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得高考滿分作文,希望能幫到妳
二、蘇東坡
是撿(應為“揀”)盡寒枝終不肯棲的寒鴉麽?是舉杯邀明月的飲者麽?是穿越了十年生死痛苦壹場的癡漢麽?
在那個“群星薈萃”的時代,人們對妳的期望本是韜光養晦,遊戲筆墨罷了,而妳偏偏要獨上高樓,妳的光芒刺痛了那些習慣於黑夜的眼睛,妳註定要承受官場和文壇壹齊潑來的汙水。
而我只看見妳青青的竹枝,腳上的芒鞋,被雨淋濕的脊背,妳的笑容從容灑脫,妳的眼中只有秋風綠水泛清波。
妳堅守著自我,從而達到讓後世永遠仰望的高度。
挫折是人生的常態,遭遇挫折不應壹味放大痛苦讓其充塞心靈,應學會調適心弦,坦然面對。晚年遭受貶謫的蘇軾面對人生的挫折,平和的吟出”壹蓑煙雨任平生“,正視挫折淡化苦痛的平和心境洗煉了東坡的豪放詞風。身受腐刑的司馬遷,生遭盡世人的白眼,死無顏面對已逝宗族,他的挫折足可放大內心痛苦郁郁而終,但平靜的心境與堅強的意誌使其由壹介匍匐於於地的殿臣站立成壹個為民寫史的華夏史官,《史記》永表後世。正在攻讀博士學位卻突然身受重疾折磨的史蒂芬 霍金,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常人難以想象的挫折,用平和的心境與理智為自己折了壹只船,將自己擺渡到宇宙,與那”黑洞“”誇克“壹同探索自然科學的奧秘。可見遭遇挫折時以壹顆平和的心正視以減輕痛苦,不但不會使人生陰晦,而更能在踐誌後迎來人生的柳暗花明,並為社會為歷史作出自己的貢獻。
成敗任西東,此恨無窮,為了豪情誰與同?壹蓑煙雨平生任,踏雪飛鴻。
這首詞是我特意寫給貶謫之後的蘇軾的,東坡的壹生極盡坎坷:愛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旋渦的掙紮,滿腹冤屈的難鳴。
對他充滿希望的家人,和他***歷劫難的友人,受他關愛的世人,無壹不期望他能才顯四方,官運亨通,濟世為民。但是,東坡知道,命運不濟,仕途的黑暗之門永遠容不下這樣壹個生性放達的蘇東坡。
於是,他將功名利祿換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掛疏桐之夜,唱“大江東去”,感“人生到處之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淡泊,他不為“蠅頭微利,蝸角虛名”觸動,只願“滄海寄余生”。
認識自我的蘇東坡,從政治的窄門中從容地走出來,他雖與眾人所望有悖,卻讓我們看穿了壹個豪放,淡泊,豁達,開明的蘇大學士——壹代文豪。
認識自我就是東坡的明月,照耀他走進了東去的歷史長河。
2. 寫壹篇關於蘇軾800字作文我眼中的蘇軾
妳說他用真摯的情感化成筆下四溢的文字,妳說他用理想的風格編織出壹個個豪邁的形象,妳說他將官場上的勾心鬥角揮灑成行雲流水從他身上淌過,對待人生的態度,即使經歷的失敗太多太多,他也都壹笑置之地放下……當我第壹次品味妳的詩時,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想法,只覺得字裏行間無壹處不吸引著我,仿佛讓我身歷其境的感覺。
今天有幸又閱讀妳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我了解到詩人妳雖然41歲了,並且身處離京都密州,政治上的不得意,但妳對現實卻充滿希望,我不禁的輕笑了:何曾幾時妳也是年少氣盛,在官場的險惡並沒抗擊了妳對政治的抱負(意誌)即使天公不作美,把妳貶離京州,清貧困苦的生活也令人逍遙自在,銷蝕不了他對生活的樂觀態度。從詩中,我看到了:妳在皎潔的月光下與絲絲涼意相交成影,好壹個中秋十五夜,天上的月亮為何圓又明?妳豪爽地舉杯對月,壹股淡淡的憂愁散開,沒有親人的陪伴,只有飲酒起舞,習習的古風伴隨妳的愁與情,交織、旋轉、傾瀉成壹曲散漫的樂章。庭院中彌漫著酒的醇香,妳說:豈望回朝做番大事業,卻終怕遭小賊誣陷,何時才是我施展抱負之時?可是話鋒壹轉,不禁想通,人的壹生不經歷風雨,又怎能見到彩虹?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我雖不能為帝王世家出謀劃策,但祈願天下人有難如何?這時,天空似明朗了幾番,壹時心中的陰霾猶如清風飄去……
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詩人寫的詞,這其中包含了他太多的情感,就像李白所寫的“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寫的很美卻無法與”起舞弄清影“而媲美——它概括了全部。其實,我並不懂得詩詞,但我只是靠感覺來發現,來察覺。很久,我才知道東坡肉是不是也與蘇軾妳有淵源呢,但此刻,我只想沈浸在這中秋之夜這豁達的情懷裏,蘇軾,我也許並沒看透妳,但妳對祖國的熱愛,對壹切事物的豁達,我想,我會永遠銘記!
