熠耀宵行,蟲之微麽。
出自腐草,煙若散漂。
物之相喣,孰知其陶。
——魏晉:郭璞《螢火贊》
遠度時依幕,斜來如畏窗。
向月光還盡,臨池影更雙。
——南北朝:《月中飛螢詩》
著人疑不熱,集草訝無煙。
到來燈下暗,翻往雨中然。
——南北朝:蕭繹《詠螢火詩》
秋窗餘照盡,入暗早螢來。
忽聚還同色,恒然詎落灰。
飛影黃金散,依帷縹帙開。
含明終不息,夜月空徘徊。
——南北朝:陽縉《照帙秋螢詩》
火中變腐草,明滅靡恒調。
雨墜弗虧光,陽升反奪照。
泊樹類奔星,集草疑餘燎。
望之如可灼,攬之徒有耀。
——南北朝:沈旋《詠螢火詩》
本將秋草並,今與夕風輕。
騰空類星霣,拂樹若花生。
屏疑神火照,簾似夜珠明。
逢君拾光彩,不吝此身傾。
——南北朝:蕭綱《詠螢詩》
的歷流光小,飄飖弱翅輕。
恐畏無人識,獨自暗中明。
——隋末唐初:虞世南《詠螢》
時節變衰草,物色近新秋。
度月影才斂,繞竹光復流。
——唐代:韋應物《玩螢火》
秋風凜凜月依依,飛過高梧影裏時。
暗處若教同眾類,世間爭得有人知。
——唐代:郭震《螢》
水殿清風玉戶開,飛光千點去還來。
無風無月長門夜,偏到階前點綠苔。
裴回無燭冷無煙,秋徑莎庭入夜天。
休向書窗來照字,近來紅蠟滿歌筵。
——唐代:羅鄴《螢二首》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陽飛。
未足臨書卷,時能點客衣。
隨風隔幔小,帶雨傍林微。
十月清霜重,飄零何處歸。
——唐代:杜甫《螢火》
玉虬分靜夜,金螢照晚涼。
含輝疑泛月,帶火怯淩霜。
散彩縈虛牖,飄花繞洞房。
下帷如不倦,當解惜餘光。
——唐代:駱賓王《秋螢》
熠熠與娟娟,池塘竹樹邊。
亂飛如拽火,成聚卻無煙。
微雨灑不滅,輕風吹欲燃。
昔時書案上,頻把作囊懸。
——唐代:處默《螢》
卉草誠幽賤,枯朽絕因依。
忽逢借羽翼,不覺生光輝。
直念恩華重,長嗟報效微。
方思助日月,為許願曾飛。
——唐代:於季子《詠螢》
映水光難定,淩虛體自輕。
夜風吹不滅,秋露洗還明。
向燭仍分焰,投書更有情。
猶將流亂影,來此傍檐楹。
——唐代:李嘉祐《詠螢》
巫山秋夜螢火飛,簾疏巧入坐人衣。
忽驚屋裏琴書冷,復亂檐邊星宿稀。
卻繞井闌添個個,偶經花蕊弄輝輝。
蒼江白發愁看汝,來歲如今歸未歸。
——唐代:杜甫《見螢火》
月墜西樓夜影空,透簾穿幕達房櫳。
流光堪在珠璣列,為火不生榆柳中。
壹壹照通黃卷字,輕輕化出綠蕪叢。
欲知應候何時節,六月初迎大暑風。
——唐代:徐夤《螢》
漢陵秦苑遙蒼蒼,陳根腐葉秋螢光。
夜空寥寂金氣凈,千門九陌飛悠揚。
紛綸暉映互明滅,金爐星噴鐙花發。
露華洗濯清風吹,低昂不定招搖垂。
高麗罘罳照蛛網,斜歷璇題舞羅幌。
曝衣樓上拂香裙,承露臺前轉仙掌。
槐市諸生夜讀書,北窗分明辨魯魚。
行子東山起征思,中郎騎省悲秋氣。
銅雀人歸自入簾,長門帳開來照淚。
誰言向晦常自明,兒童走步嬌女爭。
天生有光非自炫,遠近低昂暗中見。
撮蚊妖鳥亦夜起,翅如車輪而已矣。
——唐代:劉禹錫《秋螢引》
夜靜乘涼坐水亭,草頭隱映見孤螢。
瞥然飛過銀塘面,俯仰浮光幾點星。
——宋代:白玉蟾《孤螢》
壹點暉暉落扇間,欲飛還撲近欄幹。
乾坤日月光明藏,莫作書邊冷眼看。
——宋代:錢時《螢》
老來不用映書帷,草上流光數點微。
卻憶江村無月夜,籃輿壹路照人歸。
——宋代:舒嶽祥《螢》
微蹤壹腐草,霜重不禁秋。
想悟浮生短,常為秉燭遊。
——宋代:真山民《螢火》
林塘荒濕地,向夕已飛螢。
月沒蛩吟砌,露涼人在庭。
隨風疑落燼,過水亂疏星。
學子燈前寢,誰將爾照經。
——宋代:司馬光《南園雜詩?螢》
太陽不敢近,宵行聊自娛。
過水亂繁星,隨風散平蕪。
車公晚差樂,幾案不汝須。
方謀買娉婷,斛貯明月珠。
——宋代:孫應時《螢》
熠熠迎宵上,林間點點光。
初疑星錯落,渾訝火熒煌。
著雨藏花塢,隨風入畫堂。
兒童競追撲,照字集書囊。
——宋代:朱淑真《夏螢》
淺草時雙起,深叢忽獨明。
情知曉月淡,意欲照人行。
扇撲高無奈,風斜半欲橫。
書帷吾已懶,不擬著囊盛。
——宋代:楊萬裏《早行見螢》
每向坳塘照,多從曲徑燒。
無煙知有焰,著草不曾焦。
雜燐因風亂,隨星沒夜遙。
老來疏簡冊,四散任渠飄。
——宋代:舒嶽祥《螢》
不知何處出,牢落水村邊。
隱隱猶含雨,飛飛欲近船。
詩書看老矣,事業尚茫然。
今夕知何夕,篷窗猶未眠。
——宋代:許景衡《螢》
江臯螢火故煇煇,仍解穿簾夜點衣。
但取見時增意思,莫嫌生處太卑微。
月明敢向星中亂,天黑偏能雨裏飛。
今日分明知我去,何年漂泊照吾歸。
——宋代:張舜民《螢》
碧痕初化池塘草,熒熒野光相趁。扇薄星流,盤明露滴,零落秋原飛磷。練裳暗近。記穿柳生涼,度荷分暝。誤我殘編,翠囊空嘆夢無準。
樓陰時過數點,倚闌人未睡,曾賦幽恨。漢苑飄苔,秦陵墜葉,千古淒涼不盡。何人為省。但隔水餘暉,傍林殘影。已覺蕭疏,更堪秋夜永。
——宋代:王沂孫《齊天樂·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