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跳出周期律的詩歌

跳出周期律的詩歌

1945年7月,黃炎培在延安考察時提出了歷史周期律的問題。他是這樣說的:

“我已經出生60多年了。我親眼所見,真的叫做‘其盛也盛,其亡也驟’。壹個人,壹個家庭,壹個團體,壹個地方,甚至壹個國家,很多單位都沒能跳出這個周期律。剛開始都是全神貫註,沒有壹個不努力的。可能當時很難,只有。

“隨著環境逐漸好轉,精神逐漸下降。他們中的壹些人自然是長期惰性的,從少數到多數,到風氣的養成。雖有大力,不可逆轉,不可補救。”

“該地區也在逐步擴張。有些擴張是因為自然發展,有些是野心驅使,強迫發展。當幹部人才枯竭,難以應對時,環境越來越復雜。控制力必然會變弱。”

“在壹部歷史中,也有‘政怠官成’,‘民亡政息’,‘榮辱與共’。總之,沒有人能跳出這個周期律。從過去到現在,我對* * *先生們有了壹個大概的了解。我只是希望能找到壹種新的方式跳出這種周期律的支配。”

歷史周期律是中國古代王朝的真實寫照。即使社會形態不同,政治設施差,統治疆域不同,但歷代王朝從來都是“其盛也富”,“其亡也驟”。

創業之初,我憂郁而專註,經歷了壹生的死亡。政績蒸蒸日上,就會出現麻痹松懈和腐敗,或政治懶惰,或民不聊生,或榮辱與共。

並非只有黃炎培壹個人有這樣的洞察力,歷代統治者也在思考歷史周期性的規律。因為他們的追求是長治久安,永遠的踏實。因此,對歷史周期性規律的思考和跳出歷史周期性規律的實踐,壹直是中國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這些見解往往被後面的歷史所否定,其實踐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