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滿江紅·寫懷
作者嶽飛 朝代宋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譯文
氣得頭發豎起,以至於將帽子頂起,登高倚欄桿,壹場瀟瀟細雨剛剛停歇。擡頭望眼四望遼闊壹片,仰天長聲嘯嘆,壹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三十多年來雖已建立壹些功名,但如同塵土微不足道,南北轉戰八千裏,經過多少風雲人生。
不要虛度年華,花白了少年黑發,只有獨自悔恨悲悲切切。靖康年的奇恥,尚未洗雪。臣子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著戰車向賀蘭山進攻,連賀蘭山也要踏為平地。我滿懷壯誌,打仗餓了就吃敵人的肉,談笑渴了就喝敵人的鮮血。我要從頭再來,收復舊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闕。
2、出塞二首·其壹
作者王昌齡 朝代唐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譯文
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守邊禦敵鏖戰萬裏征人未回還。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如今還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3、過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 朝代宋
辛苦遭逢起壹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譯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辛苦,如今戰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年頭。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裏的浮萍。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虜可嘆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壹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
4、江城子·密州出獵
作者蘇軾 朝代宋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譯文
我姑且抒發壹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氣,左手牽著黃狗,右手托著蒼鷹。隨從的將士們頭戴華美艷麗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率領隨從千騎席卷平展的山岡。為報答全城的百姓都來追隨我,我壹定要親自殺壹頭老虎,像孫權壹樣給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興時,我的胸懷更加開闊。即使頭發微白,又有什麽關系呢!帶著傳達聖旨的符節到雲中,什麽時候派遣人拿著符節去邊地雲中,像漢文帝派遣馮唐?那時我定當拉開弓箭,使之呈現滿月的形狀,瞄準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來。
5、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譯文
什麽地方可以看見中原呢?在北固樓上,滿眼都是美好的風光。從古到今,有多少國家興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連綿不斷,如同沒有盡頭的長江水滾滾地奔流不息。
當年孫權在青年時代,做了三軍統帥。他能占據東南,堅持抗戰,沒有向敵人低頭和屈服過。天下英雄誰是孫權的敵手呢?只有曹操和劉備而已。“要是能有個孫權那樣的兒子就好了。
2.心系國運 為振興中華而奮鬥的詩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 杜甫 臣心壹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大學) 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孟郊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最愛) 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
(王勃) 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杜甫) 1.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2.李清照《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3.範成大《州橋》:“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問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4.林升《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陸遊《示兒》:“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6.陸遊《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裏河東人海,五千仍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壹年。” 7.文天祥《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壹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於謙《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9.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範仲淹《嶽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
