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辛棄疾 最高樓·吾擬乞歸 犬子以田產未置止我 賦此罵之

辛棄疾 最高樓·吾擬乞歸 犬子以田產未置止我 賦此罵之

《最高樓吾擬乞歸,犬子以田產未置止我,賦此罵之》

作者:辛棄疾

吾擬乞歸,犬子以田產未置止我,

賦此罵之。

吾衰矣,須富貴何時?

富貴是危機。

暫忘設醴抽身去,未曾得米棄官歸。

穆先生,陶縣令,是吾師。

待葺個園兒名佚老,

更作個亭兒名亦好,

閑飲酒,醉吟詩。

千年田換八百主,壹人口插幾張匙?

便休休,更說甚,是和非!

賞析:

詞,本是壹種純粹的音樂文學藝術品,但在發展過程中,實用功能不斷擴大,許多作品已經兼備了應用文的性質。特別是到南宋,她幾乎進入了人們社會交往的各個方面,可以用來談戀愛,可以用來交朋友,可以用來孝順父母,可以用來聯絡親戚,乃至替人作壽,給人送終,祝人新婚,賀人生子,打闊佬的秋風,拍上司的馬屁真是五花八門,無所不能。然而,寫詞來訓兒子,我們還是頭壹回見。如若編壹本宋詞之最,這首詩該算壹項紀錄罷?

此詞約作於光宗紹熙五年(1194),當時詞人五十五歲,任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任(從梁啟超、鄧廣銘二先生說)。據詞及小序可知,詞人因官場上的失意,打算辭官,但那不曉事的犬子極力反對,(家中田地、房產還未購置齊全,老頭子倒想洗手不幹了,壹旦他老人家嗚呼哀哉,叫咱哥兒們喝西北風去?)於是詞人便作了這首詞數落他。

由於犬子勸阻自己的充足理由是官做得還不夠大,薪俸級別還不夠高,壹句話,還不夠富貴,因此,詞人首先抓住富貴這兩個字來作文章,打開窗戶說亮話,張口便道:我老啦,幹不動了,等富貴要等到哪壹天呢?接下去改用讓步性語氣,以退為進:就算能捱到富貴的那壹天又能怎樣?富貴是好要的麽?爬得高,跌得重,危險得很吶!

上闋頭三句看似肆口而成,其實字字都有來歷。吾衰矣出自《論語述而》:子(孔子)曰:甚矣吾衰也。須富貴何時出自《漢書。楊惲傳》楊惲報孫會宗書:人行樂耳,須富貴何時?富貴是危機則見於《晉書。諸葛長民傳》。東晉末年,長民官至都督豫州揚州之六郡諸軍事、豫州刺史,領淮南太守,深得實力派、太尉劉裕的信任,權傾壹時。他貪婪奢侈,多聚珍寶美女,大建府第宅院。然而顯赫的富貴並沒有給他帶來多少快樂,相反,由於時時擔心遭到殺身之禍,連覺也睡不安穩,竟至壹月中有十幾夜做惡夢驚起跳踉,如與人廝打。他曾嘆息說:貧賤常思富貴,富貴必履危機。後來果然為劉裕所殺。詞人襲用其語,可見對這樣的歷史教訓深有感觸。那麽,怎樣才是遠禍全身的上上之策是什麽呢?只有急流勇退,及時辭官歸隱。於是,下文便拈出壹個正面典型來和諸葛長民作對比。《漢書。楚元王傳》記載,漢高祖劉邦之弟劉交封楚王,他以穆生、白生、申公等三人為中大夫,十分恭敬禮遇。穆生不喜歡喝酒,劉交開宴時,特地為他設醴(擺上度數不高的米汁甜酒)。後來劉交的孫子劉戊為王,有壹次忘了為穆生設醴,穆生退而言曰:我該走了。醴酒不設,說明王爺已開始怠慢,再不走,就將獲罪遭殃。穆生稱病去職後,劉戊日漸淫暴,白生、申公勸諫無效,反被罰作苦役,真個應驗了穆生的預言。暫忘句即詠此事。因說穆生,所以,又帶出另壹位先哲來,那就是在任彭澤縣令不肯為五鬥米折腰、棄官而歸隱田園的陶淵明。揣測詞人的作意,請陶淵明到場本是為了應付格律。此處例須對仗,故不能讓穆先生落單,壹定得給他找位儐相;但陶縣令棄官的動因與穆先生又不盡相同,他的拂衣而去,還包含著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的成分,於是,他的出場就給詞意增添了壹項新的內容,其作用又不僅僅是給穆先生當陪襯了。總而言之,詞人將這兩位高士懸為自己的師範,用意十分明顯: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述而》(朝廷對我既然不太信任,那麽再幹下去恐怕就會有禍患那又有什麽富貴可言呢?更何況,犧牲自己的人格和尊嚴去博取富貴,代價也未免太大。這富貴求不得,老夫拿定主意要歸隱了。