秋風般的拂繞,讓人著迷的詩文,歡愉著動人的音符,壹切都將被風深埋心底,傳頌遠方……
3. 寫蘇軾的作文江西卷《臉》
[例文]
臉
(壹)
雨來得是那麽的突然,那麽的意外,剛剛還是晴朗的天,霎時間暗了下來,雨水劈裏啪啦的打在樹木上,巖石上,天地立刻陷入壹片迷蒙……
方才還在樹叢中跳躍的松鼠不見了,方才還在樹林裏聒噪的鳥兒不叫了,剩下的是壹片人聲喧嘩……他們走在雨中,有的撩起衣襟,擦拭不斷打在身上的雨水;有的小心翼翼,生怕弄臟了早已遍是汙泥的鞋子;有的大步疾行,忽的跌倒在地上,濺起壹片泥水,引來壹陣驚叫……
蘇軾微醺,壹張臉在初春的微寒中紅潤潤的,雨水順著這張臉滑落下來,流到嘴角,在笑出的酒窩裏打了個旋,滴落在地上。
這是怎樣壹張臉呀!他笑著,笑別人的狼狽,笑自己的“癲狂”。
(二)
雨來得是那麽的突然,那麽的意外,剛剛還是晴朗的天,霎時間暗了下來,雨水劈裏啪啦的打在房檐上,石階上,天地立刻陷入壹片迷蒙……
方才還在廳堂裏談笑的朋友不見了,方才還在檐下吵鬧的孩子不見了,剩下的是壹片人聲喧嘩……他們大喝著他的名字,把倉皇走出的他壹把抓住,推推搡搡弄上了囚車。
他的眼睛微微睜著,嘴角因為肉體的疼痛壹抽壹抽的抖動著,淩亂的頭發在臉上橫沖直撞。經歷了壹個又壹個謾罵與拷打並行,侮辱與誹謗交織的通宵,他的臉上總是留著雨的印記。
烏臺的囚室外,雨還在淅淅瀝瀝的下著。街上的人卻不少,人們要看壹看他——這個曾經壹舉高中榜眼,曾經被皇帝大加賞識,曾經春風得意的蘇軾。汴梁城裏的寬闊而平坦的大路上,壹輛囚車在穿行,雨水在他臉上淌著,淚水在他心中流著……
(三)
雨漸漸地小了壹些,他看看腳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這壹霎那,他忽然覺得它們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貴。
白天過去是黑夜,晴朗之後遭風雨。無論妳怎樣左躲右閃都無可避免地要與它們相遇,也許,這就是人生的壹種必然吧?既然如此,揚起臉,面對著風雨,嘆壹句:“誰怕?壹蓑煙雨任平生”吧!那麽,黑夜過去是白天,風雨之後見彩虹,也就是另壹種人生的必然了。
緩緩的走著,心情漸漸的輕松而愉快,小曲兒也不覺間哼唱了起來。晚風習習,不覺間雲已經散了,夕陽在西山的頭上又露出了艷紅的臉。
他回過頭去,沙湖道的小路曲曲折折,在夕陽的余暉中另有壹種超然之美。
[簡評]
這篇文章幾乎與全國甲卷的例文壹模壹樣,不過在個別詞句上稍加變動(變動部分用下劃線標註),就妥貼的轉變為《臉》。文章在第壹二兩個部分分別加入了壹個小段落,以突出“臉”。作者深知“臉”上的壹切都是“內心”的表現,因此,這些段落的加入就顯得不著痕跡,貼切自然了。
《臉》這個文題有很大的寬容度,因為外在的壹切都是內心的表露,這就使得很多文章可以轉化為《臉》。作者抓住了這個竅門,不費什麽筆墨,就把自己原先做過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定風波》壹文移植過來了。
