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隱最有名的壹首詩是雪。
原文:細玉羅紋下碧霄,杜門顏巷落偏饒。巢居只恐高柯折,旅客愁聞去路遙。撅凍野蔬和粉重,掃庭松葉帶酥燒。寒窗呵筆尋詩句,壹片飛來紙上銷。
羅隱,原名羅橫,字昭諫,杭州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新登鎮)人。唐代文學家。從唐大中十三年底進入京師開始,參加十多次進士試,全部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改名羅隱,隱居於九華山。
羅隱主要著作有《讒書》及《兩同書》,前者對當時社會進行的揭露和批判相當深刻,有很強的戰鬥性;後者提出仁政,力圖提煉出壹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濟術。詩集有《甲乙集》,頗有諷刺現實之作,多用口語,在民間流傳頗廣。
羅隱其書乃在力圖提煉出壹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濟術,羅隱的思想主要體現在《兩同書》和《讒書》中。
《兩同書》力圖提煉出壹套供統治者采用的太平匡濟術,全書***十篇,分貴賤、強弱、損益、理亂等十個問題,從不同側面對致太平之本和術進行了討論,其中既有豐富的社會政治思想,亦不乏深刻的辯證思維色彩。上卷五篇說明修身的方法,各篇最後都用老子的話作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