 萬錢罄壹飯,千金買豐碣。

毫氣相淩蕩,俳語終倉卒。 事往空長江,人來逐飛楫。

和篇亦無陋,抱恨費彈壓。 但當倒瓶罌,壹醉滄江月。

登 滕 王 閣 宋 蘇軾 坐久淡無慮,悠然片月生。 疏星集漁火,繁露濕江城。

向夕橫燕望,今宵習楚聲。 因憐竹枝好,翻作豫章行。

滕王閣感懷 宋 王安國 滕王平日好追遊,高閣魏然枕碧流。 勝地幾經興廢事,夕陽偏照古今愁。

城中樹密千家市,天際人歸壹葉舟。 極目煙波吟不盡,西山重叠亂雲浮。

和秀野劉丈寄示南昌諸詩 宋 朱熹 滕王閣下水初生, 聞道登臨復快晴. 帝子豈知陳跡在, 長江肯趁曲池平. 山楹雨罷珠簾卷, 檐鐸風驚玉配鳴. 滿眼悲秋今古恨, 人生辛苦竟何成! >賦滕王閣 宋 辛棄疾 高閣臨江渚, 訪層城,空余舊跡,暗然懷古. 畫棟珠簾當日事,不見朝雲暮雨. 但遣意西山南浦. 天宇修眉浮新綠,映悠悠潭影長如故. 空有恨,奈何許! 王郎健筆誇翹楚. 到如今,落霞孤鶩,競傳佳句. 物換星移知幾度?夢想珠簾歌舞. 為徙倚,闌幹凝佇. 目斷平蕪蒼波晚,快江風壹瞬澄襟暑. 誰***飲?有詩侶. 長壽樂 宋 李清照 南昌生日 微寒應候。 望日邊六葉,階蓂初秀。

愛景欲掛扶桑,漏殘銀箭,杓回搖鬥。 慶高閎此際,掌上壹顆明珠剖。

有令容淑質,歸逢佳偶。 到如今,晝錦滿堂貴胄。

榮耀,文步紫禁,壹壹金章綠綬。 更值棠棣連陰,虎符熊軾,夾河分守。

況青雲咫尺,朝暮入承明後。 看彩衣爭獻,蘭羞玉酎。

祝千齡,借指松椿比壽。 滕王閣 宋 文天祥 五雲窗戶瞰滄浪, 猶聞唐人翰墨香. 日月四時黃道闊, 江山壹片畫圖長. 回風何處搏雙雁, 凍雨誰人駕獨航. 回首十年此漂泊, 閣前新柳已成行. 滕王閣次韻劉允叔 宋 戴復古 消遣客懷尋勝事,酒杯詩卷得同攜. 當年傑閣棲龍子,今日空梁落燕泥. 斜照浴紅秋水上,好山橫碧畫欄西. 幾人登覽皆磨滅,惟有前峰壓不底. >登滕王閣 宋 吳潛 萬裏西風,吹我上滕王高閣. 正檻外,西山雲漲,章江濤作. 何處征帆林杪去,有時野鳥沙邊落. 近簾鉤,暮雨掩空來,今猶昨. 秋漸緊,添離索.天正遠,傷漂泊. 嘆十年心事,休休莫莫. 歲月無多人易老,乾坤雖大愁難著. 向黃昏,斷送客魂銷,城頭角. 滕 王 閣 王英 連城高閣起崔嵬,帝子曾經歌舞來。