很多同學拿到抽象的概念性的題目尚且可以馬馬虎虎的對付出壹篇文章來,壹旦遇到形象性的題目思路立刻就被形象禁錮住了,繞來繞去寫不出什麽有深度的文章。連這篇文章的構思技巧是可以借鑒的。這不是抄襲,而是“偷自己的懶”,利用自己平時作文的積累而進行深加工。這種文章在考場上往往因為思想的深刻,語言的成熟而取得更理想的成績。
在此,評論者也可以偷自己的壹個懶了,對於文章的其它評價可以參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定風波》壹文的簡評。
4. 寫蘇軾壹生的作文高中感悟蘇東坡日月來往,星移鬥轉,數百年轉眼已成為歷史,而歷史卻將永遠銘記。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壹粟。”是誰?寫得如此盡至!不假思索,除了東坡外還會有誰敢如此豪放呢?小蘇可謂是寥若晨星的任務啊!可以用朱自清的話來評判蘇軾的這壹句話——壹針見血!在我剛接觸蘇軾的文章時,覺得他可真是“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
如此舉足輕重的人物,卻不懂得珍惜利用,實屬宋朝的國君昏庸。無能啊!當時我還以為蘇軾是壹個才貌不凡風流倜儻的才子,正如他在《念如嬌.赤壁懷古》中寫到:“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可在前幾天學習他的名篇《赤壁賦》後才知道他是個年高德劭,不足六尺的“小老頭”,唉!真是讓我的情緒壹下子由“ *** ”跌倒“失落”了。很是有種名存“貌”亡的感覺(韓愈,真對不起,改了妳的“名存實亡”)。
盡管如此,在我心中依然會產生對他才華橫溢的仰慕和尊敬,誰叫《增廣賢文》中有句實實在在的話呢?——“凡人不可貌相,海水難將鬥量”!蘇軾留給我的印象不深,因為我喜歡“獨秀壹品菊”的陶淵明。但蘇軾身上那種濃濃的豪放、清雅的形象卻深深地吸引住了我。
清淡的詞語、簡單的詩句,組成了壹篇篇不同凡響的鴻篇巨著。乍得壹看,好像蘇軾的文章頁不落窠臼。
由此看來,陶潛的天下該改朝換代了。品味蘇軾的詩句、文章,總覺得寫得妙趣橫生,說是豪放派壹點兒也沒錯,讀起來就如同重返大自然的懷抱,親切而又富有 *** ,時而平靜,時而波湧,就像壹條翻騰於海路之間的巨龍,轉折連貫,恰到好處。
蘇軾的人生道路十分曲折,多次被貶,然而他卻抱以壹顆平常心去面對,實少許人能做到,他那積極向上的精神,樂觀自信的態度都讓我感到欽佩。我喜歡陶潛,僅是出於我性格內向,孤身壹人,性格等都與他相像;而對於蘇軾我則是有壹種只有用內心情感才能評價他的感覺,可能是因為他寫的文章與我的內心情感很相似的緣故吧!但願在以後我能漸漸喜歡上這個與我有“***性”的人吧!(。
5. 征集以"蘇軾"為話題的作文壹篇壹點浩然氣,千裏快哉風
“壹生曲折,曠達傳千秋;亙古輝耀,文章成四家。”當東坡的生命攜著明麗的色彩,浩浩蕩蕩地穿空而過;當幾紙金墨伴著喧囂散落,我思索,是壹種怎樣的神奇而強烈的力量,用曠達塑造英雄;又是怎樣壹種氣概,用豪情沖破了逆流?
