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王安石寫泰山的詩

王安石寫泰山的詩

1. 王安石關於泰山的詩句

王安石關於泰山的詩句 1. 關於泰山的詩句

歌頌泰山的詩、句

“泰山巖巖,魯邦所贍”---

- ----詩歌總集《詩經》

《孟子·盡心上》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誌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天門壹長嘯,萬裏清風來”---

--詩仙李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詩聖杜甫《望嶽》千古絕唱

封禪頌 [漢] 司馬相如

自我天覆,雲之油油。 甘露時雨,厥埌可遊。

滋液滲漉,何生不育。 嘉谷六穗,我穡何蓄。

非惟雨之,又潤澤之。 非惟犏之,我汜布濩之。

萬物熙熙,懷而慕思。 名山顯位,望君之來。

君乎君乎,侯不邁哉。 般般之獸,樂我君囿。

白質黑章,其儀可嘉。 畋畋穆穆,君子之能。

蓋聞其聲,今觀其來。 厥塗靡蹤,天瑞之征。

茲亦於舜,虞氏以必。 濯濯之麟,遊彼靈畤。

盂冬十月,君徂郊祀。 馳我君輿,帝用享祉。

三代之前,蓋未嘗有。 宛宛黃龍,興德而升。

采色炫耀,爌炳煇煌。 正陽顯見,覺悟黎蒸。

於傳載之,雲受命所乘。厥之有章,不必諄諄。

依類托寓,諭以封巒。

泰山石

[唐]李德裕

雞鳴日觀望,遠與扶桑樹。

滄海似镕金,眾山如點黛。

遙知碧峰首,獨立煙嵐內。

此石依五松,蒼蒼幾千載。

題靈巖寺泉池

[唐]李 白

客來花雨際,秋水落金池。

片石含清錦,疏松掛綠絲。

高僧拂玉柄,童子獻雙梨。

惜去愛佳景,煙蘿欲暝時。

再書王母池

[唐]呂洞賓

昔年留字識曾來,

事滿華夷遍九垓。

無賴蚊虬知我字,

故留蹤跡不沈埋。

《泰山詠》

晉代謝道韞

“峨峨東嶽高,秀極沖青天”

元曲《登泰山》

張養浩

“萬古齊州煙九點,五更滄海日上竿”,

登岱

明代王世貞

“天門倒瀉銀河水,日觀翻懸碧海流,”

《鄭生至自泰山》

明代詩人李夢陽

“昨汝登東嶽,何峰是絕峰?有無丈人臺,幾許大夫松”

《泰山》 李夢陽

“俯首無齊魯,東瞻海似杯;鬥然壹峰上,不信萬山開。日抱扶桑躍,天橫碣石來。君看秦始後,仍有漢皇臺。”

《岱宗》

明代徐文通

“岱頂淩霄十八盤,中原蕭瑟思漫漫。振衣日觀三秋曙,依劍天門六月寒。風雨黃河通瀚海,星辰紫極近長安。小臣願獻蓬萊頌,閭闔高懸謁帝難。”

《雪中望岱宗》

清代施閏章

“碧海煙歸盡,晴峰雪半殘。冰泉懸眾壑,雲路郁千盤。”