下闋頭四句,談自己辭官後的打算:辟壹處花園,建壹座亭閣,閑下來作甚?喝老酒。喝醉了作甚?寫詩詞。優哉遊哉,豈不快哉!陶然欣然,何其超然!閑飲酒醉,吟詩為短句流水對,只寥寥六字,兩組連續性的動態畫面,便寫盡了理想中的隱居生活的情趣。然而還不可忽過佚老、亦好二辭。其壹老、好相葉,是輔韻,與時、機、歸、師、詩、匙、非等主韻***同構成本調的平仄韻錯葉格,有聲情搖曳之美,其二,四字俱有典故,佚老見《莊子。大宗師》: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蓋謂人生碌碌,只有老來才得安逸(佚,同逸)。亦好語出唐戎昱《長安秋夕》詩:遠客歸去來,在家貧亦好。即今俗話所謂的金窩銀窩,不如自己家的草窩。詞人要以佚老、亦好命名園、亭,雖不直說頤養天年、安貧樂道,但自珍桑榆、不慕金紫之意,已曲曲傳出,韻味更有深長之妙。

詞人自己固然是安貧了,其奈犬子不安何?不可不給以當頭棒喝。於是又折且詞筆來訓子:千年田換八百主!多置田產,又有何用?適足害妳們弟兄幾個成為敗家子而已!壹個人長有幾張嘴巴?插得下許多調羹?家有薄田幾畝,還不夠妳們粗茶淡飯麽?妳別再說三道四了!如果說上文還帶有若幹書卷氣、不夠家常的話,那麽最後這壹段真可謂口角生風,活生生是老子罵兒子的現場錄音,寫神了,寫絕了!值得壹提的是,千年二句雖用俚語,卻仍有宋人載籍可以參證。千年田換八百主,見北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壹載五代時韶州靈樹院如敏禪師語。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雲:千年田八百主。僧雲:如何是千年田八百主?師雲:郎當屋舍勿(沒)人修。這些話頭,再早些還可尋溯到王梵誌詩:年老造新舍,鬼來拍手笑。身得暫時坐,死後他人賣。千年換百主,各自循環改。前死後人坐,本主何相(廂)在。壹人口插幾張匙,範成大《石湖居士詩集》卷二十六《丙午新正書懷》十首其四(窮巷閑門本然):口不兩匙休足谷。自註:吳諺曰:壹口不能著兩匙。用俗話隱括入律,且對仗工穩,尤為難得,詞人的水平,真不可測!

這首詞,既具備歷史的思辨,又富有人生的哲理;既充滿著書齋裏的睿智,又洋溢著生活中的氣息;亦莊亦諧,亦雅亦俚;莊而不病於迂腐,諧而不闌入油滑;雅是通俗的雅,俚是規範的俚;顯示出詞的胸襟之大、見識之高、性格之爽、學養之深,顯示出詞人具有駕馭各種不同類型語言藝術的非凡能力。

辛詞尤善用典故和化用前人成句,本篇就是壹個突出的範例。吾衰句用《論語》,是經:須富句、暫忘句用《漢書》,富貴句用《晉書》,是史:佚老用《莊子》,是子:亦好用唐詩,是集。壹首詞中,四部都用遍了。就時代而言,從春秋、戰國、漢、晉、唐、五代壹直用到宋。就文體言,自詩、文壹直用到和尚語錄、民間謠諺。就用法而言,或整用成句,或提煉文意,或增減字面,或翻換言語。在此道上,詞人真達到了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地步!

