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洛怎麽讀

洛怎麽讀

洛讀luò

漢語壹級通用規範漢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本義是水名,指洛水。也指發源於陜西省定邊縣的北洛河。後來人們也將洛陽簡稱為“洛”。

形聲字。從水,各聲。“氵”表意,是水域、水流,匯至於江河湖海的意思,甲骨文水旁多作曲線或點狀,表示字義與河或水有關。

“各”表聲,是各自、每個、彼此不同的意思。“氵”、“各”合為“洛”,表示各個水流匯聚而成“洛”水。所以“洛”的本義為水名,指洛水、洛河。

說文解字註

(洛)水。出左馮歸德北夷畍中,東南入渭。

左馮翊三字,當作北地二字。前誌:北地郡歸德下,洛水出北蠻夷中,入河。入河者,入渭以入河也。此揔舉其源委也。左馮翊褱德下曰:洛水東南入渭。此言其入渭之處也。許之例,舉源地,不舉委地。

然則當雲出北地歸德無疑矣。今甘肅慶陽府安化合水二縣,漢歸德地也。今陜西同州府朝邑縣有懷德城,漢縣也。括地誌雲:洛水源出慶州洛源縣白於山。方輿紀要曰:洛水出慶陽府合水縣北二十裏白於山。

東北流經廢洛源縣。又經保安縣、安塞縣、甘泉縣、鄜州,又南經洛川縣南,中部縣東,而沮水入焉。沮水自中部縣子午嶺東南流而入於洛水,卽說文?水,出北地直路西,東入洛也。自是洛水亦兼沮水之稱。

又南流經宜君縣,過耀州,合漆水,歷三原縣、富平縣、白水縣,又東南流經澄城縣、同州府,至朝邑縣南入渭水。

水道提綱雲:舊合渭入河。自明時改流,徑入河,不南入渭。今洛口南去渭口三十裏。按水經註本有雍州洛水篇,今亡之矣。禹貢道渭節謂之漆沮。職方雍州其浸渭洛。小雅瞻彼洛矣傳曰:洛,宗周之浸也。左傳、國語皆雲三川震。韋、杜以涇渭洛為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