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懷古》 金 陵 懷 古
輦路江楓暗,宮庭野草春。傷心庾開府,老作北朝臣。
金陵從三國吳起,先後為六朝國都,是歷代詩人詠史的重要題材。司空曙的這首《金陵懷古》,選材典型,用事精工,別具匠心。
前兩句寫實。作者就眼前所見,選擇兩件典型的景物加以描繪,著墨不多,而能把古都金陵衰敗荒涼的景象,表現得很具體,很鮮明。輦路即皇帝乘車經過的道路。想當年,皇帝出遊,旌旗如林,鼓樂喧天,前呼後擁,應是無比威風。此時這景象已不復存在,只有道旁那飽覽人世滄桑的江楓,長得又高又大,遮天蔽日,投下濃密的陰影,使荒蕪的輦路更顯得幽暗陰森。“江楓暗”的“暗”字,既是寫實,又透露出此刻作者心情的沈重。是通感,又是雙關,畫龍點睛。
沿著這條路走去,就可看到殘存的壹些六朝宮苑建築了。“臺城六代競豪華”,昔日的宮庭,珠光寶氣,金碧輝煌,壹派顯赫繁華,更不用說到了飛紅點翠、鶯歌燕舞的春天。現在這裏卻壹片淒清冷落,只有那野草到處滋生,長得蓬蓬勃勃,好像整個宮庭都成了它們的世界。“野草春”,這“春”字既點時令,又著意表示,點綴春光的唯有這萋萋野草而已。這兩句對偶整齊,輦路、宮庭與江楓、野草形成強烈對照,啟發讀者將它的現狀與歷史作比較,其盛衰興亡之感自然寄寓於其中。
接下去,筆鋒壹轉,運實入虛,別出心裁地用典故抒 *** 懷。典故用得自然、恰當,蘊含豐富,耐人尋味。
先說自然。庾開府即庾信,因曾官開府儀同三司,故稱。庾信是梁朝著名詩人,早年在金陵做官,和父親庾肩吾壹起,深受梁武帝賞識,所謂“父子東宮,出入禁闥,恩禮莫與比隆”。詩人從輦路、宮庭著筆來懷古,當然很容易聯想到庾信,它與作者的眼前情景相接相合,所以是自然的。
再說恰當。庾信出使北朝西魏期間,梁為西魏所亡,遂被強留長安。北周代魏後,他又被迫仕於周,壹直留在北朝,最後死於隋文帝開皇元年。他經歷了北朝幾次政權的交替,又目睹南朝最後兩個王朝的覆滅,其身世是最能反映那個時代的動亂變化的。再說他長期羈旅北地,常常想念故國和家鄉,其詩賦多有“鄉關之思”,著名的《哀江南賦》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詩人的身世和庾信有某些相似之處。他經歷過“安史之亂”,親眼看到大唐帝國從繁榮的頂峰上跌落下來。安史亂時,他曾遠離家鄉,避難南方,亂平後壹時還未能回到長安,思鄉之情甚切。所以,詩人用庾信的典故,既感傷歷史上六朝的興亡變化,又藉以寄寓對唐朝衰微的感嘆,更包含有他自己的故園之思、身世之感在內,確是貼切工穩,含蘊豐富。“傷心”二字,下得沈重,值得玩味。庾信曾作《傷心賦》壹篇,傷子死,悼國亡,哀婉動人,自雲:“既傷即事,追悼前亡,惟覺傷心……”以“傷心”冠其名上,自然貼切,而這不僅概括了庾信的生平遭際,也寄托了作者對這位前輩詩人的深厚同情,更是他此時此地悲涼心情的自白。
這首詩寥寥二十字,包蘊豐富,感慨深沈,情與景、古與今、物與我渾然壹體,不失為詠史詩的佳作。
桂枝香 金陵懷古 賞析畫圖難足:無法用繪畫來描述的。表示景色、景致等美麗非常。
漫嗟榮辱:空發興亡感慨
《桂枝香.金陵懷古》可能是王安石治平四年(1067)出知江寧府時所作。據《歷代詩余》引《古今詞話》說,當時有三十多人用此調寫金陵懷古詞,“惟王介甫為絕唱。”
