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秋天高遠澄明的詩句 1.關於描寫秋天的古詩(在高遠澄明大地,抒發)
秋雨——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秋夜——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
秋聲——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秋葉——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秋色——雨侵壞甕新苔綠,秋入橫林數葉紅。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壹派空明互回蕩。
秋菊——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秋思——故人萬裏無消息,便擬江頭問斷鴻。
秋愁——莫道身閑總是,孤燈夜夜寫清愁。
秋興——西風吹葉滿湖邊,初換秋衣獨慨然。
秋懷——出門未免流年嘆,又見湖邊木葉飛。
秋夢——清夢初回秋夜闌,床前耿耿壹燈殘。
秋憶——砧杵敲殘深巷月,梧桐搖落故園秋。
秋悟——人人解說悲秋事,不似詩人徹底知。
秋味——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
2.描寫秋天高明澄遠的天地的詩句
1. 西漢 劉徹 《秋風辭》: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2. 元 馬致遠 《天凈沙 秋思 》: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3. 唐 杜牧 《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4. 東漢 曹操 《觀滄海》: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5. 唐 李嶠 《風》: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6. 唐 杜甫 《絕句四首(其三)》: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7. 唐 劉禹錫 《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8. 唐 劉禹錫 《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9. 南唐 李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10. 唐 杜牧 《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11. 唐 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12. 唐 李白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13. 唐 張繼 《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14. 晚唐 李商隱 《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15. 東漢 曹丕 《燕歌行 其壹》: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16. 魏晉 陶淵明 《酬劉柴桑》: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17. 魏晉 陶淵明 《戊申歲六月中遇火》: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18. 宋 謝朓 《宣城郡內登望》:寒城壹以眺,平楚正蒼然
19. 南朝-梁 柳渾 《搗衣詩》:亭臯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20. 南朝 範雲 《別詩·其二》: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21. 唐 王績 《野望》: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22. 初唐 宋之問 《始安秋日》:桂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23. 唐 王維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24. 盛唐 王維 《山中》: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25. 盛唐 李頎 《望秦川》: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26. 盛唐 王昌齡 《長信秋詞·其壹》: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27. 唐 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懷》: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
28. 盛唐 李白 《酬裴侍禦對雨感時見贈》: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29. 唐 李白 《秋登宣城謝朓北樓》: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30. 盛唐 杜甫 《秋興·其三》: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31. 唐 劉禹錫 《秋詞二首·其二》: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32. 晚唐 李商隱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33. 五代 李璟 《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34. 宋 範仲淹 《蘇幕遮·懷舊》: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
35. 北宋 蘇軾 《贈劉景文》:壹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36. 北宋 寇準 《書河上亭壁》:蕭蕭遠樹流林外,壹半秋山帶夕陽
37. 宋 林逋 《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
38. 宋 柳永 《八聲甘州》: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摟
39. 北宋 黃庭堅 《念奴嬌》: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
40. 宋 秦觀 《秋日·其二》: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41. 北宋 秦觀 《滿庭芳》:山抹微雲,天粘衰草
42. 南宋 楊萬裏 《秋涼晚步》:綠池落盡紅蕖卻,落葉猶開最小錢
43. 宋末 周密 《西塍廢圃》:園翁莫把秋荷折,因與遊魚蓋夕陽
44. 宋末 張炎 《清平樂》:只有壹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45. 元 白樸 《天凈沙·秋》: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
3.秋天在高原澄明的天地抒發豪邁之情的詩句是什麽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
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皇甫冉 登山歌
青山前,青山後,登高望兩處,兩處今何有。煙景滿川原,離人堪白首。
朱放 九日與楊凝、崔淑期登江上山會有故不得往因贈之
欲從攜手登高去,壹到門前意已無。那得更將頭上發,學他年少插茱萸。
範燈 憶長安·九月
憶長安,九月時,登高望見昆池。上苑初開露菊,芳林正獻霜梨。更想千門萬戶,月明砧杵參差。
劉長卿 九日登李明府北樓
九日登高望,蒼蒼遠樹低。人煙湖草裏,山翠縣樓西。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無勞白衣酒,陶令自相攜。
朱慶餘 旅中過重陽
壹歲重陽至,羈遊在異鄉。登高思舊友,滿目是窮荒。草際飛雲片,天涯落雁行。故山籬畔菊
賈島 登樓
秋日登高望,涼風吹海初。山川明已久,河漢沒無餘。遠近涯寥夐,高低中太虛。賦因王閣筆,思比謝遊疏。 ,今日為誰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