四面簾櫳開晴霧,半空簫鼓隱春雷。 緱山謾說乘龍去,遼海徒聞化鶴回。

惟有三王遺刻在,年年風雨長莓苔。 滕 王 閣 宗必經 高閣連城十二欄,西風領客***躋攀。

半簾煙雨長江外,千裏湖山咫尺間。 雁帶秋聲歸別浦,鶯分春色過巴山。

當年蛺蝶知誰畫,壹夢莊周去不還。 滕 王 閣 虞集 天寒江閣立蒼茫,百尺欄桿迤夕陽。

歲久魚龍非故物,春深蛺蝶是何王? 帆檣星鬥通南極,車蓋風雲擁豫章。 燈火夜歸湖上雨,隔鄰呼酒說幹將。

題 滕 王 閣 虞集 豫章城上滕王閣,不見鳴鑾佩玉聲。 惟有當時簾外有,夜深依舊照江城。

滕王閣 虞集 危樓百尺倚欄桿,滿目江山不厭看. 空翠遠凝江樹小,落霞飛送酒杯寬. 千年劍氣沖牛鬥,半夜天香下廣寒. 我欲乘鸞朝帝闕,五雲深處是長安. 滕 王 閣 王慎中 前王歡賞地,棟宇已成空。 惟有西山色,還將舊日同。

夷猶臨短檻,感嘆對長風。 世事匆匆裏,江流自向東。

滕 王 閣 李東陽 滕王高閣罷崔嵬,誰築西江。

2.關於三大明樓詩詞的名句

樓主有錯別字,“明”應作“名”。

黃鶴樓 黃鶴樓⑴送孟浩然⑵之⑶廣陵⑷ 李 白 故人⑸西辭黃鶴樓,煙花⑹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⑺,唯見⑻長江天際⑼流。

滕王閣 滕王閣 東坡書滕王閣序(局部)唐 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登豫章郡南樓 唐 張九齡 閉閣幸無事,登樓聊永日。 去霞千裏開,洲渚萬形出。

淡淡澄江漫,飛飛度鳥集。 邑人半艫艦,津樹多楓橘。

感別時已屢,憑眺情非壹。 遠懷不我同,孤興與誰悉。

平生本單緒,邂逅承優秩。 謬忝為邦寄,多慚理人術。

駑鈍雖自勉,倉廩素非實。 陳力倘無效,謝病從芝術。

登城樓望西山作 唐 張九齡 城樓枕南浦,日夕顧西山。 宛宛鸞鶴處,高高煙霧間。

仙井今猶在,洪崖久不在。 金編莫我授,羽駕亦難攀。

檐際千峰出,遊思遍人寰。 勿復塵埃事,歸來且閉關。

滕王閣 唐 杜牧 滕閣中春綺席開, 柘枝蠻鼓殷情雷. 垂樓萬幕青雲合, 破浪千帆陣馬來. 未掘雙龍牛鬥氣, 高懸壹榻棟梁材. 連越控巴知何事, 珠翠沈檀處處催. 鐘陵餞送 唐 白居易 翠幕紅筵高在雲, 歌聲壹曲萬家聞. 路人指點滕王閣, 看送忠州白使君. 滕王閣 宋 王安石 白浪翻江無已時, 陳蕃徐孺去何之? 愁來徑上滕王閣, 覆取文公壹片碑. 題滕王閣 宋 蘇轍 客從筠溪來,奇側舟壹葉。 忽觀章貢餘,晃蕩天水接。

