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案齊眉”的唯美詩句有:
1、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擊鼓》先秦:佚名
譯:壹同生死不分離,我們早已立誓言。讓我握住妳的手,同生***死上戰場。
2、況有瑞草,齊眉偕老,應難比較。——《壹井金》宋代:李鼐
譯:況且有吉祥的仙草相伴,夫妻互相尊敬白頭到老,應該是其他事情難以比較的。
3、願得壹心人,白頭不相離。——《白頭吟》兩漢:卓文君
譯:滿以為嫁了壹個情意專心的稱心郎,可以相愛到老永遠幸福了。
4、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詠同心芙蓉》隋代:杜公瞻
譯:這樣的蓮花必然會互相思念,更何況它們的心是在壹起的。
5、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長恨歌》唐代:白居易
譯:在天願為比翼雙飛鳥,在地願為並生連理枝。
6、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鵲橋仙·纖雲弄巧》宋代:秦觀
譯: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7、兩朵隔墻花,早晚成連理。——《生查子·新月曲如眉》五代:牛希濟
譯:兩朵隔墻相望的花,早晚會結成連理枝。
8、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上邪》兩漢:佚名
譯: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見,除非滔滔江水幹涸枯竭。除非凜凜寒冬雷聲翻滾,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紛飛,除非天地相交聚合連接,直到這樣的事情全都發生時,我才敢將對妳的情意拋棄決絕!
9、願言配德兮,攜手相將。——《鳳求凰》兩漢:司馬相如
譯:希望我的德行可以與妳相配,攜手同在壹起。
10、同居長幹裏,兩小無嫌猜。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長幹行二首》唐代:李白
譯:我們同在長幹裏居住,兩個人從小都沒什麽猜忌。十四歲時嫁給妳作妻子,害羞得沒有露出過笑臉。
《擊鼓》
先秦:佚名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譯:
擊起戰鼓咚咚響,士兵踴躍練武忙。有的修路築城墻,我獨從軍到南方。
跟隨統領孫子仲,聯合盟國陳與宋。不願讓我回衛國,致使我心憂忡忡。
何處可歇何處停?跑了戰馬何處尋?壹路追蹤何處找?不料它已入森林。
只怕妳我此分離,沒有緣分相會和。只怕妳我此分離,無法堅定守信約。
賞:
這是壹篇典型的戰爭詩。詩人以袒露自身與主流意識的背離,宣泄自己對戰爭的抵觸情緒。作品在對人類戰爭本相的透視中,呼喚的是對個體生命具體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細節幸福的獲得。這種來自心靈深處真實而樸素的歌唱,是對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關 懷的闡釋,是先民們為後世的文學作品樹立起的壹座人性高標。
第壹章總言衛人救陳,平陳宋之難,敘衛人之怨。第二章“從孫子仲,平陳與宋”,承“我獨南行”為說。假使南行不久即返,猶之可也。第三章寫安家失馬,似乎是題外插曲,其實文心最細。第四章本來“死生契闊,與子偕老”,是“成說”的內容,是分手時的信誓。詩為了以“闊”與“說”葉韻,“手”與“老”葉韻,韻腳更為緊湊,詩情更為激烈,所以作者把語句改為這壹次序。第五章“於嗟闊兮”的“闊”,就是上章“契闊”的“闊”。“不我活兮”的“活”,應該是上章“契闊”的“契”。所以“活”是“佸”的假借,“佸,會也。”“於嗟洵兮”的“洵”,應該是“遠”的假借,所以指的是“契闊”的“闊”。“不我信兮”的“信”,應該是“信誓旦旦”的“信誓”,承上章“成說”而言的。兩章互相緊扣,壹絲不漏。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http://so.gushiwen.org/search.aspx?value=%E6%89%A7%E5%AD%90%E4%B9%8B%E6%89%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