首先,這首詞寫景奇偉壯麗,氣象開闊綿邈,充分顯示出作者立足之高、胸襟之廣。開頭三句是泛寫,寥寥數語即交代清楚時令、地點、天氣,並把全詞置於壹個憑欄遠眺的角度,壹片秋色肅殺的氣氛之中,氣勢已是不凡。以下“千裏澄江似練”寫水,“翠峰如簇”寫山,從總體上寫金陵的山川形勢,更給全詞描繪出壹個廣闊的背景。“征帆”二句是在此背景之下對景物的具體描寫。在滔滔千裏的江面之上,無數征帆於落日余暉中匆匆駛去。這景色,與“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秦觀《滿庭芳》)相比,雖遼闊者同,然而,前者壯麗,後者淒清,風格迥異。而長江兩岸眾多參差的酒旗背著西風飄蕩,與杜牧的“水村山郭酒旗風”相比,濃烈與俊爽之差別則顯而易見。至於“彩舟雲淡,星河鷺起”,如同電影鏡頭的進壹步推開,隨著征帆漸漸遠去,詞人的視野也隨之擴大,竟至把水天上下融為壹體,在壹個更加廣漠的空間寫出長江的萬千儀態。遠去的征帆象是漂漾在淡淡的白雲裏,飛舞的白鷺如同從銀河上驚起。讀到這裏,不禁使人想起王勃的《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壹為千古傳誦的駢文警句,壹為前所未有的詞中創境,實在是異曲而同工。
此詞景物有實有虛,色彩有濃有淡,遠近交錯,虛實結合,濃淡相宜,構成壹幅巧奪天工的金陵風景圖。其曠遠、清新的境界,雄健、壯闊的風格,是那些“小園香徑”、“殘月落花”之作所無可比擬的。
其次,立意新穎,高瞻遠矚,表現出壹個清醒的政治家的真知灼見。《桂枝香》下片所發的議論,絕不是慨嘆個人的悲歡離合、閑愁哀怨,而是反映了他對國家民族命運前途的關註和焦急心情。前三句“念往昔豪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所念者,是揭露以金陵建都的六朝統治者,利用江南秀麗山川,豪華競逐,荒淫誤國;所嘆者,是鄙夷他們到頭來演出了壹幕又壹幕“門外樓頭”式的悲劇,實在是既可悲又可恨。“千古憑高”二句則是批判千古以來文人騷客面對金陵山川只知慨嘆朝代的興亡,未能跳出榮辱的小圈子,站不到應有的高度,也就很難從六朝的相繼覆滅中引出歷史的教訓。而現在,六朝舊事隨著流水逝去了,眼前只剩下幾縷寒煙籠罩著的毫無生機的衰草。這“寒煙衰草凝綠”顯然流露出作者對北宋王朝不能勵精圖治的不滿情緒。全詞重點在結句:“至今商女,時時猶唱, *** 遺曲。”所謂“ *** 遺曲”,是陳後主所制艷曲《玉樹 *** 花》。此意唐人杜牧也寫過:“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 *** 花。”然而,作者不似杜牧那樣去責怪商女無知,而是指桑罵槐,意在言外:歌妓們至今還唱著亡國之音,正是因為當權者沈緬酒色,醉生夢死。然而,“玉樹 *** 花,花開不復久”,如再不改弦易轍,采取富國強兵的措施,必然如六朝壹樣悲恨相續。此結句無異於對北宋當局的警告。有人說,張升的《離亭燕》是王安石《桂枝香》所本。如果從語言、句法來看,王詞確受張詞影響不小。然而,張升對六朝的興亡只是壹種消極的傷感:“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兩詞的思想境界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第三,章法上講究起承轉合,層次井然,極類散文的寫法。上片首句“登臨送目”四字籠罩全篇,壹篇從此生發。次句“故國”二字點明金陵,為下片懷古議論埋下伏筆。以下寫景先從總體寫起,接著是近景,遠景,最後以“畫圖難足”收住。既總結了以上寫景,又很自然地轉入下片議論。安排十分妥貼、自然。下片拓開壹層大發議論:金陵如此壯麗,然而它正是六朝相繼滅亡的歷史見證。