霜風出洲渚,草木見毫末。 氣奔西山浮,聲動古今業。

樓觀卻相倚,山川互開闔。 心驚魚鳥會,目送鳧雁滅。

遙觀客帆久,更悟江流闊。 使君東魯儒,府有徐孺榻。

高談對賓旅,確論精到骨。 余思屬洲山,登臨寄遺堞。

驕王應笑滕,狂客亦憐勃。 萬錢罄壹飯,千金買豐碣。

毫氣相淩蕩,俳語終倉卒。 事往空長江,人來逐飛楫。

和篇亦無陋,抱恨費彈壓。 但當倒瓶罌,壹醉滄江月。

登 滕 王 閣 宋 蘇軾 坐久淡無慮,悠然片月生。 疏星集漁火,繁露濕江城。

向夕橫燕望,今宵習楚聲。 因憐竹枝好,翻作豫章行。

滕王閣感懷 宋 王安國 滕王平日好追遊,高閣魏然枕碧流。 勝地幾經興廢事,夕陽偏照古今愁。

城中樹密千家市,天際人歸壹葉舟。 極目煙波吟不盡,西山重叠亂雲浮。

和秀野劉丈寄示南昌諸詩 宋 朱熹 滕王閣下水初生, 聞道登臨復快晴. 帝子豈知陳跡在, 長江肯趁曲池平. 山楹雨罷珠簾卷, 檐鐸風驚玉配鳴. 滿眼悲秋今古恨, 人生辛苦竟何成! >賦滕王閣 宋 辛棄疾 高閣臨江渚, 訪層城,空余舊跡,暗然懷古. 畫棟珠簾當日事,不見朝雲暮雨. 但遣意西山南浦. 天宇修眉浮新綠,映悠悠潭影長如故. 空有恨,奈何許! 王郎健筆誇翹楚. 到如今,落霞孤鶩,競傳佳句. 物換星移知幾度?夢想珠簾歌舞. 為徙倚,闌幹凝佇. 目斷平蕪蒼波晚,快江風壹瞬澄襟暑. 誰***飲?有詩侶. 長壽樂 宋 李清照 南昌生日 微寒應候。 望日邊六葉,階蓂初秀。

愛景欲掛扶桑,漏殘銀箭,杓回搖鬥。 慶高閎此際,掌上壹顆明珠剖。

有令容淑質,歸逢佳偶。 到如今,晝錦滿堂貴胄。

榮耀,文步紫禁,壹壹金章綠綬。 更值棠棣連陰,虎符熊軾,夾河分守。

況青雲咫尺,朝暮入承明後。 看彩衣爭獻,蘭羞玉酎。

祝千齡,借指松椿比壽。 滕王閣 宋 文天祥 五雲窗戶瞰滄浪, 猶聞唐人翰墨香. 日月四時黃道闊, 江山壹片畫圖長. 回風何處搏雙雁, 凍雨誰人駕獨航. 回首十年此漂泊, 閣前新柳已成行. 滕王閣次韻劉允叔 宋 戴復古 消遣客懷尋勝事,酒杯詩卷得同攜. 當年傑閣棲龍子,今日空梁落燕泥. 斜照浴紅秋水上,好山橫碧畫欄西. 幾人登覽皆磨滅,惟有前峰壓不底. >登滕王閣 宋 吳潛 萬裏西風,吹我上滕王高閣. 正檻外,西山雲漲,章江濤作. 何處征帆林杪去,有時野鳥沙邊落. 近簾鉤,暮雨掩空來,今猶昨. 秋漸緊,添離索.天正遠,傷漂泊. 嘆十年心事,休休莫莫. 歲月無多人易老,乾坤雖大愁難著. 向黃昏,斷送客魂銷,城頭角. 滕 王 閣 王英 連城高閣起崔嵬,帝子曾經歌舞來。

四面簾櫳開晴霧,半空簫鼓隱春雷。 緱山謾說乘龍去,遼海徒聞化鶴回。

惟有三王遺刻在,年年風雨長莓苔。 滕 王 閣 宗必經 高閣連城十二欄,西風領客***躋攀。

半簾煙雨長江外,千裏湖山咫尺間。 雁帶秋聲歸別浦,鶯分春色過巴山。

當年蛺蝶知誰畫,壹夢莊周去不還。 滕 王 閣 虞集 天寒江閣立蒼茫,百尺欄桿迤夕陽。

歲久魚龍非故物,春深蛺蝶是何王? 帆檣星鬥通南極,車蓋風雲擁豫章。 燈火夜歸湖上雨,隔鄰呼酒說幹將。

題 滕 王 閣 虞集 豫章城上滕王閣,不見鳴鑾佩玉聲。 惟有當時簾外有,夜深依舊照江城。

滕王閣 虞集 危樓百尺倚欄桿,滿目江山不厭看. 空翠遠凝江樹小,落霞飛送酒杯寬. 千年劍氣沖牛鬥,半夜天香下廣寒. 我欲乘鸞朝帝闕,五雲深處是長安. 滕 王 閣 王慎中 前王歡賞地,棟宇已成空。 惟有西山色,還將舊日同。