宋代,封建帝王用較優厚的經濟待遇來籠絡武將和士大夫們,以換取他們的忠勤服務,因此,官僚地主置田莊、營第宅、蓄家妓之風盛極壹時。而當時發達的城市商業經濟畸形繁榮的色情業,又大大刺激了紈絝子弟的消費欲望,把他們的胃口吊得很高。紅燭呼盧,千緡買笑,在銷金鍋裏蕩盡祖產的不肖子孫處處皆是。君子之澤往往二世、三世而斬,不待五世了。北宋沈括《夢溪筆淡》卷九《人事》記載過壹個發人深省的故事:將軍郭進的新建府第落成,大開筵席,不但請木工瓦匠與宴,而且讓他們坐在自家子弟們的上位。有人問道:公子們怎麽好同匠人為伍呢?郭進指著工匠們說:這是造房子的。又指著子弟們說:這是賣房子的,當然應該坐在下風。進死後不久,府第果然落入他人之手。郭進者流,看問題不可謂不透徹,做事情不可謂不通達,然而既有先見之明,那又為何還建造府第呢?既然建了,又為何不能對子弟們嚴加管教,使之成器?相比之下,詞人能夠不措意於營置田產,且犬子嘟嘟囔囔時乃能賦詞罵,真算得上是壹位高明的家庭教育專家了。這在封建時代真是難能可貴,即便對於今天的人們,恐怕也還有壹定的教育意義呢?

最高樓·暮春

薛昂夫 最高樓暮春

花信緊,二十四番愁。風雨五更頭。侵階苔蘚宜羅襪,逗衣梅潤試香篝。綠窗閑,人夢覺,鳥聲幽。按銀箏、學弄相思調。寫幽情、恨殺知音少。向何處,說風流。壹絲楊柳千絲恨,三分春色二分休。落花中,流水裏,兩悠悠。

賞析

薛昂夫(12671359) 元代散曲家。回族人。原名薛超吾,以第壹字為姓。先世內遷,居懷孟路(治所在今河南沁陽)。祖、父皆封覃國公。漢姓為馬,又字九臯,故亦稱馬昂夫、馬九臯。據趙孟頫《薛昂夫詩集序》(《松雪齋文集》),他曾執弟子禮於劉辰翁(1234~1297)門下,約可推知他生年約在元初至元年間。歷官江西省令史,僉典瑞院事、太平路總管、衢州路總管等職。薛昂夫善篆書,有詩名,詩集已佚。詩作存於《皇元風雅後集》、《元詩選》等集中。

辛棄疾 賀新郎·賦琵琶

《賀新郎賦琵琶》

辛棄疾

鳳尾龍香撥,

自開元。

《霓裳曲》罷,

幾番風月。

最苦潯陽江頭客,

畫舸亭亭待發。

記出塞黃雲堆雪。

馬上離愁三萬裏,

望昭陽宮殿孤鴻沒,

弦解語,

恨難說。

遼陽驛使音塵絕,

瑣窗寒輕攏慢撚,

淚珠盈睫。

推手含情還卻手,

壹抹《梁州》哀徹。

千古事、雲飛煙滅。

賀老定場無消息,

想沈香亭北繁華歇,

彈到此,

為嗚咽。

賞析:

這是壹首著名的詠物抒懷詞。借說琵琶故事,來抒發國家興亡和個人失意的感嘆。上片用三個典故來議論和抒情。自從開元盛世過罷,《霓裳羽衣曲》經歷了多少代風清月白,楊貴妃的琵琶彈走了盛唐的繁華,從此國運衰微。最愁苦是自居易潯陽江頭夜送客,為聽琵琶妙曲,等待出發的高高畫船在江邊停泊,白居易聽琵琶,感受被貶謫的悲涼。王昭君遠出塞外,天上黃雲覆蔽,馬前冰雪堆積,她在馬上彈著琵琶訴離愁,去國離家三萬裏,遙望昭陽宮殿的方向,離群的孤雁隱沒了蹤跡,琵琶弦善解人意,昭君恨難以盡敘。王昭君手抱琵琶出塞是朝廷的屈辱(歷史另作別論),結句恨難說,家事、國事,身前、身後事,真的從何說起呢!下片借思婦彈琵琶表達對遼陽征人的思念,抒發對北國的懷念。北方傳遞音信的遼陽驛使已經斷絕,雕花窗透入了寒氣,她輕攏慢撚地彈奏琵琶,淚珠兒盈滿雙睫。遼陽的陷落引起思婦的哀怨。她彈《梁州》不僅因為它樂曲音調激越,更是因它在北方,這才聲音哀徹。最後以回憶唐朝琵琶高手賀老和沈香亭中玄宗和貴妃玩賞的故事作結,供以嗚咽宋朝的衰亡。