“念往昔”三句表明了對六朝興亡的態度,“千古憑高”二句寫出了對歷來憑吊金陵之作的看法。以下即轉入現實,結句又回到今天。首尾圓合,結構謹嚴,逐層展開,絲絲入扣。詞有以景結,如晏殊的《踏莎行》:“壹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寫的是莫名其妙的春愁;有以情結,如柳永的《鳳棲梧》:“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表現的是專壹誠摯的愛情。而《桂枝香》卻以議論作結,其中寄托著作者對重大的現實政治問題的看法。《桂枝香》在章法結構方面的這些特色,反映了詞的發展在進入慢詞之後,以散文入詞出現的特點。
第四,用典貼切自然。“千裏澄江似練”乃化用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句:“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星河鷺起”用的是李白《登金陵鳳凰臺》:“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詩意。“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用的是隋滅陳的典故:當隋朝大將韓擒虎兵臨城下時,全無心肝的陳後主還正在和寵妃張麗華歌舞作樂。杜牧《臺城曲》曾詠此事:“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而王安石巧妙地只借用“門外樓頭”四個字,“門外”言大軍壓境,“樓頭”說荒淫 *** ,就極其精煉而又形象地表現了六朝的覆滅。“悲恨相續”四個字則給南朝的歷史作了總結。結句化用杜牧《泊秦淮》詩句,但賦予了它更為深刻、精辟的思想內容。短短的壹首詞而四用典,在王安石之前實不多見。
王安石的這首《桂枝香》的內容是金陵懷古。上闋寫景。“澄江”、“翠峰”、“征帆”、“酒旗”、“彩舟”、“鷺起”,構成壹幅雄偉壯麗的金陵晚秋圖。下闋通過懷古,揭露了六朝統治階級“繁華競逐”的奢侈生活。結句“至今商女,時時猶唱,《 *** 》遺曲”則是對當道者的警醒。這首詞語言蒼勁,意境開闊,擺脫了當時綺靡詞風的影響。在藝術風格上擺脫纖細、綺靡的詞風,“壹掃五代舊習”,有著極大的獨創性;在意趣和識度上,壹反千古謾嗟榮辱的悲嘆,站得高,看得遠,隱喻現實,寄興遙深,所以被推為金陵懷古詞的絕唱。難怪蘇軾見了,贊嘆“此老乃野狐精也。”
王矽的金陵懷古首聯在全詩中的作用首聯破題,兼點時、地。為排解鄉思而“訪古”,但往事如煙,相隔久遠,難以追尋。獨自躑躅江邊古城,撲入眼簾的只有壹派蕭索的秋光。“悠悠”、“獨上”、“滿目秋”,開端即為全詩籠罩了壹層孤寂、離索的氣氛。
《金陵懷古》中“獨上江城滿目秋”在詩中的作用?金陵懷古 王矽
懷鄉訪古事悠悠,獨上江城滿目秋。
壹鳥帶煙來別渚,數帆和雨下歸舟。
蕭蕭暮吹驚紅葉,慘慘寒雲壓舊樓。
故國淒涼誰與問,人心無復更風流。
本篇《華陽集》題作《金陵懷古》。
首聯破題,兼點時、地。為排解鄉思而“訪古”,但往事如煙,相隔久遠,難以追尋。獨自躑躅江邊古城,撲入眼簾的只有壹派蕭索的秋光。“悠悠”、“獨上”、“滿目秋”,開端即為全詩籠罩了壹層孤寂、離索的氣氛。
西河 金陵懷古 周邦彥 賞析佳麗地指江南,
故國大概沒有確指,就是歷史興亡吧,
舊跡指經作為都城的南京儲存下來的遺跡。
金陵懷古中“獨上……”這句在全是中的作用
金陵懷古的詩詞有很多首的,妳所指的應該是王珪的“獨上江城滿月秋”在全詩中的作用吧?
