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雞足山的詩句 1. 雞足山的景色描寫
雞足山在賓川縣西北,距大理市100公裏左右,距昆明400公裏左右,是我國的佛教名山,與四大佛教名山峨眉、五臺、九華、普陀齊名。
東西長7公裏,南北寬6公裏,總面積2822公頃左右,因山勢前列三峰,後拖壹嶺,猶如雞足而得名。雞足山前臨蒼山洱海,後靠金沙江,全山***有四十座嶺,十三座峰,三十四座崖壁,四十五個幽洞,泉潭百處。
崗嶺壑澗林谷峽,構成雞足山雄、秀、幽、奇的自然景觀。雞足山主峰天柱峰,海拔為3240米,相傳,雞足山相傳為釋迦牟尼大弟子迦葉尊者守衣入定處,歷史上梵剎林列,靜室遍布,被尊為佛教聖地。
這裏山勢雄偉,古木參天,山巒疊翠,鳥語花香,有蒼峰巖壁、玉龍瀑布及溪、泉、洞、石等奇觀。雞足山上的佛教建築,始於唐,繼於宋、元,盛於明、清,直至民國仍有增修。
清康熙時雞足山有大小寺42座,庵院65個,靜室170余所,寺僧5000余人。雞足山寺廟中最負盛名、保存最好的寺是祝聖寺,它是清代高僧虛雲和尚得到慈禧資助而建蓋的,光緒皇帝賜名為“護國祝聖禪寺”。
雞足山海拔最高的寺是金頂寺,位於雞足山主峰天柱峰頂,寺內楞嚴塔,是公元1929年雲南省主席龍雲登山遊覽時應僧人請求,撥巨資興建的,龍雲為楞嚴塔題詞:“法相莊嚴”。雞足山目前修復規模最大的寺是迦葉殿,它是由四川文殊院寬霖會長發起,由大弟子宏道法師主持重建的,1994年竣工,殿有四重,迦葉殿中供奉香檀木雕迦葉坐像,高3.3米,重1.6噸。
雞足山有金頂寺、楞嚴塔、銅佛殿、太子閣、迦葉殿、祝聖寺等寺廟。頂蜂天柱山孤聳擎天。
華首門絕壁千尺,金頂有“四觀”,主要景色有“八景”。四觀為:東觀日出、南看雲海、西望蒼洱、北眺玉龍雪山。
八景為:天柱佛光、華首晴雷、太子玄關、古洞別天、飛瀑穿雲、萬壑松濤、壁絕夕照、塔院秋月。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曾兩次登山覽勝,贊嘆雞足山“奇觀盡收古今勝”,而為壹座峰頂而集中了日、海、雲、雪“四觀”而感嘆不已,認為,這四觀,得其中之壹便可算奇絕,天柱峰四觀全備,不但可以為雞足山之首,也可算海內之冠。
2. 遊雞足山作文
雞足山在濱川縣,支的路上,路旁有許多橘子樹,有此成熟了,人們正在摘,買了四五箱,我拿出嘗嘗 ,甜蜜蜜的,形狀。這濱川縣三大特點。雞足山景區,那裏樹木茂盛,最引人註目的那粗大的竹子。我和哥哥來到竹子底下,涼陰陰的,竹根非常粗,幾乎有電根那麽粗了,連小孩的頭都可以伸進去了,竹子也,差不多有四五米了,它還有的作用,可以用來挑水,兩根長竹子可以挑壹桶那麽多,兩三根短竹子可以挑半桶那麽多,壹路欣賞著粗壯的竹子,不由得來到了山頂。
在雞足山的高處,還有著名的玉龍瀑布,瀑布有七八米那麽高,兩三米那麽寬,當水流洶湧的時候,瀑布像壹臺織布機把布打下來,非常洶猛,真像壹條玉龍從空而降,真是太壯觀了,順著走廊到那裏觀看,我和弟弟還在那裏照了壹張相片,將瀑布的美麗壯觀永久地保留了下來。瀑布落到的地方幾百年的,現在了小水潭,裏面的水清澈見底,水從上面沖瀉下來,不時還有涼絲絲的飛球撲上火熱的臉龐。感覺瀑布的聲音,猶如人喧馬嘶,天地間只存下壹片喧囂的水聲了,此時此刻的已完全沈醉了。
雞足山還有許多惟妙惟肖的彩塑,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有威風凜凜的天王,他正拿著降妖塔,嚴肅的站著,有神奇的千手觀音,他正在炫耀著他的千手;有強壯勇猛的力士,他擡著大石頭,往敵人身上扔,還有慈眉善目的菩薩,她正在念經。
雞足山是大自然的傑作,是的壹顆明球,我喜歡美麗,富饒而又有著悠久歷史的雞足山。
