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
秋霜重,谷始晨。
黃葉蓋溪橋,荒村只剩古木。
寒花疏寂寥,深泉微歇。
這臺機器已經被遺忘很久了。麋鹿有什麽驚喜?
永州農村的南谷,是詩人穿過荒村到南谷壹路看到的景象,這與深秋景色的獨特性密切相關。每壹句都飽含著風景和情懷,交織成壹幅秋日黎明的南谷畫卷。
詩人壹大早就起來,踏著霜露向南方深谷走去。第壹句指出季節,結尾“秋”,即深秋,“霜露重”,固然是深秋景色,但也說明是早晨,這就是“秋曉”的標題。
詩人來到溪邊,踏上小橋,黃葉遍地。這個荒涼的山村古木參天。“蓋”字的意思是,這裏的樹特別多,落葉可以蓋住溪橋;而“衛”字,說明荒村除了古樹,什麽都沒剩下。不僅如此,就連耐寒的山花也稀疏地生長在南谷。深山峽谷裏流出的泉水,細微而斷斷續續,仿佛快枯竭了。正如詩人所見,自然界的壹切都呈現出壹派貧瘠的景象。四首詩處處圍繞“貧瘠”二字。
詩人身處荒涼寂寞之地,觸動了他內心的孤獨與憤怒。這時,他看到壹只受驚的麋鹿突然從他身邊飛奔而去。由此,他回憶起自己在《莊子·天地》壹文中說的話:“有機必有機,有機必有心。”詩人借用了這句話,意思是:我柳宗元,早已淡泊仕途的沈浮,我超脫於物。詩人假裝心胸寬廣,實際上反映了他長期的貧窮和無助。
在這篇文章裏,我寫的更多的是靜止的風景:霜露、山谷、黃葉、小橋、荒村、古樹、寒花、幽泉。描寫荒涼和孤獨的景色反映了詩人的心情。最後壹句,麋鹿的驚喜,既把眼前的景物栩栩如生的呈現出來,又意味深長,含蓄蘊藉,是壹筆傳神之筆。
雖然是五言古詩,但中間兩副對聯工整,如“黃葉”對“荒村”,“溪橋”對“古樹”,“寒花”對“幽泉”。這個句式可以看出是受律詩的影響。古詩中對仗的恰當運用有助於加深意象,增強讀者的聯想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