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描寫軍訓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軍訓的詩句有哪些?

1、涼州詞?

作者:唐朝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此詩是詠邊寒情景之名曲。全詩寫艱苦荒涼的邊塞的壹次盛宴,描摹了征人們開懷痛飲、盡情酣醉的場面。首句用語絢麗優美,音調清越悅耳,顯出盛宴的豪華氣派;壹句用“欲飲”兩字,進壹層極寫熱烈場面,酒宴外加音樂,著意渲染氣氛。三、四句極寫征人互相斟酌勸飲,盡情盡致,樂而忘憂,豪放曠達。這兩句,蘅塘退士評曰:“作曠達語,倍覺悲痛。”歷來評註家也都以為悲涼感傷,厭惡征戰。清代施補華的《峴傭說詩》評說:“作悲傷語讀便淺,作諧謔語讀便妙。在學人領悟。”從內容看,無厭惡戎馬生涯之語,無哀嘆生命不保之意,無非難征戰痛苦之情,謂是悲涼感傷,似乎勉強。施補華的話有其深度。千古名絕,眾論殊多,見仁見智,學人自悟。?

2、出塞

作者:唐朝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這是壹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詩。詩的首句最耐人尋味。說的是此地漢關,明月秦時,大有歷史變換,征戰未斷的感嘆。二句寫征人未還,多少兒男戰死沙場,留下多少悲劇。三、四句寫出千百年來人民的***同意願,冀望有“龍城飛將”出現,平息胡亂,安定邊防。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壹氣呵成,吟之莫不叫絕。明人李攀龍曾推獎它是唐代七絕壓卷之作,實不過分。?

3、 ?塞上曲二首其壹

作者:唐朝戴叔倫 ?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只有懷揣著“願得此身長報國”的赤忱愛國心,才能做到時刻想著能讓祖國的大好河山因自己而免受蹂躪,家鄉的父老因自己而安居樂業,愛國在先,利己在後。從古到今,我們腳下這塊苦難深重而又不屈不撓的中華大地,有無數熱血兒女為其不受外來侵略、為其自由解放而浴血奮戰到最後壹刻,也正是因為這種奮鬥精神壹代壹代相傳,才使得中華文明能夠綿綿不絕。在世界文明古國中,唯獨我中華民族綿延三千年,並未中斷其文明歷程,這才使我中華民族今天仍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為萬方景仰,舉世尊崇。

4、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語以寄之

作者:宋朝辛棄疾?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這是辛棄疾寄給陳亮(字同甫)的壹首詞。陳亮是壹位愛國誌士,壹生堅持抗金的主張,他是辛棄疾政治上、學術上的好友。他壹生不得誌,五十多歲才狀元及第,第二年就死了。他倆同是被南宋統治集團所排斥、打擊的人物。宋淳熙十五年,陳亮與辛棄疾曾經在江西鵝湖商量恢復大計,但是後來他們的計劃全都落空了。這首詞可能是這次約會前後的作品。

5、隴西行

作者:唐朝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裏人。

《隴西行》***四首,這是第二首。首二句寫將士忠勇,喪亡甚眾;末二句寫犧牲者是春閨少婦日夜盼望歸來團聚的情人。全詩反映了唐代長期征戰帶給人民的痛苦和災難,表達了非戰情緒。三、四兩句,以“無定河邊骨”與“春閨夢裏人”比照,虛實相對,宛若電影中的蒙太奇,用意工妙。詩情淒楚,吟來潸然淚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