我們走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路邊,那些樹木就像原始森林壹樣,把陽光遮擋得密匝匝的。裏面陰暗陰暗的。在途中的路上,我們看到有馬、轎子、覽車。為了方便遊客上下山,旅遊景點特別設置了這些交通工具。但我們為了觀賞途中的美景,選擇了步行。 走在上山途中,我們壹邊觀賞路邊的美景,壹邊向山頂上走去。走到半山腰時,我們看見壹股清澈的山泉水,從山巖裏淌出來,大家爭先恐後地捧著山泉水喝了個痛快。哇,真是甜到了心裏,比我們平常喝的礦泉水還要甜上幾倍。 走向山頂,就看到許多和尚在路邊打坐、念經和向過往的遊客化緣。從山頂上的大門走進去,壹眼就能看見有座高高的木塔。木塔旁邊有著壹座座房子,有時可以在裏面休息,吃飯和抽簽。 山頂上還修了壹座高高的塔,早上可以在塔的最高層看日出,太陽壹縱壹縱地向上升,慢慢升上天空。中午的時候還可以在裏面拍照。從山頂往下看,可以看見大理壯闊無邊的洱海,會讓妳神清氣爽壹整天。 怎麽樣,雞足山好玩吧!有時候,我還要再去美美的欣賞壹下。
3. 遊雞足山作文
早就聽說雞足山的風光特別美,我壹直十分向往,今天,媽媽終於答應帶我去了,我很高興。
雞足山位於雲南省內壹個美麗的山腰處。在山腳下,導遊告訴我們,在很多年前,因為這裏以前的山頂上,有壹個很大的石頭立在那裏,就像壹只雞腳壹樣,給這座山增添了許多勃勃生機。所以人們把這座山稱為雞足山。
我們走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路邊,那些樹木就像原始森林壹樣,把陽光遮擋得密匝匝的。裏面陰暗陰暗的。
在途中的路上,我們看到有馬、轎子、覽車。為了方便遊客上下山,旅遊景點特別設置了這些交通工具。但我們為了觀賞途中的美景,選擇了步行。
走在上山途中,我們壹邊觀賞路邊的美景,壹邊向山頂上走去。走到半山腰時,我們看見壹股清澈的山泉水,從山巖裏淌出來,大家爭先恐後地捧著山泉水喝了個痛快。哇,真是甜到了心裏,比我們平常喝的礦泉水還要甜上幾倍。
走向山頂,就看到許多和尚在路邊打坐、念經和向過往的遊客化緣。從山頂上的大門走進去,壹眼就能看見有座高高的木塔。木塔旁邊有著壹座座房子,有時可以在裏面休息,吃飯和抽簽。
山頂上還修了壹座高高的塔,早上可以在塔的最高層看日出,太陽壹縱壹縱地向上升,慢慢升上天空。中午的時候還可以在裏面拍照。從山頂往下看,可以看見大理壯闊無邊的洱海,會讓妳神清氣爽壹整天。
怎麽樣,雞足山好玩吧!有時候,我還要再去美美的欣賞壹下。
4. 登雞足山作文六百字
《 遠登雞足山 》
早就聽說雞足山的風光特別美,我壹直十分向往,今天,媽媽終於答應帶我去了,我很高興。
雞足山位於雲南省內壹個美麗的山腰處。在山腳下,導遊告訴我們,在很多年前,因為這裏以前的山頂上,有壹個很大的石頭立在那裏,就像壹只雞腳壹樣,給這座山增添了許多勃勃生機。所以人們把這座山稱為雞足山。
我們走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路邊,那些樹木就像原始森林壹樣,把陽光遮擋得密匝匝的。裏面陰暗陰暗的。
在途中的路上,我們看到有馬、轎子、覽車。為了方便遊客上下山,旅遊景點特別設置了這些交通工具。但我們為了觀賞途中的美景,選擇了步行。
走在上山途中,我們壹邊觀賞路邊的美景,壹邊向山頂上走去。走到半山腰時,我們看見壹股清澈的山泉水,從山巖裏淌出來,大家爭先恐後地捧著山泉水喝了個痛快。哇,真是甜到了心裏,比我們平常喝的礦泉水還要甜上幾倍。
走向山頂,就看到許多和尚在路邊打坐、念經和向過往的遊客化緣。從山頂上的大門走進去,壹眼就能看見有座高高的木塔。木塔旁邊有著壹座座房子,有時可以在裏面休息,吃飯和抽簽。