“泰山何其大,萬物都歸納,泰山何尊嚴,萬象都包含。壹切宇宙事,皆作如是現”。

人心齊,泰山移

有眼不識泰山

穩如泰山 重如泰山 老泰山

壹葉幛目,不見泰山

泰山壓頂不彎腰

泰山不讓微塵,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 -李斯

泰山頌

楊辛

高而可登,雄而可親。

松石為骨,清泉為心。

呼吸宇宙,吐納風雲。

海天之懷,華夏之魂。

2. 關於泰山的詩句

登岱

[元]元好問

泰山天壤間,屹如郁蕭臺。厥初造化手,劈此何雄哉。

天門壹何高,天險若可階。積蘇與壘塊,分明見九垓。

扶搖九萬裏,未可誣齊諧。秦皇憺威靈,茂陵亦雄才。

翠華行不歸,石壇滿蒼苔。古今壹俯仰,感極今人哀。

奇控忘登頓,意愜自遲回。夜宿玉女祠,崩奔湧去雷。

雞鳴登日觀,四望無氛霾。六龍出扶桑,翻動青霞堆。

平生華嵩遊,茲山未忘懷。十年望齊魯,孤雲指層崖。

青壁落落雲間開。眼前有句道不得,但覺胸次高崔嵬。

另外,“岱宗”為泰山的別稱,詩詞中多用“岱宗”指泰山。

望 嶽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登泰山

[元]賈魯

岱宗何崔嵬,群山無與比。

使者久塵囂,望之不勝喜。

無緣淩絕頂,詣祠聊致讄。

夫何壹殿存,千間暴遺圮。

人言遭劫火,金源亂兵裏。

感此廢昔年,傷今未能理。

飛奏入彤庭,經營良在邇。

奈何齊魯饑,百姓食糟秕。

神兮願效靈,穰穰多樂祀。

行當復故宮,金碧蕩瞻視。

徂徠山頭喚李白,吾欲從此觀蓬萊。

3. 求描寫長河、黃河、泰山的古詩.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唐·陳子昂《春夜別友人》詩 “夜殘高碧橫長河,河上無梁空白波.”——唐·李賀《有所思》詩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唐·李商隱《嫦娥》詩 “浩浩長河水,九折東北流.”——漢·應瑒《別詩》之二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唐·王維《使至塞上》詩 “崤函羅半壁,秦晉界長河.”——清·譚嗣同《出潼關渡河》詩 1、獨樹臨關門,黃河向天外.--王維《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2、古來黃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變通津,滄海化為塵.---元代詩人薩都剌《過古黃河堤》 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5、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6、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裏寫入胸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7、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涼州詞》 8、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9、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劉禹錫《浪淘沙》 10、派出昆侖五色流,壹支黃濁貫中川.--王安石《黃河》 11、白花垣上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王昌齡 12、黃河渡頭歸問津,離家幾日茱萸新.--王昌齡《送裴圖南》 13、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黃河南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杜甫《黃河二首》 14、望三門,三門開,黃河東去不回來.--賀敬之《三門峽--梳妝臺》 15、責令李白改詩句,黃河之水手中來.---賀敬之《三門峽--梳妝臺》 16、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李白《北風行》 17、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吼萬裏觸龍門.--李白《公無渡河》 18、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李白《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 19、且探虎穴向沙漠,鳴鞭走馬淩黃河.--李白《留別於十壹兄逖裴十三遊塞垣》 20、土花漠碧雲茫茫,黃河欲盡天蒼黃.--李商隱《雜歌謠辭·李夫人歌》 21、黃河水白黃雲秋,行人河邊相對愁.--白居易《生別離》 22、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場.--李流芳 《黃河夜泊》 23、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裏寫入胸懷間.--李白《贈裴十四》 24、雷霆橫刻千重山,澎湃縱雕萬裏原.—朱炳仁《黃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登泰山小天下.。