夷猶臨短檻,感嘆對長風。 世事匆匆裏,江流自向東。

滕 王 閣 李東陽 滕王高閣罷崔嵬,誰築西江第壹臺! 雲雨不收歌舞地,文章空嘆古今才。 豐城夜氣聞龍起,彭蠡秋風送雁來。

幾欲乘槎問牛鬥,不知平地有三臺? 滕 王 閣 李夢陽 陽浦通新霧,陰城帶古樓。 君王罷歌舞,棟雨白雲留。

草色歲年換,客心。

3.描寫江南三大名樓的詩句有哪些

1、《黃鶴樓》

唐代: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譯文:過去的仙人已經駕著黃鶴飛走了,這裏只留下壹座空蕩蕩的黃鶴樓。黃鶴壹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悠悠的白雲陽光照耀下的漢陽樹木清晰可見,鸚鵡洲上有壹片碧綠的芳草覆蓋。天色已晚,眺望遠方,故鄉在哪兒呢?眼前只見壹片霧靄籠罩江面,給人帶來深深的愁緒。

2、《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譯文: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遊。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壹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3、《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唐代:李白

壹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譯文:壹旦成為貶滴之人,就像賈誼到了長沙,日日西望,望不見長安,也望不見家。黃鶴樓上傳來了壹聲聲《梅花落》的笛聲,使這五月的江城又見到紛落的梅花。

4、《登嶽陽樓》

唐代: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壹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譯文:以前的日子就聽說洞庭湖波瀾壯闊,今日如願終於登上嶽陽樓。浩瀚的湖水把吳楚兩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親朋好友們音信全無,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處漂流。北方邊關戰事又起,我倚著欄桿遠望淚流滿面。

5、《與夏十二登嶽陽樓》

唐代:李白

樓觀嶽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譯文:登上嶽陽樓覽盡四周風光,江水遼遠通向開闊的洞庭。 看見大雁南飛引起我憂愁之心,遠處的山峰又銜來壹輪好月。 在高入雲間的樓上下榻設席,在天上傳杯飲酒。 醉酒之後興起了涼風,吹得衣袖隨風舞動我們隨之而回。

4.寫古樓的詩句

《銅雀臺賦》是三國魏時期曹植(193-232)在鄴城(今河北臨漳境內)銅雀臺落成時所作,為漢賦中的經典作品,文辭華美,想象豐富。建安十五年(210),曹操擊敗袁紹及其三子,並北征烏桓,平定北方。於是在鄴建都,於漳河畔大興土木修建銅雀臺,高10丈,分3臺,各相距60步遠,中間各架飛橋相連。銅雀臺建成後,曹操召集文武在臺前舉行比武大會,又命自己的幾個兒子登臺作賦。其中曹植下筆成章,做出這部作品。曹操讀後大為贊賞,封其為平原侯,並勉勵說:“吾昔為頓丘令,正值二十初度,思當時所行,無愧於今。今汝已長成,可不勉哉!”