山頂上還修了壹座高高的塔,早上可以在塔的最高層看日出,太陽壹縱壹縱地向上升,慢慢升上天空。中午的時候還可以在裏面拍照。從山頂往下看,可以看見大理壯闊無邊的洱海,會讓妳神清氣爽壹整天。
怎麽樣,雞足山好玩吧!有時候,我還要再去美美的欣賞壹下。
5. 請提供雞足山的有關資料該山為佛教名山
位於賓川縣城西北隅,西與大理、洱海毗鄰,北與鶴慶相連,東西長7公裏,總面積2822公頃。
雞足山因山頂聳西,尾掉東南,前有山峰,後拖壹嶺,形如雞足而得名。 雞足山地處橫斷山肪東南邊緣,屬康滇臺背斜交界的大理、麗江褶皺束地區,最高海拔(金頂)3248米,屬剝蝕中山地貌。
全山***有40座險峰、34座崖壁、45個幽洞、泉潭百余處、崗嶺壑谷無數。廟宇古建築群遍布危崖山崗峽谷,在茫茫林海中時隱時現。
雞足山古名青巔山、九曲山、九重崖,明代佛教興盛後,改名雞足山。 雞足山是佛教的聖地,源遠流長。
據地方史籍記載,雞足山的佛教始於宋代,而盛於明朝。 至明代佛教在雞足山大盛,先後有圓慶、凈月、周理、無往、洪如、大錯、擔當等高僧在雞足山出家修行,將雞足山佛教推向極盛時期,這時雞足山佛教寺院已有“大寺八、小寺三十有四、庵院六十有五、靜室壹百七十余所”,其中著名者有金頂寺、傳燈寺、太子閣、九蓮寺、迦葉殿、石鐘寺、寂光寺、慧燈庵等。
除寺院而外,還建有軒、亭、角、堂、坊、塔、殿等200余座、橋梁18座(大錯《雞足山指掌圖記》)。從嘉靖至萬歷年間,雞足山有大小寺院數百座,住山僧眾上千人,處處香煙繚繞,是佛教的鼎盛時期。
同時道教也進入雞足山,在山中修建了壹天門、二天門、三天門、玉皇閣、真武閣等道觀。 清代以後,佛教在雞足山繼續發展,先後增修了祝聖寺、楞嚴塔等寺塔,再次為雞足山增添光彩,這時期高僧有虛雲、自性、洪舒、普行等。
使雞足山成為中國佛教的名山之壹,和峨眉、五臺、九華、普陀等山齊名。 每年農歷正月初壹至十五日是雞足山的朝山廟會,屆時遊人來至四面八方,遠達海內外。
6. 描繪大理蒼山洱海的經典詩詞
《雙廊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3623134賞荷 》
作者 大理潘正偉
淅瀝小雨浥輕塵,
閑雲遍將群山連。
野鶴自顧水中覓,
無窮荷花艷欲滴。
我心悠悠獨愛蓮,
心戀荷花河畔眠。
覓尋素荷韻香味,
幾度徘徊意纏綿。
附 註:
雙廊古鎮位於大理市東北端,洱海東北岸;為雲南省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擁有“蒼海風光第壹鎮”榮譽稱號,人口近兩萬,以白族為主,其中白族人口占84.6%。雙廊鎮地處東經10011,北緯2553,國家4A級旅遊景區“南詔風情島”所在地就是雙廊。
雙廊古鎮三面環山,西面臨海。在雙廊遠眺蒼山十九峰,意境奇異、美不勝收;北臨洱海萬頃碧波,東面是“中國四大佛教勝地”雞足山,南接“蓬萊仙島”小普陀。獨特的地理環境位置,使之成為中外遊客到大理旅遊時必須要去的旅遊景點。
到雙廊遊玩的人,除了外地遊客外,本地遊客也比較多,但有壹個不同之處就是壹般情況下,本地遊客白天在雙廊遊玩,晚上多不在雙廊住宿;而外地遊客不僅白天要到雙廊遊玩,而且晚上也多在雙廊住宿,去體驗住海景房的優雅氣息、感受壹下大理令人心醉的“洱海月”的勝景。
大理詩人潘正偉也經常到雙廊遊玩,但壹般不住宿,白天在雙廊發壹陣子呆以後,又慢悠悠返回大理古城。
“對於海景房,不是說我不喜歡。”潘正偉說,“我更鐘情於大氣勢的海景房,在我所到過的地方,我特別喜歡海南亞龍灣的海景房,窗外視野開闊、場景宏大,斜躺在大沙發上聽海風、看潮起潮落,對於我這樣壹個喜歡舞文弄墨的人來說,那是壹種別樣的亨受,而在大理,我更喜歡在閑呆中靜靜地觀賞洱海邊的各種迷人景色,例如荷花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