——-陸遊《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遊《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嶽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於今日》 愛國詩句_愛國詩句2 杜甫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 陸遊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壹年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洲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文天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則徐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吉鴻昌 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顧炎武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魯迅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3.描寫忠誠為民、愛國奉獻的詩詞有哪些1.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阮籍《詠懷》
釋義:感時局艱危,思立誌報國,從蒿萊中拔劍出行。詩人用拔劍這壹動作來表現為國盡忠的誌向。語句慷慨,正氣長存。
2. 國恥未雪,何由成名。——李白《獨漉篇》
釋義:國仇未報,怎麽能成名。
3.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李白《塞下曲》
借用西漢傅介子刺殺貪財的樓蘭王,為國立功的典故,來表達邊塞戰士的愛國熱情。語氣慷慨,氣勢雄壯。
4. 腸斷非關隴頭水,淚下不為雍門琴。——李白《猛虎行》
並不是因為聽到了隴頭流水聲思念故鄉而斷腸,也不是因為聽到雍門淒涼的琴聲而落淚,是因憂國而悲痛,見百姓被蹂躪而傷心。這是詩人憂國憂民的寫照。詩人用婉曲手法,折來繞去地暗示,從而使語意突出,語言含蘊。
5. 心隨長風去,吹散萬裏雲。——李白《何七判官昌浩》
但願我的心能象浩蕩的長風壹樣,吹去祖國天空中的萬裏烏雲。詩句充滿了壹種千古不滅的浩然正氣,表現了詩人熱愛祖國的情懷。感人肺腑,激人奮起。
6. 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李白
為國擔憂以至夜不能寐,這絕非言過其實,而是形象地表現了詩人李白對國事的關心,確實令人敬佩!值得我們學習。
7.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蜀相》
諸葛亮為蜀國鞠躬盡瘁,輔佐幼主,欲統中原,然而壯誌未酬身先死,引起後來的仁人誌士無限悲痛,淚落沾襟。詩人對相孔明才略未盡的慨嘆之情,飽溢於字裏行間,其中隱含著詩人深沈的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心。情調慷慨悲涼。
8. 謝公終壹起,相與濟蒼生。——李白《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二首》
與友人相邀,以謝安為榜樣,為實現“濟蒼生”的夙願而努力。詩人借用謝安東山再起的典故,表達自己要實現匡國濟民的誌向和信心,既是勸慰友人,同時也是激勵自己。
9. 長安如夢裏,何日是歸期。——李白《送陸判官往琵琶峽》
終日縈念長安,就好象是出現在夢裏壹樣,可望而不可及;什麽時候,才是歸期?詩人通過對長安深切的思念,流露了他渴望有朝壹日能再回朝廷,報效祖國,匡扶社稷的意願。
10. 萬裏奉王事,壹身無所求。也知塞垣苦,豈為妻子謀。——《邊唐》
天寶八年(749),岑參為右威衛錄事參軍,充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此詩即為詩人赴安西途中所作。這四句說:到萬裏之外的邊塞是為了盡心王事自身則壹無所求。也知道邊地艱苦,豈是為妻子兒女籌謀。詩人慷慨激昂,直抒胸臆,表達了以身報國,不畏艱辛,公而忘私的愛國精神。
4.形容奮發努力的古詩句樂府《長歌行》 作品簡介: 漢樂府 “樂府”原是古代掌管音樂的官署。
秦及西漢輝帝時都設有“樂府令”。漢武帝時的樂府規模較大,其職能是掌管宮廷所用音樂,兼采民間歌謠和樂曲。
魏晉以後,將漢代樂府機關所搜集演唱的詩歌,統統稱為樂府詩。 漢樂府創作的基本原則是“感於哀樂,緣事而發”(《漢書·藝文誌》)。
它繼承《詩經》現實主義的優良傳統,廣闊而深刻地反映了漢代的社會現實。漢樂府在藝術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現在它的敘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於選取典型細節,通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性格。
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雜言,尤其值得重視的是漢樂府已產生了壹批成熟的五言詩。流傳下來的漢代樂府詩,絕大多數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編著的《樂府詩集》中。
原文: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註釋: 此詩選自漢樂府。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朝廷音樂機關,漢武帝時得到大規模的擴建,從民間搜集了大量的詩歌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廣泛。
本詩是其中的壹首。 長歌行:漢樂府曲調名。
葵:古代的壹種蔬菜。 晞:曬幹。
陽春:就是春天,是陽光和露水充足的時候。 布:散布,灑滿。
德澤:恩澤。 秋節:秋季。
節,時節,節令。 焜黃:枯黃。
華:同“花”。 衰:為了押韻,這裏可以按古音讀作。
百川:無數條江河。川,河流。
徒:徒然,白白地。 今譯: 園中的葵菜呵郁郁蔥蔥,晶瑩的朝露陽光下飛升。
春天把希望灑滿了大地,萬物都呈現出壹派繁榮。 常恐那肅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雕零。
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到老來只能是悔恨壹生。 賞析: 這首詩從“園中葵”說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復回打比方,說明光陰如流水,壹去不再回。