從明後以嬉遊兮,登層臺以娛情。見太府之廣開兮,觀聖德之所營。建高門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立中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臨漳水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立雙臺於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連二橋於東西兮,若長空之蝦蠑。俯皇都之宏麗兮,瞰雲霞之浮動。欣群才之來萃兮,協飛熊之吉夢。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天雲垣其既立兮,家願得而獲逞。揚仁化於宇內兮,盡肅恭於上京。惟桓文之為盛兮,豈足方乎聖明!休矣美矣!惠澤遠揚。翼佐我皇家兮,寧彼四方。同天地之規量兮,齊日月之暉光。永貴尊而無極兮,等君壽於東皇。禦龍旗以遨遊兮,回鸞駕而周章。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願斯臺之永固兮,樂終古而未央。

古韻國學2/《蘭亭集序》/王羲之

《蘭亭集序》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序》、《臨河序》、《禊序》和《禊貼》。東晉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41位軍政高官,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禊”,會上各人做詩,王羲之為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蘭亭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對於生死無常的感慨,優美流暢,疏朗簡凈,韻味深長,且其造語玲瓏剔透,瑯瑯上口。又因為書法精彩,後世稱“天下第壹行書”。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壹觴壹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壹世。或取諸懷抱,悟言壹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

5.我國著名三大名樓的相關詩句

1、武漢黃鶴樓: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李白出蜀壯遊期間的作品。李白是壹位熱愛自然、喜歡交友的詩人,他“壹生好入名山遊”,在漫遊和飄泊中走完了自己的壹生,足跡遍布中原內外,留下了許多歌詠自然美、歌頌友情的作品。

2、南昌滕王閣:

鐘陵餞送

翠幕紅筵高在雲,歌鐘壹曲萬家聞。

路人指點滕王閣,看送忠州白使君。

公元818年(唐元和十三年),白居易結束了3年被貶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司馬的生活,朝廷任命他為忠州刺史。在即將赴四川忠縣時來到南昌,與朋友告別,友人在滕王閣上為他送行,安排了歌舞宴樂。過往路人也在指指點點,觀看餞送場面。

這首詩用倒敘手法,先寫宴會場面之華麗、歌聲之悠遠,末句點山是為了歡送自居易。可見當時他已經是眾人矚目的名人。

3、湖南嶽陽樓:

《嶽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範仲淹於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為重修嶽陽樓而創作的壹篇散文。

這篇文章通過寫嶽陽樓的景色,以及陰雨和晴朗時帶給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達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愛民情懷。

文章超越了單純寫山水樓觀的狹境,將自然界的晦明變化、風雨陰晴和“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結合起來寫,從而將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縱議政治理想方面,擴大了文章的境界。

擴展資料:

江南三大名樓指的是: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湖南嶽陽的嶽陽樓。作為中國古代中華民族傳統建築藝術獨特風格和輝煌成就的傑出代表,象征著中華文明五千年積澱的文化、藝術和傳統。亦被文人雅士所稱頌。

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於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由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修建,屬於中國古代皇家歌舞樓閣,後因初唐詩人王勃的《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而名揚天下,存世千年。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蛇山峰嶺之上,始建於三國時代東吳黃武二年,國家5A級旅遊景區。因唐朝詩人李白“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的千古絕句,名揚四海。

嶽陽樓,位於湖南省嶽陽市的西門城頭、緊靠洞庭湖畔,始建於三國東吳時期。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之譽,因北宋範仲淹膾炙人口的《嶽陽樓記》而著稱於世。

百度百科-滕王閣

百度百科-嶽陽樓

百度百科-黃鶴樓

6.中國四大古樓的 詩句

所謂四大古樓是否是江南四大名樓,江西滕王閣、武漢黃鶴樓、湖南嶽陽樓、安徽宣城謝脁樓?

若是則古時贊美詩句甚多。還有壹種說法是 南京閱江樓 也是江南四大名樓 不是安徽謝朓樓

這裏有王勃寫的壹首詩贊美滕王閣的《滕王閣序》

滕王高閣臨江渚,

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

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雲潭影日悠悠,

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空自流。

7.中國三大名樓的名字和詩句

中國三大名樓是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湖南嶽陽的嶽陽樓。

壹、滕王閣及有關詩句1、介紹 滕王閣,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贛江之濱,是中國古代皇家樓閣,建築藝術獨特風格和輝煌成就的傑出代表。自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建成之後,歷經磨難。