風光霽月
枝柯湧流日月精華,花萼孕育出壹朵塵世絕唱,他是文人的奇跡,他太出色了。壹桿竹管瀟灑地塗畫,便能鐫刻山河,撼動寰宇;多才多藝,超然的風範更能傾倒眾生,俯仰萬世———那是琥珀般的思緒飛揚,那是旭日噴薄般的才情流轉,那是中華文化長卷中瑰麗的色彩壹抹。他的詩是壹種雄渾的蘊藏,可以令人思接千載,讓時空飛騰;他的文是高山流水般的風雅,清新暢達,洗盡浮華。
到處都在傳誦他的華章,在文人雅士的青衫拂動間,在晚秋驚鴻的壹掠間。仕途順達,皇上重用,才華橫溢,這位天之驕子盡享生命的喜悅。
命途多舛
太耀眼的光芒總是引起小人嫉妒的目光,卑劣的小人們媚笑著走來,歷史的陰霾從此要羈絆蘇軾壹生,“烏臺”的暗流褪盡了昔日的榮耀,顛沛流離取代了曾經的風光霽月。信而見疑,忠而被謗,這樣的挫折他始料未及,這樣的遭遇註定坎坷,因為小人們總喜歡在暗中加害於他。
但蘇軾畢竟是蘇軾,他能駕壹葉扁舟,出沒於驚濤駭浪而從容應對,豁達處之。在白露橫江、清風徐來之際,他要以自己更為曠達、疏狂的性情和更俯仰萬世的思考,來壓制內心深處對人生變遷、世事無常的感傷。他猛然間豁然開朗,終於悟出了“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壹瞬;自其不變者觀之,則萬物與我皆無盡也”的哲理。霎時,他的內心已壹片澄明。於是,所有的不幸與困苦,都在這曠達的胸中渺小得如同壹縷遊絲,壹縷輕塵。那些小人不懂,可江上的清風懂了,山間的明月懂了。在這場與邪惡的拔河中,蘇軾取得了心靈上的勝利。於是,他遠離了喧囂,回歸於清純空靈;他習慣了淡泊,才情更加俊逸灑脫;他明白了如何應對困難,才能做到寵辱不驚。
繁華落盡見真醇,於是他寄情於優美的詩文,沈澱出不朽的藝術。於是,淒苦得以超越,靈魂得以提升,奇跡得以出現。歷史永遠記住了這個徹響千古的名字———蘇東坡。後記:痛苦的歷練往往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壹部分。面對困難,我們要做的不是用迷霧來遮蓋心靈的光輝,不是把困難放大來羈絆人生。放大困難的蛹,永遠成不了蝶;放大困難的鳥,決不會在烈火中重生。我們要做的是用心靈的月光照亮黑夜的路,用樂觀豁達的浩然之氣點化人生旅途中“千裏快哉風”的愜意!
名師點評
近幾年高考,每年都有考生寫蘇軾。但有壹點應註意,寫蘇軾需要壹定的識見與才華,否則很可能弄巧成拙。
6. 看蘇東坡的詩詞寫800字評論,寫電影梅蘭芳600字觀後感《人生不如戲》 壹直都偏好安靜的電影 平淡壹生 梅蘭芳 對梅蘭芳不了解 看之前去百度了壹下 些許有些明白了他這壹生遇見的人 我看電影喜歡看電影本生透出來的氣質還有故事 不喜歡去琢磨燈光 化妝或者音樂裏面的專業元素 也不愛尋根究底說傳記電影與真實的不符 我這樣不專業 但是投入 寧願當雅俗***賞中的俗人 很喜歡黎明演的這個角色 安安靜靜 看似是溫柔的凡事皆可的人 骨子裏卻堅持的緊 他有壹個信念 就是把戲唱好 他也有壹段人生 希望不孤獨 但是生活總是矛盾著 戲裏面的真實 生動 嵌進骨髓裏的壹顰壹笑 這些純粹卻激不起生活的漣漪 邱如白說 畹華這些年都是孤單的 即便是和他們在壹起也是孤單的 直到遇見孟小冬 但是沒有這些孤單就成不了臺上的梅蘭芳 孟小冬送的 是戲臺上的花 芝芳熬的 是壹碗碗濃湯 可是當畹華沈著氣兒說“我就不能犯壹回渾了?” 答案只有 為著座兒他不能 為唱戲 他割舍了紅顏 割舍了生活中的真實 他有壹個信念 幹幹凈凈的將戲壹直唱下去 他是壹個無聲的反抗者 他就是這麽純粹的壹個人 “大家都別跟著了 我要扮相了” 做不了生活中的畹華 在戲臺上 卻可以成就他的時代 有人說:“東坡乃曠古第壹才子。”
小女子自認為,並不為過。於吾獨愛東坡也! 其詩、其詞、其畫、其書,均有可愛之處。
只是,對我而言,詩似山、太過工整,畫似茗、過於高雅,至於書法,則過於艱深。於是,小女子,獨戀其詞。