最後勸導人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發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後悔。這首詩借物言理,首先以園中的葵菜作比喻。
“青青”喻其生長茂盛。其實在整個春天的陽光雨露之下,萬物都在爭相努力地生長。
何以如此?因為它們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來,深知秋風雕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節奏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壹個人如果不趁著大好時光而努力奮鬥,讓青春白白地浪費,等到年老時後悔也來不及了。
這首詩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勵青年人要珍惜時光,出言警策,催人奮起。 簡評: 這是漢代樂府古詩中的壹首名作。
詩中用了壹連串的比喻,來說明應該好好珍惜時光,及早努力。詩的前四句,向我們描繪了壹幅明媚的春景,園子裏綠油油的葵菜上還帶著露水,朝陽升起之後,曬幹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壹片陽光中。
世上的萬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煥發出無比的光彩。可是,秋天壹到,它們都要失去鮮艷的光澤,變得枯黃衰落了。
萬物都有盛衰的變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過程。時間就像大江大河的水壹樣,壹直向東流入大海,壹去不復返了。
我們在年少力強的時候如果不珍惜時光,好好努力的話,到老的時候就只能白白地悲傷了!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 請君聽我《明日歌》。 ——讀《明日歌》有感 昨天帶著回憶默默地逝去了,今天攜著希望悄悄地來臨了,而明天,又閃爍著光輝等待著人們。
有人沈浸在回憶中,他們依戀昨天;有人只迷醉在夢幻中,他們企盼明天。這兩種人,都忘記了最應當珍視的是寶貴的今天! 今天,不就是短短的壹天嗎?我從明天開始勤奮學習。
今天,不就是短暫的二十四小時嗎?我從明天開始認真工作。今天,不就是壹年的三百六十五分之壹嗎?我從明天開始為***產主義事業奮鬥。
——有些人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朋友,我決不懷疑妳的真誠,但為什麽要把做的事情放到明天,壹切要從明天開始呢?日月匆匆,到了明天,明天又變成了今天,而每個今天之後都有無窮盡的明天。
那麽,妳的決心,妳的理想,哪壹天才能變為行動,變為現實呢? 莎士比亞說:“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拋棄他。”我說:“拋棄了今天 的人,今天也會拋棄他;而被今天拋棄的人,他也就沒有了明天。”
農民種田,不在今天及刈草、施肥、滅蟲,哪有金秋時節的豐收?醫生不在今天及時搶救、醫治病號,哪有人們日後的健康體魄?清潔工人不在今天及時清掃垃圾、掃除塵埃,哪有日復壹日街道馬路的潔凈?解放軍戰士不在今天全副武裝,做好戰備,哪有千家萬戶永久的安寧?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短短的幾句詩,是先輩千折百曲、歷經磨難的生活體驗的結晶啊!古人有感於此,於是有了“懸梁刺股”“囊螢映雪”、“鑿壁借光”的勤學佳話。
現在我們條件優越,不是更應珍惜,抓緊今天的分分秒秒嗎? 抓住了今天,就是抓住了掌握獲取知識的機會;抓住了今天,就是抓住了發明創造的可能。聰明、勤奮、有誌的人,他們深深懂得時間就是生命甚至比生命還寶貴。
他們決不把今天的寶貴時間虛擲給明天。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從來就珍惜時。
5.找關於愛國的古詩詞100首1.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2.李清照《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3.範成大《州橋》:“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問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4.林升《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陸遊《示兒》:“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6.陸遊《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裏河東人海,五千仍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壹年。”
7.文天祥《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壹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於謙《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9.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6.“為國爭光”的古詩詞都有哪些“為國爭光”的古詩詞都有
1.《示兒》
年代: 宋 作者: 陸遊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2.《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年代: 宋 作者: 陸遊
三萬裏河東入海,萬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壹年。
3.《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年代: 宋 作者: 陸遊
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4.《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年代: 宋 作者: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
壹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5.《絕句》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