首句破題,兼點時、地。為排解鄉思而懷古,但往事如煙,相隔久遠,難以追尋。開篇即為全詩籠罩了壹層孤寂、蕭索的氣氛。
金陵懷古 王珪 鑒賞金陵懷古(二)
作者: 王珪
控帶洪流古帝城,欲尋舊事半榛荊。
六朝山色青終在,千古江聲恨未平。
設險丘陵荒蔓草,壓村桑柘接新耕。
十年重到無人問,獨立風壹愴情。
麻煩給我<桂枝香 金陵懷古>(王安石)的賞析首先,這首詞寫景奇偉壯麗,氣象開闊綿邈,充分顯示出作者立足之高、胸襟之廣。開頭三句是泛寫,寥寥數語即交代清楚時令、地點、天氣,並把全詞置於壹個憑欄遠眺的角度,壹片秋色肅殺的氣氛之中,氣勢已是不凡。以下“千裏澄江似練”寫水,“翠峰如簇”寫山,從總體上寫金陵的山川形勢,更給全詞描繪出壹個廣闊的背景。“征帆”二句是在此背景之下對景物的具體描寫。在滔滔千裏的江面之上,無數征帆於落日余暉中匆匆駛去。這景色,與“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秦觀《滿庭芳》)相比,雖遼闊者同,然而,前者壯麗,後者淒清,風格迥異。而長江兩岸眾多參差的酒旗背著西風飄蕩,與杜牧的“水村山郭酒旗風”相比,濃烈與俊爽之差別則顯而易見。至於“彩舟雲淡,星河鷺起”,如同電影鏡頭的進壹步推開,隨著征帆漸漸遠去,詞人的視野也隨之擴大,竟至把水天上下融為壹體,在壹個更加廣漠的空間寫出長江的萬千儀態。遠去的征帆象是漂漾在淡淡的白雲裏,飛舞的白鷺如同從銀河上驚起。讀到這裏,不禁使人想起王勃的《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壹為千古傳誦的駢文警句,壹為前所未有的詞中創境,實在是異曲而同工。此詞景物有實有虛,色彩有濃有淡,遠近交錯,虛實結合,濃淡相宜,構成壹幅巧奪天工的金陵風景圖。其曠遠、清新的境界,雄健、壯闊的風格,是那些“小園香徑”、“殘月落花”之作所無可比擬的。 其次,立意新穎,高瞻遠矚,表現出壹個清醒的政治家的真知灼見。《桂枝香》下片所發的議論,絕不是慨嘆個人的悲歡離合、閑愁哀怨,而是反映了他對國家民族命運前途的關註和焦急心情。前三句“念往昔豪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所念者,是揭露以金陵建都的六朝統治者,利用江南秀麗山川,豪華競逐,荒淫誤國;所嘆者,是鄙夷他們到頭來演出了壹幕又壹幕“門外樓頭”式的悲劇,實在是既可悲又可恨。“千古憑高”二句則是批判千古以來文人騷客面對金陵山川只知慨嘆朝代的興亡,未能跳出榮辱的小圈子,站不到應有的高度,也就很難從六朝的相繼覆滅中引出歷史的教訓。而現在,六朝舊事隨著流水逝去了,眼前只剩下幾縷寒煙籠罩著的毫無生機的衰草。這“寒煙衰草凝綠”顯然流露出作者對北宋王朝不能勵精圖治的不滿情緒。全詞重點在結句:“至今商女,時時猶唱, *** 遺曲。”所謂“ *** 遺曲”,是陳後主所制艷曲《玉樹 *** 花》。此意唐人杜牧也寫過:“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 *** 花。”然而,作者不似杜牧那樣去責怪商女無知,而是指桑罵槐,意在言外:歌妓們至今還唱著亡國之音,正是因為當權者沈湎酒色,醉生夢死。然而,“玉樹 *** 花,花開不復久”,如再不改弦易轍,采取富國強兵的措施,必然如六朝壹樣悲恨相續。此結句無異於對北宋當局的警告。有人說,張升的《離亭燕》是王安石《桂枝香》所本。如果從語言、句法來看,王詞確受張詞影響不小。然而,張升對六朝的興亡只是壹種消極的傷感:“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兩詞的思想境界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第三,章法上講究起承轉合,層次井然,極類散文的寫法。上片首句“登臨送目”四字籠罩全篇,壹篇從此生發。次句“故國”二字點明金陵,為下片懷古議論埋下伏筆。以下寫景先從總體寫起,接著是近景,遠景,最後以“畫圖難足”收住。既總結了以上寫景,又很自然地轉入下片議論。