4. 求有關泰山的成語,句子,名言,俗語,歇後語等.多多益善.如:重如

篤定泰山 像泰山那樣穩定.比喻有絕對把握,無須憂慮 安如泰山 形容象泰山壹樣穩固,不可動搖. 不識泰山 不認識泰山.比喻見聞太窄,認不出地位高或本領大的人. 恩重泰山 恩情深厚,比泰山還重. 鴻毛泰山 比喻輕重相差極大. 人心齊,泰山移 只要大家壹心,就能發揮出極大的力量. 泰山鴻毛 比喻輕重相差極大. 泰山壓頂 比喻遭遇到極大的壓力和打擊. 泰山其頹 舊時用於哀悼大家敬仰的人. 泰山壓卵 泰山壓在蛋上.比喻力量相差極大,強大的壹方必然壓倒弱小的壹方. 泰山北鬥 泰山:東嶽,在山東省泰安市;北鬥:北鬥星.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為眾人所敬仰的人. 泰山不讓土壤 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所以能那麽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泰山梁木 象泰山崩塌,梁木毀壞壹樣.比喻偉人死亡. 穩如泰山 形容象泰山壹樣穩固,不可動搖. 壹葉障目,不見泰山 蔽:遮.壹片樹葉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重於泰山 比泰山還要重.形容意義重大. 泰山盤石 比喻安定穩固. 有眼不識泰山 泰山:山名,在今山東.比喻見聞太窄,認不出眼前地位高或本領大的人. 安若泰山 〖解釋〗形容極其平安穩固.同“安如泰山”. 泰山磐石 〖解釋〗比喻安定穩固. 死重泰山 〖解釋〗比喻死得光榮. 泰山泰水 嶽父嶽母舊時稱妻父為泰山,稱妻母為泰水.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唐)明皇封禪泰山,張說為封禪使.說女婿鄭鎰,本九品官.舊例,封禪後自三公以下皆遷轉壹級,惟鄭鎰因說驟遷五品,兼賜緋服.因大酺次,玄宗見鎰官位騰躍,怪而問之,鎰無詞以對.黃幡綽曰:‘此泰山之力也’.”宋晁說之《晁氏客語》:“呼妻父為泰山……今人乃呼嶽翁.又有呼妻母為泰水,呼叔伯丈人為列嶽.”也有人說,因為泰山上有塊巨石叫“丈人峰”,而妻父俗稱“丈人”,因此又稱泰山.又因泰山古稱東嶽,故妻父又稱嶽父,妻母則稱嶽母.歐陽修《歸田錄》:“今人呼妻父為嶽公,以泰山有丈人峰.” 泰山北鬥 古代認為泰山在五嶽中最高,北鬥星在眾星中最明,因此常用以比喻因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為眾人所崇仰的人.又稱泰鬥. 泰山梁木 《禮·檀弓上》:“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於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本來是孔子死前所作歌,後來用以比喻為人敬仰的人去世.又作泰山頹或泰山其頹. 泰山鴻毛 比喻輕重懸殊,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人固有壹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毛澤東在《為人民服務》中曾引用此典故. 泰山壓卵 比喻以極強對極弱,弱者必無幸免.又稱泰山壓頂. 挾山超海 “挾太山以超北海”的縮寫語,比喻非常困難或根本不可能辦到的事.語出《孟子·梁惠王上》“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太山”即泰山) 壹葉蔽(障)目,不見泰山 比喻被小的東西所蒙蔽,看不到全部或整體.語出《鶡冠子·天則》“夫耳之主聰,目之主明.壹葉蔽目,不見太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太山即泰山) 登泰山而小天下 登上泰山之巔放眼遠眺,天下的事物都變得很渺小了.比喻登高望遠可以使眼界開闊.語出《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天下.'”(太山即泰山,東山即嶧山) 泰山不讓土壤 李斯《諫逐客令》:“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正因為泰山能夠不拒絕任何細小的土石顆粒,它才能那麽高大.比喻為人處世要謙虛好學、團結、寬容.又稱泰山不讓礫石或泰山不讓(太山即泰山). 安(穩)如泰山形容安穩牢固,像泰山壹樣不可動搖. 有眼不識泰山 比喻只看表面現象而沒認清對方的社會地位高或低估了對方的能力、本領.常用作冒犯或得罪人後向對方賠禮道歉的客氣話. 螞蟻搬泰山 俗語,比喻人多力量大,只要齊心合力,就可以成就偉大的事業. 泰山石敢當 壹說“泰山石,敢當(擋)”任何妖邪,意即泰山石能鎮妖避邪;壹說“泰山,石敢當”(人名)能捉妖辟邪.民間傳說,石敢是泰山壹樵夫,有壹身好武藝和浩然正氣,俠肝義膽,見義勇為,能助民眾捉妖辟邪,老百姓非常敬慕他,尊為“石敢當”.後人將“泰山石敢當”刻在石頭上,再將刻石壘在房墻上,以求鎮妖避邪. 泰山北鬥 穩如泰山 重如泰山 人心齊,泰山移 有眼不識泰山 壹葉幛目,不見泰山。

5. 有關泰山的詩句

關於泰山的詩:

泰山--張岱

正氣蒼茫在,敢為山水觀?