其詞大大面向社會,大大促進了“士大夫化”的進程。 第壹戀,戀其《定風波》 莫 聽 穿 林 打 葉 聲,何 妨 吟 嘯 且 徐 行 。
竹 杖 芒 鞋 輕 勝 馬,誰 怕,壹 蓑 煙雨 任 平 生。 料 峭 微 風 吹 酒 醒,微 冷,山 頭 斜 照 卻 相 迎。
回 首 向 來 蕭 瑟 處,歸 去,也 無 風 雨 也 無 晴 。 上闕,作者以粗略之筆交代背景,勾勒出自身處境的艱難與險惡。
其間,初以“莫聽”繼以“何妨”終以“誰怕”,僅寥寥六字,便兀地將壹股坦蕩之氣傾瀉而出,極為酣暢。接著,行文至下闕,筆風壹轉,進而用清新純凈之詞句摹出壹幅冷風斜陽圖。
清冷之間,又不乏寧靜自然的感覺。於是,尾處,以平靜的情緒和姿態收束全篇,自不突兀。
此詞作於神宗元豐五年,是時,蘇謫居黃州,處境險惡。即便如此,東坡仍以堅韌、達觀的心態面對人生。
壹句“壹蓑煙雨任平生”便足以看出其修身之功,不凡。對此,小女子十分欽佩。
第二戀,戀其《少年遊》 去 年 相 送,余 杭 門 外,飛 雪 似 楊 花。今 年 春 盡,楊 花 似 雪,猶 不 見 還 家。
對 酒 卷 簾 邀 明 月,風 露 透 窗 紗。恰 似 姮 娥 憐 雙 燕,分 明 照、畫 斜 梁。
據考證,這篇少年遊是東坡寄思其妻王閏之而作。縱觀全詞,有對比,亦有聯想,手法多變,情感卻始終未變——思念深愛的妻子。
當然,也思念自己的家庭。為什麽思念,壹是自己遠離他們,二是妻子好,家庭也好。
這,說明什麽呢?說明東坡選妻選得好,治家治得好。由此窺之,其治家之功又可見壹斑。
“去年相送……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每每讀詞至此,小女子都不免敏感壹番。
第三戀,戀其《浣溪沙》 簌 簌 衣 巾 落 棗 花,村 南 村 北 響 繅 車。牛 衣 古 柳 賣 黃 瓜。
酒 困 路 長 唯 欲 睡,日 高 人 渴 漫 思 茶。敲 門 試 問 野 人 家。
這篇詞,總的來說,寫得很美很純凈,讀之也感覺很美很愜意。只是,不太了解的人興許不知:詞中美景乃徐州災後的景象。
或許,有人狐疑:災後能有這等景象?!呵呵,有東坡在,這壹切,均有可能。先是水災後是旱災,壹年之內,東坡在任的徐州連遭天災,何其不幸。
但同時,又何其有幸——災時得遇蘇東坡。在東坡的率領下,全城百姓先抗洪後抗旱,眾誌成城,最終均告勝利。
由此,便出現了詞中所呈現的很美很純凈的畫面了。是的,很美很純凈,這拜東坡所賜啊。
得遇為官治國之術很是了得的東坡,徐州之福,百姓之福也。每每思想至此,小女子也是很美很愜意的。
戀東坡三詞,實三戀東坡也: 首戀《定風波》,實戀其修身之曠達。 二戀《少年遊》,實戀其齊家之情深。
三戀《浣溪沙》,實戀其治國之有道。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君子的追求。
同時,喜歡這樣的君子乃人之常情,我當然不能例外。只是,每每念及集修身、齊家、治國乃至平天下種種能力於壹身的東坡已逝千年,不免壹聲嘆息:為之奈何? 自問自答,修東坡之氣而答之曰:退而得戀東坡之詞,亦大樂也,豈有憾乎! 想想也是啊,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多矣,達官貴人多矣,豁達之人亦多矣,可細細想想能當好官的寫手好詩填手好詞畫手好畫下手好棋的,掐掐手指頭,不也就蘇東坡這壹人麽。
作為後生的我們無能來評價東坡的大風流,那就由小女子來講講他的“小風流”吧: ‘十年生死兩茫茫……’壹曲江城子不知道寫出了蘇對於愛妻王弗多少的濃濃愛戀。從眉山的欲說還休到汴京的相濡以沫,從明月夜的甜言蜜語到短松岡的墳裏墳外…….壹俯壹仰間,變換了多少個春夏,許多人走過了,許多事有過了,可子瞻對王的深情,不減! “彎弓征戰做男兒”誠然,錚錚鐵骨是男兒的真本色,然而柔情似水又何嘗不是男子的另壹種瀟灑與風流。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胸懷天下的人無疑是值得敬仰。