安排十分妥貼、自然。下片拓開壹層大發議論:金陵如此壯麗,然而它正是六朝相繼滅亡的歷史見證。“念往昔”三句表明了對六朝興亡的態度,“千古憑高”二句寫出了對歷來憑吊金陵之作的看法。以下即轉入現實,結句又回到今天。首尾圓合,結構謹嚴,逐層展開,絲絲入扣。詞有以景結,如晏殊的《踏莎行》:“壹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寫的是莫名其妙的春愁;有以情結,如柳永的《鳳棲梧》:“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表現的是專壹誠摯的愛情。而《桂枝香》卻以議論作結,其中寄托著作者對重大的現實政治問題的看法。《桂枝香》在章法結構方面的這些特色,反映了詞的發展在進入慢詞之後,以散文入詞出現的特點。 第四,用典貼切自然。“千裏澄江似練”乃化用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句:“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星河鷺起”用的是李白《登金陵鳳凰臺》:“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詩意。“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用的是隋滅陳的典故:當隋朝大將韓擒虎兵臨城下時,全無心肝的陳後主還正在和寵妃張麗華歌舞作樂。杜牧《臺城曲》曾詠此事:“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而王安石巧妙地只借用“門外樓頭”四個字,“門外”言大軍壓境,“樓頭”說荒淫 *** ,就極其精煉而又形象地表現了六朝的覆滅。“悲恨相續”四個字則給南朝的歷史作了總結。結句化用杜牧《泊秦淮》詩句,但賦予了它更為深刻、精辟的思想內容。短短的壹首詞而四用典,在王安石之前實不多見。
百度百科
金陵懷古這首詩在抒情方面有什麽特點?請作簡要賞析許渾的嗎?
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戍樓空。
松楸遠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宮。
石燕拂雲晴亦雨,江豚吹浪夜還風。
英雄壹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
這首懷古七律,在選取形象、錘煉字句方面很見功力。例如中間兩聯,都以自然景象反映社會的變化,手法和景物卻大不相同:頷聯采取賦的寫法進行直觀的描述,頸聯借助比興取得暗示的效果;松楸、禾黍都是現實中司空見慣的植物,石燕和江豚則是傳說裏面神奇怪誕的動物。這樣,既寫出各式各樣豐富多彩的形象,又烘托了壹種神秘莫測的浪漫主義氣氛。至於煉字,以首聯為例:“殘”和“空”,從文化生活和軍事設施兩方面反映陳朝的腐敗,壹文壹武,點染出陳亡之前金陵城壹片沒落不堪的景象:“合”字又以泰山壓頂之勢,表現隋朝大軍兵臨城下的威力:“王氣終”則與尾聯的“豪華盡”前後相應,抒寫金陵繁華壹去不返、人間權勢終歸於盡的慨嘆,讀來令人不禁悵然。
賊平後送人北歸 司馬曙 賞析賊平後送人北歸
詩人:司空曙 朝代:唐
世亂同南去,時清獨北還。
他鄉生白發,舊國見青山。
曉月過殘壘,繁星宿故關。
寒禽與衰草,處處伴愁顏。註釋
①同:壹起。
②舊國:故裏。
③殘壘:殘余的工事。
譯文
時局動亂時我們壹起去了南方,安定後,妳卻壹個人獨自回到北方。在他鄉生出了白發,回到家鄉,只能看到青山依舊。曉月的映照下,經過殘破的壁壘,繁星的夜晚只能宿在原來的關塞。只有寒禽和衰草,處處陪伴著愁苦的容顏。
賞析
詩人送友人回鄉,惋惜不能同回,他想像著友人回歸途中的情景,反映出戰亂帶給人們的痛苦,抒發了自己的感慨。全詩流露出哀傷的情緒,寫景抒情,委婉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