陽明無洞壑,深厚去峰巒。

牛喘四十裏,蟹行十八盤。

危襟坐輿筍,知怖不知歡。

望嶽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遊泰山

李白

其壹

四月上泰山 石屏禦道開

六龍過萬壑 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 於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 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 傾崖向東摧

洞門閉石扇 地底興雲雷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銀臺

天門壹長嘯 萬裏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 飄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 棄世何悠哉

其二

清曉騎白鹿 直上天門山

山際逢羽人 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語 卻掩青雲關

遺我鳥跡書 飄然落巖間

其字乃上古 讀之了不閑

感此三嘆息 從師方未還

其三

平明登日觀 舉手開雲關

精神四飛揚 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 窈窕入遠山

憑崖覽八極 目盡長空閑

偶然值青童 綠發雙雲鬟

笑我晚學仙 蹉跎雕朱顏

躊躇忽不見 浩蕩難追攀

其四

清齋三千日 裂素寫道經

吟誦有所得 眾神衛我形

雲行信長風 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觀 伏檻窺東溟

海色動遠山 天雞已先鳴

銀臺出倒景 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藥 高飛向蓬瀛

其五

日觀東北傾 兩崖夾雙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遙空碧

千峰爭攢聚 萬壑絕淩歷

緬彼鶴上仙 去無雲中跡

長松入雲漢 遠望不盈尺

山花異人間 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 於此煉玉液

其六

朝飲王母池 暝投天門關

獨抱綠綺琴 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 夜靜松風歇

仙人遊碧峰 處處笙歌發

寂靜娛清暉 玉真連翠微

想象鸞鳳舞 飄搖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 恍惚不憶歸

舉手弄清淺 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 但見五雲飛

6. 關於泰山的詩句

泰山--張岱

正氣蒼茫在,敢為山水觀?

陽明無洞壑,深厚去峰巒。

牛喘四十裏,蟹行十八盤。

危襟坐輿筍,知怖不知歡。

望嶽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遊泰山

李白

其壹

四月上泰山 石屏禦道開

六龍過萬壑 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 於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 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 傾崖向東摧

洞門閉石扇 地底興雲雷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銀臺

天門壹長嘯 萬裏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 飄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 棄世何悠哉

其二

清曉騎白鹿 直上天門山

山際逢羽人 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語 卻掩青雲關

遺我鳥跡書 飄然落巖間

其字乃上古 讀之了不閑

感此三嘆息 從師方未還

其三

平明登日觀 舉手開雲關

精神四飛揚 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 窈窕入遠山

憑崖覽八極 目盡長空閑

偶然值青童 綠發雙雲鬟

笑我晚學仙 蹉跎雕朱顏

躊躇忽不見 浩蕩難追攀

其四

清齋三千日 裂素寫道經

吟誦有所得 眾神衛我形

雲行信長風 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觀 伏檻窺東溟

海色動遠山 天雞已先鳴

銀臺出倒景 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藥 高飛向蓬瀛

其五

日觀東北傾 兩崖夾雙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遙空碧

千峰爭攢聚 萬壑絕淩歷

緬彼鶴上仙 去無雲中跡

長松入雲漢 遠望不盈尺

山花異人間 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 於此煉玉液

其六

朝飲王母池 暝投天門關

獨抱綠綺琴 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 夜靜松風歇

仙人遊碧峰 處處笙歌發

寂靜娛清暉 玉真連翠微

想象鸞鳳舞 飄搖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 恍惚不憶歸

舉手弄清淺 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 但見五雲飛

7. 關於泰山的詩句

望嶽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泰山--張岱

正氣蒼茫在,敢為山水觀?