在建閣至今的1300多年中屢毀屢建,而每次重修,不但都能夠再現古閣的風姿,而且規模也是越建越大。1926年滕王閣最後壹次被毀於北洋軍閥鄧如琢手中。

1983年10月1日,正式開始了第29次滕王閣的重修工作,1989年落成。新閣***9層,高57.5米,是壹座大型的仿宋建築,也是江南三大名樓中最高的樓閣。

2、有關詩句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唐代王勃《滕王閣序》(日落時天上的晚霞色彩不斷變幻,壹只孤獨野鴨的緩緩飛過。)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唐代王勃《滕王閣詩》(昔日遊賞於高閣中的滕王如今無處可覓,只有那欄桿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遠方奔流。)

向黃昏、斷送客魂消,城頭角。 ——宋代吳潛《滿江紅·豫章滕王閣》(天地之大,卻沒有我落腳之地。)

二、黃鶴樓及有關詩句1、介紹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東吳奪回荊州之後(公元223年)。最初建樓的目的是東吳為了防禦蜀漢劉備的來犯,作為觀察瞭望之用。

黃鶴樓在歷史上就是文人墨客匯聚的場所,並留下很多不朽名篇。2、有關詩句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唐代崔顥《黃鶴樓》(漢陽晴川閣的碧樹歷歷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鸚鵡洲。)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唐代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友人在黃鶴樓與我辭別,在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遊。) 三、嶽陽樓及有關詩句1、介紹 唐代開元四年(公元716年),中書令張說遭貶,謫戍嶽州(今嶽陽市)。

次年,張說便在魯肅的閱軍樓舊址上重建了壹座樓閣,並正式定名為嶽陽樓。北宋慶歷四年(公元1044年),大臣滕子京受排擠,被貶嶽州後,重修了嶽陽樓。

建成後,滕子京請當時的名臣、大文學家範仲淹寫下了壹篇膾炙人口的《嶽陽 樓記》。2、有關詩句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宋代範仲淹《嶽陽樓記》(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唐代杜甫《登嶽陽樓》(浩瀚的湖水把吳楚兩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擴展資料 三大名樓的總體外觀 壹、滕王閣 滕王閣主體建築凈高57.5米,建築面積13000平方米。

其下部為象征古城墻的12米高臺座,分為兩級。臺座以上的主閣取“明三暗七”格式,即從外面看是三層帶回廊建築,而內部卻有七層,就是三個明層,三個暗層,加屋頂中的設備層。

新閣的瓦件全部采用宜興產碧色琉璃瓦。正脊鴟吻為仿宋特制,高達3.5米。

勾頭、滴水均特制瓦當,勾頭為“滕閣秋風”四字,而滴水為“孤鶩”圖案。臺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兩個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風雨橋。

二、黃鶴樓 黃鶴樓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頂,以清代“同治樓”為原型設計,京廣鐵路的列車從樓下呼嘯而過。樓高5層,總高度51.4米,建築面積3219平方米。

黃鶴樓內部由72根圓柱支撐,外部有60個翹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萬塊黃色琉璃瓦覆蓋構建而成。黃鶴樓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壹批輔助建築,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

主樓周圍還建有白雲閣、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築。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散發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

它與蛇山腳下的武漢長江大橋交相輝映;登樓遠眺,武漢三鎮的風光盡收眼底。三、嶽陽樓 嶽陽樓主樓高19.42米,進深14.54米,寬17.42米,為三層、四柱、飛檐、盔頂、純木結構。

樓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貫樓頂,周圍繞以廊、枋、椽、檁互相榫合,結為整體。嶽陽樓作為三大名樓中唯壹保持原貌的古建築,其獨特的盔頂結構,更是體現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設計和技能。

百度百科-江南三大名樓。

8.中國四大古樓有關詩詞

孫冉翁大觀樓長聯

五百裏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州,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萍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孤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註到心頭,把酒淩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壹枕清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