辛棄疾 玉樓春·戲賦雲山

《玉樓春戲賦雲山》

作者:辛棄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雲猜是汝。

常時相對兩三峰,走遍溪頭無覓處。

西風瞥起雲橫度,忽見東南天壹柱。

老僧拍手笑相誇,且喜青山依舊住。

賞析:

宋寧宗慶元二年(1196),辛棄疾由於上饒(今屬江西)帶湖寓所毀於火,遂徙居位於鉛山(今屬江西)東北境的期思渡別墅。那裏有壹汩清泉,其形如瓢,詞人因名之為瓢泉。這首詞就是作者居住在瓢泉寓所期間寫成的。內容如題,乃吟詠雲山之作。

這首詞雖然題為戲賦雲山,但所著力描述的不過是壹種自然現象的瞬息萬端的變化,但字裏行間似乎寄寓著詞人這樣壹個信念:雖然堅持抗金北伐的力量,多次受到投降派的排斥和打擊,但是,就象大雪壓不垮青松壹樣,這股抗金力量不僅不會消亡,反而會逐漸強大,成為國家的中流砥柱。

開首兩句點題。上句設問,下句作答,這比直說青山被浮雲所遮蓋,更耐人尋味。而且,由於用了擬人手法,還大大密切了物我關系,使我們仿佛看到了詞人那種翹首凝望、喃喃自語的情態。起句用典,《莊子。大宗師》雲: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莊子這段話是為抒發他有藏必亡的虛無觀點立論的。後來黃庭堅《次韻東坡壺中九華》詩曾用其字面,句雲:有人夜半持山去,頓覺浮嵐暖翠空。以作者的詞句同黃氏的詩句相比較,黃氏的持字徑從《莊子》語中負之而走的負字而來,稍顯得拘泥樸實;而詞人的推字,則顯得空靈巧妙,更切合青山被浮雲所籠罩的景象。可見,用典的巧拙,不在於能否師其字面,而在於能否即景會心,緣事而變化。而四面浮雲猜是汝句,何以用猜而不用知?蓋知字判斷的意味太濃,和起句的詰問語氣不相搭配,且使本句也顯得呆滯;而著壹猜字,不僅和起句的詰問語氣相吻合,而且還使全韻靈動活潑,聲情若掬。歇拍壹韻緊承前韻,通過描述自己尋覓常時相對兩三峰的行動和走遍溪頭無覓處的結果,進壹步證實青山被浮雲所籠罩,並隱然透露出詞人的遺憾心情。詞人為什麽如此執著地尋覓常時相對的青山?因為青山是他閑居瓢泉期間的知音,也是他光明磊落的人格的真實寫照。新葺茆檐次第成,青山恰對小窗橫。(《浣溪沙瓢泉偶作》)青山意氣崢嶸,似為我歸來嫵媚生。(《沁園春再到期思蔔築》)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虞美人邑中園亭》)妳看,詞人對青山的感情是多麽的深厚啊!怪不得他要殷勤尋覓呢。

詞的上片寫青山被浮雲遮覆的憂慮,下片則寫重睹青山的喜悅。下片兩句筆鋒壹轉,景象突然壹變:西風乍起,浮雲飄散,忽然看見平時與之相親相愛的青山象擎天巨柱壹樣,巋然聳立在東南天際。說寫詞人重睹青山的喜悅,可又沒有直接描寫,而是通過上句的瞥起和下句的忽見,來表現作者在剎那間的感情變化。如果說下片壹韻著重寫浮雲散而青山見的自然景觀須臾間的變化的話,那麽結拍壹韻還不該直接抒寫重睹青山的喜悅心情嗎?作者偏不這樣,而是宕開筆墨,描寫了壹個老僧看到青山依然挺立東南天際時的歡快舉止和情態,通過老僧之喜來映襯詞人之喜。這樣寫不僅多壹層曲折,而且還豐富了詞境,說明熱愛青山、關心青山是否依舊的,正大有人在,那老僧即其壹例也。

這首詞雖然題為戲賦雲山,但詞人對他吟詠的對象並未作十分精細的描繪和刻劃,而是抓住自然界客觀景物的傾刻變化,以輕快明朗的筆調抒發自己的內心感受,寓意深刻,並非平淡之嘆。這首小詞的格調明快疏朗,清新活潑,反映了詞人落職閑居期間積極樂觀的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