陽明無洞壑,深厚去峰巒。

牛喘四十裏,蟹行十八盤。

危襟坐輿筍,知怖不知歡。

李白

其壹

四月上泰山 石屏禦道開

六龍過萬壑 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 於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 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 傾崖向東摧

洞門閉石扇 地底興雲雷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銀臺

天門壹長嘯 萬裏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 飄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 棄世何悠哉

其二

清曉騎白鹿 直上天門山

山際逢羽人 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語 卻掩青雲關

遺我鳥跡書 飄然落巖間

其字乃上古 讀之了不閑

感此三嘆息 從師方未還

其三

平明登日觀 舉手開雲關

精神四飛揚 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 窈窕入遠山

憑崖覽八極 目盡長空閑

偶然值青童 綠發雙雲鬟

笑我晚學仙 蹉跎雕朱顏

躊躇忽不見 浩蕩難追攀

其四

清齋三千日 裂素寫道經

吟誦有所得 眾神衛我形

雲行信長風 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觀 伏檻窺東溟

海色動遠山 天雞已先鳴

銀臺出倒景 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藥 高飛向蓬瀛

其五

日觀東北傾 兩崖夾雙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遙空碧

千峰爭攢聚 萬壑絕淩歷

緬彼鶴上仙 去無雲中跡

長松入雲漢 遠望不盈尺

山花異人間 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 於此煉玉液

其六

朝飲王母池 暝投天門關

獨抱綠綺琴 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 夜靜松風歇

仙人遊碧峰 處處笙歌發

寂靜娛清暉 玉真連翠微

想象鸞鳳舞 飄搖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 恍惚不憶歸

舉手弄清淺 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 但見五雲飛

8. 關於泰山的詩句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杜甫 壹步壹人生,千階到天門。

回首霧茫茫,轉身雲紛紛。 日出弄倩影,客來遊銷魂。

小孩多勇敢,老翁更堅定。 山風習習爽,泉水潺潺清。

街市好熱鬧,還攀玉皇頂。 ——《讀月樓詩存》 遊泰山 其壹 四月上泰山 石屏禦道開 六龍過萬壑 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 於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 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 傾崖向東摧 洞門閉石扇 地底興雲雷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銀臺 天門壹長嘯 萬裏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 飄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 棄世何悠哉 其二 清曉騎白鹿 直上天門山 山際逢羽人 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語 卻掩青雲關 遺我鳥跡書 飄然落巖間 其字乃上古 讀之了不閑 感此三嘆息 從師方未還 其三 平明登日觀 舉手開雲關 精神四飛揚 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 窈窕入遠山 憑崖覽八極 目盡長空閑 偶然值青童 綠發雙雲鬟 笑我晚學仙 蹉跎雕朱顏 躊躇忽不見 浩蕩難追攀 其四 清齋三千日 裂素寫道經 吟誦有所得 眾神衛我形 雲行信長風 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觀 伏檻窺東溟 海色動遠山 天雞已先鳴 銀臺出倒景 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藥 高飛向蓬瀛 其五 日觀東北傾 兩崖夾雙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遙空碧 千峰爭攢聚 萬壑絕淩歷 緬彼鶴上仙 去無雲中跡 長松入雲漢 遠望不盈尺 山花異人間 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 於此煉玉液 其六 朝飲王母池 暝投天門關 獨抱綠綺琴 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 夜靜松風歇 仙人遊碧峰 處處笙歌發 寂靜娛清暉 玉真連翠微 想象鸞鳳舞 飄搖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 恍惚不憶歸 舉手弄清淺 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 但見五雲飛 ——李白 泰山梁父行 八方各異氣,千裏殊風雨。

