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北宋詩人秦觀《三月暗日偶題》
節日互相催新,癡情的孩子留住春天。
為什麽不喜歡芳菲了呢?夏木就是可愛。
做出贊賞的評論
秦觀的《三月暗日偶題》充滿哲理,蘊含“理趣”。“三月是黑暗的壹天”,也就是春末三月的最後壹天。過了這壹天,就意味著季節進入了夏天。春天的憂傷,對於感情敏銳的人來說,不言而喻。但這首詩,卻反其道而行之,寫出了新意。“促進經濟”是自然規律,非人力所能及。因為新陳代謝是自然運行的鐵的規律!而那些“癡情的孩子”卻想“留住春天”,不想放走它。這樣就把春天即將逝去時人們的悵惘感寫得淋漓盡致。對於詩的最後兩句,我翻出新意,做了充分的準備。
最後兩句,是震撼,如突如其來的高峰,讓人驚醒。春天走了還有什麽好留戀的?“殷瑛”的“夏木”也很“可愛”!詩人的樂觀、豪放、豁達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