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織婦詞
唐代:元稹
織婦何太忙,蠶經三臥行欲老。
蠶神女聖早成絲,今年絲稅抽征早。
早征非是官人惡,去歲官家事戎索。
征人戰苦束刀瘡,主將勛高換羅幕。
繅絲織帛猶努力,變緝撩機苦難織。
東家頭白雙女兒,為解挑紋嫁不得。
檐前裊裊遊絲上,上有蜘蛛巧來往。
羨他蟲豸解緣天,能向虛空織羅網。
譯文
織婦為什麽忙呢,原來蠶種三臥之後就要老了。織婦們誠心禱告蠶神保佑蠶兒早點出絲,因為今年官家要提前抽征絲稅。今年提前征稅並不是因為官員橫征暴斂,而是去年發動了戰爭。打仗艱苦,絲織品可供傷兵包紮傷口,也可制成絲羅帳幕賞給軍功赫赫的將軍。
壹般的繰絲織作本來已夠費力的了,織有花紋的綾羅更是難上加難。撥動織機、變動絲縷,在織品上挑出花紋極為不易,需要很高的工藝水平。培養挑紋能手實為不易,竟有巧女因手藝出眾為娘家羈留而貽誤青春。
在檐前飄動的絲網上,蜘蛛來回爬動。羨慕這小蟲兒純出天性,可以自由編制羅網啊!
2、織婦辭
唐代:孟郊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當年嫁得君,為君秉機杼。
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機。
如何織紈素,自著藍縷衣。
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樹。
譯文
丈夫是農民,我是農婦。當年我嫁給丈夫,便開始在夫家從事紡織勞動。我壹天天疲勞下去,越來越沒有氣力,卻壹刻也不能停止紡織。為什麽我織出來的是細白的絲絹,而我自己穿的卻是破爛衣服。官府在村中的道路上張貼告示,要農民廣栽桑樹養蠶繅絲。
3、夜夜曲
南北朝:沈約
孤燈曖不明,寒機曉猶織。
零淚向誰道,雞鳴徒嘆息。
譯文
空房之內,壹盎孤燈半明不滅,不管天寒地凍,依然踏起織機,織起布來。淚流不止可又能向誰訴說呢?只能聽著雞鳴聲發出壹聲聲的嘆息。
4、紅線毯
唐代:白居易
紅線毯,擇繭繰絲清水煮,揀絲練線紅藍染。?
染為紅線紅於藍,織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廣十丈餘,紅線織成可殿鋪。
彩絲茸茸香拂拂,線軟花虛不勝物。
美人蹋上歌舞來,羅襪繡鞋隨步沒。
譯文
紅線毯,是南方女子經過采桑養蠶、擇繭繅絲、揀絲練線、紅藍花染制等重重工序,日夜勤織而織就的。這費盡了心血和汗水的作品卻被鋪在宮殿地上當做地毯,松軟的質地、幽幽的芳香、美麗的圖案無人愛惜欣賞,美人們在上面任意踩踏歌舞,隨便踏踐。
5、繚綾
唐代:白居易
繚綾織成費功績,莫比尋常繒與帛。
絲細繰多女手疼,紮紮千聲不盈尺。
昭陽殿裏歌舞人,若見織時應也惜。
譯文
要知道繚綾織成費盡了心力,莫把它與尋常的繒帛相比。煮繭抽絲痛煞了織女的雙手,紮紮千聲,繚綾還織不滿壹尺。宮廷裏輕歌曼舞的艷姬,如果見到織造的艱辛,應該也會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