7. 來些蘇軾寫的 詩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壹蓑煙雨仁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定風波》
這是我最愛的文人寫的我最愛的詞。
這首詞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三月七日,當時蘇東坡謫居黃州,借途中遇雨壹件小事,抒發了樂觀的襟懷,對人生哲理的思考,這是蘇子心底的壹種不避風雨、聽任自然的曠達態度。
蘇軾常以曠達的胸襟與豪邁的思想來體驗人生,常表現出哲理式的感悟,並以這種參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從沖動歸於深沈的平靜,近於禪悟。
據記載,惠州有壹溫姓女子名超超,到十五歲仍不肯嫁人。當聽說蘇軾到了惠州,才歡喜地說:這才是我的夫婿。後來蘇軾發覺超超對自己的仰慕之情,恐有不便,就匆匆離開惠州。 數年後,故地重遊,聽人說超超已死,葬在沙地裏。悚然動容,為她寫下《蔔算子》壹詞: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8. 樂觀的蘇軾800字作文,求助樂觀的蘇軾
下壹個單元是有關詩歌的綜合學習單元,當然少不了詩歌的搜集。所以,施老師也布置下搜集詩歌的作業。唐詩、宋詞、元曲是我國的文化瑰寶,在這那麽多的閃爍的金子中,蘇軾的詩歌顯得是多麽耀眼。我也對蘇軾產生了興趣,查了資料,這才知道原來蘇軾壹生有著這麽多的不如意。
蘇軾,是四川眉山人,(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壹生在仕途中漂泊,先是在杭州任官,待了三年,任滿後,被調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績顯赫,深得民心。這樣持續了大概十年,蘇軾遇到了生平第壹禍事。當時有人故意把他的詩句扭曲,大做文章。元豐二年,蘇軾到任湖州還不到三個月,就因為作詩諷刺新法,“文字毀謗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獄,史稱“烏臺詩案”。 出獄以後,蘇軾被降職為黃州團練副使。這個職位相當低微,並無實權。而在宋神宗元豐七年,蘇軾又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就在途中他的小兒子也不幸去世。後來神宗逝世,哲宗即位,蘇軾又被召回朝,後面,蘇軾又自己去杭州任官,又被召回朝。最後,外放穎川,蘇軾死於途中。
雖然蘇軾他壹生有很多不如意,但是從他的詩詞中卻可以讀到他那種樂觀的心態。像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的“有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蘇軾是用如此壹個比喻來樂觀面對仕途的不順。再看《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他在黃州時遊赤壁所寫,那時候他已經是被貶在黃州,手中無權,本來應該難受才對,可他如此豪邁、有力的歌頌了祖國河山和英雄人物,他如此樂觀!還有《定風波》,蘇軾借雨中瀟灑徐行之舉動,顯現了他隨處逆境卻不畏懼讓人又壹次感到了蘇軾的曠達樂觀。
蘇軾壹生的的確確曲折起伏,仕途中十分不順,可他卻樂觀曠達,寫下了這麽多千古流芳的詩詞。真是十分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