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百花盛開爭奇鬥艷的古詩

百花盛開爭奇鬥艷的古詩

1. 關於爭奇鬥艷的古詩句

關於爭奇鬥艷的古詩句 1.描寫許多花爭奇鬥艷、非常美麗的詩句

描寫櫻桃的名句

壹樹櫻桃帶雨紅

南唐·馮延已《羅敷艷歌》:“惆悵墻東,壹樹櫻桃帶雨紅。”

綠蔥蔥,幾顆櫻桃葉底紅

宋·趙彥端《豆葉黃》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三句寫春光流逝:櫻桃漸紅,芭蕉轉綠,形象地體現季節的推移。

宋·蔣捷《壹剪梅·舟過吳江》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宋·楊萬裏《閑居初夏午睡起·其壹》:“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描寫杏花的詩句

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

唐·白居易《南湖早春》

莫怪杏園憔悴去,滿城多少插花人

憔悴去。零落不堪。兩句寫杏園零落不堪,是因為折花插頭的人太多。

唐·杜牧《杏園》

日日春光鬥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李商隱《日日》

知有杏園無路入,馬前惆悵滿枝紅

唐·溫庭筠《經李徵君故居》(又作王建詩)

雨後卻斜陽,杏花零落香

唐·溫庭筠《菩薩蠻》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宋·宋祁《玉樓春》

風吹梅蕊鬧,雨紅杏花香

宋·晏殊《臨江仙》

杏子梢頭香蕾破。淡紅褪白胭脂涴

淡紅褪白:淡紅的花色褪成了淺白色。涴:為泥所沾汙。

宋·蘇軾《蝶戀花》

疏疏晴雨弄斜陽,憑欄久,墻外杏花香

宋·曹組《小重山》

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宋·葉紹翁《遊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壹段好春藏不住,粉墻斜露杏花梢

宋·張良臣《偶題》

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宋·陸遊《臨安春雨初霽》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宋·釋誌南《絕句》

滿階芳草綠,壹片杏花香

宋·劉彤《臨江仙》

描寫梨花的詩句

岸葦新花白,山梨晚葉丹

岸葦:岸邊蘆葦。丹:紅。

唐·鄭愔《貶降汝州廣城驛》

帶葉梨花獨送春

唐·杜牧《殘春獨來南亭因寄張祜》:“高枝百舌猶欺鳥,帶葉梨花獨送春。”

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

唐·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

楊葉:楊柳

唐·岑參《送楊子》

月朧朧,壹樹梨花細雨中

宋·陳克《豆葉黃》

無風楊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滿地花

宋·範成大《棠梨》

描寫蘭花的詩句

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

意調春蘭,秋詞供菊,芳香長繼,終古不絕。

戰國楚·屈原《九歌 禮魂》

春蘭秋菊,各壹時之秀也

宋·洪興祖《楚辭·九歌·禮魂》補註

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浥露似沾巾

疑舉袂:柳絲隨風飄舞好象是舉起衣袖。浥露:露水濕潤。似沾巾:叢叢蘭花被露水濕潤好象沾濕手巾。

唐·劉禹錫《和樂天白居易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為句》

著意聞時不肯香,香在無心處

著意:有心。

宋·曹組的《蔔算子·蘭》

描寫薔薇的詩句

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

兩句寫花瓣輕盈.無風自舞。

南朝梁·柳惲《詠薔薇》

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

唐·李白《憶東山二首(其壹)》:“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 白雲還自散, 明月落誰家。”

不用鏡前空有淚,薔薇花謝即歸來

唐·杜牧《留贈》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春淚:指未幹的雨點。兩句寫壹夜春雨之後花草的柔媚姿態。

宋·秦觀《春日》

2.關於芳菲的詩句

1、芳菲歇,故園目斷傷心切。宋代 向子諲《秦樓月》

釋義:暮春時節,芳菲飄落,登高遙望故國,內心悲傷痛切。

2、洛陽正值芳菲節,秾艷清香相間發。宋代 歐陽修《玉樓春》

釋義:洛陽春濃花滿城,姹紫嫣紅香正濃。

3、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唐代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釋義:在人間四月裏百花雕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

4、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唐代 韓愈《晚春二首·其壹》

釋義:花草樹木知道春天即將歸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腳步,紛紛爭奇鬥艷。

5、莫言春度芳菲盡,別有中流采芰荷。唐代 賀知章《采蓮曲》

釋義:別說春天已經結束花草都雕謝完了,另有人在水流中央采摘菱葉和荷葉呢。

6、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宋代 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釋義:那五彩繽紛的花朵雕謝又有什麽可恨?夏天的樹木,濃密蔥綠,不也壹樣使妳合意歡心!

7、關山萬裏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隋代 盧思道《從軍行》

釋義:而那萬裏之遙的關隘高山是不可穿越的,如何獨自應對百花芬芳下的清明月色呢?

8、恨芳菲世界,遊人未賞,都付與、鶯和燕。 宋代 陳亮《水龍吟·春恨》

釋義:可恨這繁華似錦的世界,遊人還未欣賞,卻全都交給了黃鶯和飛燕。

9、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清代 曹雪芹《葬花吟》

釋義:輕佻的柳絮,淺薄的榆錢,只知道顯耀自己的芳菲。不顧桃花飄零,也不管李花紛飛。

10、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宋代 辛棄疾《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釋義:壹直啼到春天歸去再無尋覓處,芬芳的百花都枯萎,實在令人愁恨、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