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鹿優美的詩句 1.有哪些帶鹿字的有意境的詩句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 魏晉 · 曹操《短歌行》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 宋 · 梅堯臣《魯山山行》
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 漢 · 佚名《陌上桑》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 唐 · 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 唐 · 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 / 夜歸鹿門歌》
鹿車何日駕,歸去潁東田 —— 宋 · 歐陽修《秋懷》
偶聽松梢撲鹿 —— 宋 · 楊萬裏《昭君怨·賦松上鷗》
鹿鳴猿嘯雖寂寞,水蛟山魅多精神 —— 唐 · 李涉《嶽陽別張祜》
閑騎白鹿遊三島,悶駕青牛看十洲 —— 唐 · 呂巖《七言》
麀鹿濯濯,白鳥翯翯 —— 先秦 · 佚名《靈臺》
人隨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 唐 · 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 / 夜歸鹿門歌》
《魯山山行》
《魯山山行》是北宋詩人梅堯臣創作的壹首五言律詩。這首詩語言樸素,描寫了詩人深秋時節,林空之時,在魯山中旅行時所見的種種景象。其中情因景生,景隨情移,以典型的景物表達了詩人的“野情“,其興致之高,為大自然所陶醉之情表露無遺。
白話譯文
清晨,連綿起伏的魯山,千峰競秀,忽高忽低,蔚為壯觀,正好迎合了我愛好自然景色的情趣。
壹路上,奇峰峻嶺在眼前不斷地變換,沈醉於壹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遊覽的野趣,竟忘了走到了什麽地方。
太陽高升,霜雪融落,山林顯得愈加寂靜空蕩,笨熊正在緩慢地爬著大樹,鹿兒正在悠閑地喝著小溪的潺潺流水。
看不到房舍,也望不見炊煙,我心中不禁疑問,山裏是否也有人家居住?就在這時,忽聽得遠處雲霧繚繞的山間傳來壹聲雞鳴
《夜歸鹿門歌》
《夜歸鹿門山歌》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作的壹首七言古詩。這是壹首寫景抒懷詩。此詩通過描寫詩人夜歸鹿門山的所見所聞所感,抒發了詩人的隱逸情懷。整首詩按照時空順序,分別寫了江邊和山中兩個場景,先動後靜,以動襯靜,寫出鹿門清幽的景色,表現詩人恬靜的心境,同時在清閑脫俗的隱逸情趣中也隱寓著孤寂無奈的情緒。
白話譯文
黃昏時山寺的鐘聲回蕩山谷,漁梁渡口處壹片喧鬧的聲音。
人們沿著沙岸向江村走過去,我也乘坐壹葉小舟返回鹿門。
鹿門的月光使山樹顯現出來,我忽然來到了龐公隱居之地。
清冷的山巖路寂靜的林間道,唯有隱居的人在此飄逸來去。
2.描寫鹿的句子有哪些
描寫鹿的句子有:
1. 《校獵義成,喜逢大雪,率題九韻,以示群官》李隆基