劇哉邊海民,寄身於草墅。 妻子象禽獸,行止依林阻。

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 飛龍篇 晨遊泰山。

雲霧窈窕。 忽逢二童。

顏色鮮好。 乘彼白鹿。

手翳芝草。 我知真人。

長跪問道。 西登玉臺。

金樓復道。 授我仙藥。

神皇所造。 教我服食。

還精補腦。 壽同金石。

永世難老。 仙人篇 仙人攬六著。

對博太山隅。 湘娥拊琴瑟。

秦女吹笙竽。 玉樽盈桂酒。

河伯獻神魚。 四海壹何局。

九州安所知。 韓終與王喬。

要我於天衢。 萬裏不足步。

輕舉淩太虛。 飛騰逾景雲。

高風吹我軀。 回駕觀紫薇。

與帝合靈符。 閶闔正嵯峨。

雙闕萬丈余。 玉樹扶道生。

白虎夾門樞。 驅風遊四海。

東過王母廬。 俯觀五嶽閑。

人生如寄居。 潛光養羽翼。

進趨且徐徐。 不見軒轅氏。

乘龍出鼎湖。 徘徊九天上。

與爾長相須。 ——曹植 泰山賦 巍巍岱宗,眾山之巔。

雄踞神州,上接九天。 吞吐日月,呼吸雲煙。

陰陽變幻,氣象萬千。 興雲化雨,澤被禹甸。

齊青未了,養育黎元。 魯青未了,春滿人間。

星換鬥移,河清海晏。 人和政通,上下相安。

風起水湧,處處新顏。 暮春三月,雜花滿山。

十月深秋,層林紅染。 伊甸桃源,誰堪比肩。

登高望嶽,壯思綿綿。 國之魂魄,民之肝膽。

屹立東方,億萬斯年。 ——季羨林 泰山頌 高而可登,雄而可親,松石為骨,清泉為心, 呼吸宇宙,吐納風雲,海天之懷,華夏之魂 ——楊辛 夜宿玉皇頂攬月居賞月 霧雲漸漸日西沈,鴛峰峨峨暮色昏。

十六滿月新露面,胭脂勻施壹美人。 ——雲溪山人。

9. 關於泰山的詩句

妳好,希望對妳有幫助

? 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 - 李白 (唐) - 《遊泰山.其二》

? 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歇 - 李白 (唐) - 《遊泰山.其六》

? 深秋訪農事,東馳岱宗途 - 張士明 (元) - 《呈靈巖方丈》

? 石徑俯雲壑,竹林開幽境 - 王旭 (元) - 《遊竹林寺》

? 手摩紅日登三觀,袖佛黃埃看九州 - 王奕 (宋) - 《和元遺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張真人》

? 四月上泰山,石屏禦道開 - 李白 (唐) - 《遊泰山.其壹》

? 松風振巖谷,石泉溜皰廚 - 張士明 (元) - 《呈靈巖方丈》

? 泰山天門,無室宇尚矣,布山張煉師為之經構;累歲乃成,可謂破天荒者也 - 杜仁傑 (元) - 《天門銘》

? 泰山壹何高,迢迢造天庭 - 陸機 (魏晉) - 《泰山吟》

? 泰宗秀維嶽,崔崒刺雲天 - 謝靈運 (南北朝) - 《泰山吟》

? 天門壹長嘯,萬裏清風來 - 李白 (唐) - 《遊泰山.其壹》

? 仙人遊碧峰,處處笙歌發 - 李白 (唐) - 《遊泰山.其六》

? 陽明無洞壑,深厚去峰巒 - 張岱 (明) - 《泰山》

望采納

10. 關於泰山的詩句

1,泰山嵯峨夏雲在,疑是白波漲東海。 —— 出自唐代詩人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白話文釋義:泰山頂上夏雲嵯峨,山上有山,好像是東海白浪連天湧。

2,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出自唐代詩人杜甫所作《望嶽》

白話文釋義: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神奇自然會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黃昏。層層白雲,蕩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3,岱宗何崔嵬,群山無與比。——出自元代賈魯《 登泰山》

白話文釋義:泰山是那麽的高大, 其它山脈無法與它相比。

4,昨汝登東嶽,何峰是絕峰?有無丈人臺,幾許大夫松。——出自明代李夢陽《鄭生至自泰山》

白話文釋義:昨天妳爬泰山去了,最高峰是哪座峰啊?有沒有文人雅士留下的觀景臺啊?有幾顆大夫松啊?

5,四月上泰山,石屏禦道開。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馬跡繞碧峰,於今滿青苔。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北眺崿嶂奇,傾崖向東摧。——出自唐代李白《遊泰山》

白話文釋義:陽春四月登泰山,平整的禦道沿著屏風樣的山峰直上。皇上曾經乘坐六龍車輦翻山越嶺,深壑幽谷縈回曲折。當年碧峰上遺留的馬蹄痕跡,現在早已被青苔掩蓋。峭壁懸崖,飛瀑噴流,松風水聲激切哀鳴。北望群峰奇絕,仿佛向東海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