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魚雁傳書是什麽意思

魚雁傳書是什麽意思

魚雁傳書是書信的代稱。這是古人美好而從未實現過的理想,為什麽這麽說呢?

因為古代交通不便,信息傳達極不便利,人們渴望親人的消息,因此書信便不僅僅是簡單的信息傳遞,還是真誠情感的傳達,加之古代交通不便,書信往來極為困難,若有戰亂阻隔,更是“家書抵萬金”。於是,人們就想象出各種超出人類能力的信使,壹種就是可以在水中暢遊的鯉魚,壹種就是在天空翺翔的鴻雁。

古人常常把書信稱為“魚雁”。這是為什麽呢?這裏面包含了兩個典故:

其壹,相傳三國吳人葛玄與河伯(水神)有書信往還,令鯉魚作信使,因此有了鯉魚傳書的典故,鯉魚也就成了書信的代名詞。其實,鯉魚傳書的故事的源流還更久遠。相傳早在商朝末年,當姜太公在渭水邊垂釣的時候,他就曾捕獲壹條鯉魚,魚肚裏有壹封信,預告他以後被封在某地。後來他輔助周武王打天下成功,果真被封在那裏。

其二,不僅鯉魚可以傳達消息,古人還有鴻雁傳書的典故,《史記·蘇武傳》記載,漢武帝時,使臣蘇武被匈奴拘留,並押在北海苦寒地帶多年。後來,漢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釋放蘇武,匈奴單於謊稱蘇武已死。這時有人暗地告訴漢使事情的真相,並給出主意讓他對匈奴單於說:漢皇在上林苑射下壹只大雁,這只雁足上系著蘇武的帛書,證明他確實未死,只是受困。這樣,匈奴單於再也無法謊稱蘇武已死,只得把他放回漢朝。從此,"鴻雁傳書"的故事便流傳成為千古佳話。而鴻雁,也就成了信差的美稱。

這兩個故事都是說的傳書帶信的事,所以後人又把“魚”、“雁”合起來代稱書信。

下面我分享壹些關於魚雁傳書的相關詩詞:

魚雁傳書的故事不僅出現在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當中,更成為文人墨客在詩詞中常用的典故。關於鯉魚傳書,唐代詩人七絕聖手王昌齡有詩曰:“手攜雙鯉魚,目送千裏雁。”唐代孟浩然也有佳句:“尺書如不吝,還望鯉魚傳。”

而關於鴻雁傳書,詩人在詩句中有更多的佳句。大多表現了對家信的盼望和思歸的鄉情。漢蔡琰《胡笳十八拍》中有“雁南歸征兮欲寄邊聲”和“雁北歸兮歸得漢音”,南朝樂府民歌《西洲曲》有“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這裏的“望飛鴻”就是盼望書信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