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教師節對老師的詩句

教師節對老師的詩句

教師節對老師的詩句如下:

壹、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賞析:“春蠶”句首先是人的眷戀感情之纏綿同春蠶吐絲綿綿不盡之間的聯想,又從蠶吐絲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寫出了“到死絲方盡”,使這壹形象具有了多種比喻的意義。

南朝樂府西曲歌《作蠶絲》:“春蠶不應老,晝夜常懷絲。何惜微軀盡,纏綿自有時。”造意與《無題》的“春蠶”句相近。不過,這裏的春蠶“何惜微軀盡”,是在料定“纏綿自有時”、前途頗有希望的情況下產生的意念。

《無題》“春蠶”句則不然,就其表現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現的追求是無望的,卻又是不計希望之有無的,感情境界有差異,聯想也更為曲折。以蠟燭的燃燒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隱以前的南朝樂府中,也不少見。

二、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蜂》。

賞析:“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這兩句急轉直下,由前面盛贊蜜蜂“占盡風光”轉而詠嘆它終生徒勞,所獲甚少。

采花、釀蜜本是蜜蜂的天職。它辛苦釀成的蜜主要是用來供養蜂王,或被人所用,自己享用的卻很少,而這完全是出於它的本能,根本不會意識到這有什麽不公平。

蜂與蝶在詩人詞客筆下,成為風韻的象征。然而小蜜蜂畢竟與花蝴蝶不同,它是為釀蜜而勞苦壹生,貢獻甚多而享受甚少。詩人羅隱著眼於這壹點,寫出這樣壹則寄慨遙深的詩的“動物故事”。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壹新。

三、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白居易《遠師》。

賞析:在朝中做官的我和在南寺的自遠禪師,每壹次相見都能夠使得自己心情平靜許多。何時才能再次見到禪師呢?大概要等到我心中沒有世俗之事的時候吧!?白居易聰穎過人,讀書十分刻苦,讀得口都生出了瘡,手都磨出了繭,年紀輕輕的,頭發全都白了。

這兩句詩中,表達了作者對自遠禪師的思念之情。白居易的閑適詩在後代有很大影響,其淺切平易的語言風格、淡泊悠閑的意緒情調,都曾屢屢為人稱道。

但相比之下,這些詩中所表現的那種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閑適”思想,以及歸趨佛老、效法陶淵明的生活態度,因與後世文人的心理較為吻合,所以影響更為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