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李白描寫絲綢之路的詩歌

李白描寫絲綢之路的詩歌

李白描寫絲綢之路的詩歌如下:

第壹首:幾多瀚漠蓋平湖,巨手壹揮描彩圖。東結相鄰先得月,西聯宇外已傾珠。蒼茫沃野香猶在,漫道雄關影不孤。更惜九州應有寄,煙波深處辟新途。

第二首:古城西去至邪州,大佛寺前塵土憂。駝馬聲傳玉門渡,漢唐之國到胡洲。涇河道口埋屍骨,想走涼州裹錦裘。瀚海愁雲千裏遠,天山腳下馬當舟。

第三首:陽關西出鳥猶愁,萬裏黃沙漢使遊。望斷雪山峰外月,蕩搖戈壁漠中舟。雲飛絲路飄花雨,風動駝鈴運錦綢。古道寂寥今尚在,鳴沙山上夢悠悠。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舊唐書》記載李白為山東人;《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資料擴展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壹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狹義的“絲綢之路”是指起始於古代中國長安或洛陽。

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絲綢之路起點是以國都為準的,西漢時期起點在長安(今西安);東漢時期起點在洛陽,期間絲綢之路第壹次延伸到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