觸地銀獐出,連山縞鹿見。
2. 《奉和聖制途經華嶽應制》蘇颋
霧披乘鹿見,雲起馭龍回。
3. 《奉和聖制送張說巡邊》崔日用
擬清雞鹿塞,先指朔方城。
4. 《奉酬宣上人九月十五日東亭望月見贈因懷紫閣》鄭絪
中年偶逐鴛鸞侶,弱歲多從糜鹿群。
5. 《雜曲歌辭?車遙遙》張籍
驚鹿遊兔在我傍,獨唱鄉歌對僮仆。
6. 《猛虎行》張籍
向晚壹身當道食,山中麋鹿盡無聲。
7. 《楚妃嘆》張籍
西江若翻雲夢中,麋鹿死盡應還宮。
8. 《山頭鹿》張籍
山頭鹿,角芟芟,尾促促。
9. 《仙人》李賀
鹿飲寒澗下,魚歸清海濱。
10. 《聽穎師琴歌》李賀
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牽白鹿。
3.關於鹿晗的唯美詩句
初遇少年
眸光閃動叠叠星輝
俯仰之間
獨攬水木漪漪年華
璞玉渾金
霎那如墮渺渺之煙
問君何為青春陽撒
答曰時間如水潑墨
濕潤的黑瞳
蕩漾起深情的波瀾
晶瑩的汗水
反射出希望的璀璨
以守護為名
在未來之日裏
輪回靜守
獨予妳壹人歡好
妳,尋著春水初生
純凈如琉璃般的眼眸
淺溺著世人的歡悲
山如潑墨 水若明鏡
初遇妳於此去經年
筆落紙上 淺淡暈然
勾勒妳似煙雨模樣
永不忘妳,人群中獨自美麗
只消壹眼,抓住了世人的心
汗水疲憊的灑落
瓊然頡立的身影
當我仰望妳洇出霧氣的眸
在那壹刻
仿佛壹切都靜止
只有月光
於飄落在心底的花瓣上
溫柔行走
隔著叠叠光圈
月光下回首暖笑的少年
畫面漸漸定格
保留為此間最美的光景
看得見的地方
我的眼追隨著妳
看不見的地方
我的心牽掛著妳
~~~~~
4.含有鹿字的句子有哪些
描寫鹿的句子有:
1. 《校獵義成,喜逢大雪,率題九韻,以示群官》李隆基
觸地銀獐出,連山縞鹿見。
2. 《奉和聖制途經華嶽應制》蘇颋
霧披乘鹿見,雲起馭龍回。
3. 《奉和聖制送張說巡邊》崔日用
擬清雞鹿塞,先指朔方城。
4. 《奉酬宣上人九月十五日東亭望月見贈因懷紫閣》鄭絪
中年偶逐鴛鸞侶,弱歲多從糜鹿群。
5. 《雜曲歌辭?車遙遙》張籍
驚鹿遊兔在我傍,獨唱鄉歌對僮仆。
5.形容麋鹿的句子
1、麋鹿逢人雖未慣
唐
杜甫
《浣溪沙》
2、山中麋鹿盡無聲
唐
張籍
《猛虎行》
3、麋鹿樂深林
唐
白居易
《首夏》
4、麋鹿暗生麑
唐
白居易
《雜興三首》
5、惟聞麋鹿呦呦
宋
柳永
《雙聲子·晚天蕭索》
6、遠害朝看麋鹿遊
唐
杜甫
《題張氏隱居二首》
7、角壯翻同麋鹿遊
唐
杜甫
《沙苑行》
8、各守麋鹿誌
唐
李白
《山人勸酒》
9、登危聚麋鹿
唐
杜甫
《三川觀水漲二十韻》
10、麋鹿奔行舟
唐
高適
《東平路中遇大水》
11、來伴麋鹿卑棲
宋
董穎
《薄媚 西子詞》
12、麋鹿姑蘇
宋
辛棄疾
《漢宮春 會稽蓬萊閣觀雨》
13、強把麋鹿裹朝紳
宋
魏了翁
《水調歌頭·昨夢鶴山去》
14、雙雙見麋鹿
唐
劉商
《銅雀妓》
15、何事驚麋鹿
唐
柳宗元
《秋曉行南谷經荒村》
16、姑蘇麋鹿真閑事
唐
皮日休
《館娃宮懷古》
17、麋鹿跳梁憂觸撥
唐
韓偓
《閑居》
18、姑蘇麋鹿食思食
唐
徐夤
《草》
19、行逐巖前麋鹿來
元
周巽
《漁歌子·滿身松露陟崔嵬》
20、庶幾早遂麋鹿之性
金
蔡松年
《水龍吟 余始年二十餘,歲在丁未,與故人東》
21、性如麋鹿
元
長筌子
《瑞鶴仙·歲華如轉輦》
22、奈麋鹿疏情
元
劉秉忠
《木蘭花慢·笑平生活計》
23、麋鹿來宮闕
