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杭州拱墅區的武林門碼頭始建於1978年,時至今日依舊是杭州水上交通的客運中心。武林門碼頭建築面積3925平方米,碼頭運行著多條水上巴士線路。1號線往返於武林門碼頭與拱宸橋之間,2號線往返於武林門碼頭與西溪之間,每日定點發船,節假日更有增航。這兩條水上巴士運行於古老的京杭大運河之上,載著居民遊人穿行於老杭城的主要城區。
水上巴士1號線的終點站拱宸橋兩岸是運河南端古時的貿易重鎮。拱宸橋更是有著近400年的 歷史 。其始建於明崇禎四年,橫跨古運河東西,東連麗水路,西接橋弄街,是杭州現存最長最高的古石拱橋。
拱宸橋為三孔石橋,長98米,高16米,其名出自《論語》為政篇,“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之”。形如其名,作為杭城最高的石拱橋,數百年來成為城區碼頭的交通要道,連接起運河東西的商業貿易。
今天的旅程從武林門碼頭出發,近年來改造的新碼頭候船廳,配備了室內空調與安檢,讓候船的乘客更多了壹份舒適。定點發船,有序登船,巴士是壹艘48座客輪,單程票3元壹位,途徑信義坊,終點站為拱宸橋,全程20分鐘。
客輪行駛在古運河上,由南至北途徑江漲橋、大關橋、登雲橋最後到達拱宸橋,壹座座古橋橫跨運河東西,連接起運河兩岸的貿易。古時貿易,由北京、天津下江蘇、上海、寧波地區,最後到達拱墅區碼頭,這拱宸橋就是京杭大運河南端的起點,也是終點。客商船由拱宸橋至江幹區,深入杭城內地。
京杭大運河拱墅段全長26.5公裏,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運河兩岸商貿發展於宋朝,至明清時期達到鼎盛。以拱宸橋為中心的信義坊、大兜路、米市巷、富義倉等區域發展興盛,河道兩岸民居林立,碼頭水埠遍布,商業貿易如火如荼。
彼時的拱宸橋兩岸更是北來商客貨物的集散地,宋朝有詩“千艫萬舳向杭州”,其地百貨輻輳,更是商賈雲集。
都說讀懂了拱宸橋,就了解了壹半的杭城史。下了客輪,便是拱宸橋的東岸,登上拱宸橋最高處,俯瞰古運河兩岸,依舊是民居鱗次,臨水而建。仿佛能夠想象數百年前,往返船只在民居前的水埠停靠的場景,商家迫不及待的接待往來商客,其盛景當不負《清明上河圖》的門庭若市,欣欣向榮。
晚清時期近代工業在運河南端爆發,也就是此時所在的拱宸橋壹帶。輕紡工業的杭壹棉、杭絲聯、機械醫藥的大河造船廠、杭州 汽車 發動機廠、華東醫藥等上百家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興榮發展。拱宸橋以東為近代工業廠房區,以西為住宅商業區。
明清時期古民居建築、民國洋樓裏弄、五六十年代的公房和八十年代的筒子樓,歷經數百年的杭城 歷史 在拱宸橋壹帶被歲月記錄,建築銘刻,小小的西街 歷史 區就是壹個近現代的杭城縮影。
步行過拱宸橋,來到西岸的居民商業區,幾百年的時光似乎沒有帶走拱宸橋壹帶生活貿易的痕跡。公房、筒子樓依然是當地居民的住宅,裏弄狹窄倒頗有年代感。
居民在巷弄中種植果蔬,壹個弄堂有好幾戶居民,門前停放著電瓶車,衣物各家門前掛。壹門之中皆是鄰居也是家人。沿河岸的民居前都有壹處水埠,古時小船停靠,淘米洗菜,如今卻是臨岸餐廳最美的運河景致。
於杭城拱墅坐壹次水上巴士,用3元體驗京杭大運河千年的貿易興榮,逛拱宸橋,了解杭城數百年來的近現代 歷史 ,最美的風景往往都是最廉價的也是最為珍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