元
周權
《念奴嬌 姑蘇臺懷古》
24、行逐巖前麋鹿來
元
周巽
《漁歌子·滿身松露陟崔嵬》
25、還若野雲麋鹿
元
馮尊師
《蘇武慢·識破塵寰》
26、麋鹿自相親
元
王冕
《山中雜興 其二》
27、群飲友麋鹿
宋
陸遊
《讀何斯舉黃州秋居雜詠次其韻》
28、野性友麋鹿
宋
黃庭堅
《奉和文潛贈無咎篇末多見及以既見君子雲胡不》
29、麋鹿遊我前
魏晉
劉琨
《扶風歌》
30、麋鹿豈非命
宋
梅堯臣
《猛虎行》
31、麋鹿不足言
宋
姜夔
《昔遊詩 其六》
32、千載荒臺麋鹿死
近代
王國維
《蝶戀花·辛苦錢唐江上水》
33、正須麋鹿與同群
宋
陳師道
《即事》
34、麋鹿不足言
宋
姜夔
《昔遊詩》
35、麋鹿戀林藪
宋
李若水
《秋懷》
36、丘壑身心麋鹿***
宋
釋正覺
《禪人並化主寫真求贊》
37、道高麋鹿性
宋
宋太宗
《逍遙詠》
38、麋鹿同群方可信
宋
宋太宗
《緣識》
39、不必麋鹿姿
宋
蘇軾
《和陶飲酒二十首》
40、留滯親麋鹿
宋
張耒
《歲暮書事十二首》
6.描寫麋鹿的句子
第1句麋鹿的模樣是那樣特別:角似鹿非鹿、頭似馬非馬、尾似驢非驢、蹄似牛非牛……可能是被我們驚動了,喝水的麋鹿擡起頭,眼睛裏閃過些許驚訝和膽怯。另壹頭麋鹿仰著頭在草地上打著轉觀望飛舞的白鷺,等白鷺們落到水窪邊喝水時,它就猛沖過去,驚得那些白鷺撲棱棱飛舞起來!
…
第2句麋鹿是鹿類動物中較溫順的壹種。據人工多年的飼養、觀察,麋鹿的奔跑速度不及梅花鹿和麅,發情期的公鹿也不像梅花鹿、馬鹿、白唇鹿那樣攻擊人,而且占群公鹿見到人接近即逃跑。在哺乳期,人給幼仔打耳號、測量時,幼仔的叫聲只能吸引母鹿在遠處觀望,而不像其他鹿那樣,母鹿為了保護幼仔而攻擊人。雄性麋鹿之間為爭奪配偶的角鬥也相對溫和。
…
第3句麋鹿的雌鹿無角,雄性有角,角枝形態十分特殊,沒有眉叉,主幹離頭部壹段距離後。角分兩枝,每枝2杈,每杈又分壹些小杈。壹般隨年齡的增長,角枝次級的分叉更為復雜些。
…
第4句雄性小鹿在兩歲時長角分叉,6歲叉角才發育完全。頭大,吻部狹長,鼻端裸露部分寬大,眼小,眶下腺顯著。四肢粗壯,主蹄寬大、多肉,有很發達的懸蹄,行走時代帶有響亮的磕碰聲。尾特別長,有絨毛,呈灰黑色,腹面為黃白色,末端為黑褐色。夏季體毛為赤銹色,頸背上有壹條黑色的縱紋,腹部和臀部為棕白色。9月以後體毛被較長而厚的灰色冬毛所取代。
…
第5句麋鹿的經歷充滿傳奇色彩。據科學家考證,早在3000多年前,我國黃河、長江中下遊地區就有麋鹿,但漢朝以後逐漸減少,再後來竟然銷聲匿跡。1865年,有人在北京南郊發現了120頭麋鹿,並撰文向全世界介紹。隨後,數十頭麋鹿被陸續盜往歐洲,在倫敦、巴黎和柏林等地動物園裏展出。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最後壹群麋鹿慘遭厄運,有的被殺戮,有的被裝上西去的輪船。從此,麋鹿在國內幾乎絕跡。
…
第6句雌性頭上無角,雄性角的形狀特殊,沒有眉杈,角幹在角基上方分為前後兩枝,前枝向上延伸,然後再分為前後兩枝,每小枝上再長出壹些小杈,後枝平直向後伸展,末端有時也長出壹些小杈,最長的角可達80厘米。頭大,吻部狹長,鼻端裸露部分寬大,眼小,眶下腺顯著。四肢粗壯,主蹄寬大、多肉,有很發達的懸蹄,行走時帶有響亮的磕碰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