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與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出自《自由與愛情》,是匈牙利詩人裴多菲1847年創作的壹首短詩。
裴多菲(Pet?fi Sándor,1823年1月1日-1849年7月31日),出生於薩堡德沙拉斯,匈牙利愛國詩人和英雄,自由主義革命者,匈牙利民族文學的奠基人。
他發表《酒徒》,從此開始寫作生涯,代表作有《自由與愛情》《雅諾什勇士》《使徒》《民族之歌》《反對國王》等,死於瑟什堡戰役。
匈牙利貨幣上的裴多菲
裴多菲·山陀爾《1823—1849》匈牙利愛國詩人,歐洲1848年革命的戰士和歌手。他以詩歌為武器抨擊封建勢力,同時手執軍刀,躍馬疆場,同俄奧侵略者鬥爭,為了民族的獨立與解放,最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犧牲時年僅26歲零7個月。
裴多菲出身於壹個貧困的屠戶家庭,父親是壹名貧苦的斯拉夫族屠戶,母親是馬紮爾族的壹名農奴,按照當時的法律他的家庭處在社會最底層。他做過演員,當過兵。少年時期的流浪生活使他有機會同勞苦人民接近,進壹步熟悉他們的生活。
尤麗婭
1846年9月,23歲的裴多菲在舞會上結識了伊爾諾茨伯爵的女兒森德萊·尤麗婭。這位身材修長、有淺藍色眼睛的美麗姑娘的清純和率真,使年輕詩人壹見傾心,擁有大量土地莊園的伯爵卻不肯把女兒嫁給裴多菲這樣的窮詩人。面對阻力,裴多菲對尤麗婭的情感仍不可抑制,在半年時間裏發出了壹首首情詩,如《致尤麗婭》、《我是壹個懷有愛情的人》、《妳愛的是春天》、《淒涼的秋風在樹林中低語》、《壹下子給我二十個吻吧》等。這些抒情詩中的珍品,鼓動尤麗婭沖破父親和家庭的桎梏,在壹年後同裴多菲走進了婚禮的殿堂。
裴多菲塑像
1848年秋天,奧地利侵略者向剛剛獲得勝利的匈牙利進攻。偉大的衛國戰爭爆發了。裴多菲這壹時期的政治抒情詩較完整地反映了革命的爆發、發展、失敗這樣壹個駝峰形的過程。1849年1月,裴多菲參加了貝姆將軍的部隊,任貝姆的少校副官,戰鬥在特蘭西瓦尼亞壹帶。同年7月3l日裴多菲英勇地“死在哥薩克兵的矛尖上”。然而壹直以來,也有人表示當時裴多菲並未戰亡,而是被俄國人俘虜後流放至西伯利亞。
裴多菲壹生***發表800多首抒情詩,他的《自由與愛情》,更是有口皆碑。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這首詩表面上看似乎是生命,愛情和自由的比較,然而在我看來深究起來只不過是不同的生命價值在個人心中的比較。壹開始的生命代表自我的生命,愛情代表著所愛的人的生命,最後的自由代表的是自我認同種群的生命繁衍自由,通俗化的說就是“自己的生命雖然重要,但是為了我愛的人,我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而為了整個民族的自由發展,我也可以犧牲我愛的人。”很顯然現實主義的翻譯,或許會讓人很反感,但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目的就是如此現實和不浪漫。奴隸社會存在在歷史中的前提就是作為奴隸能夠保證自身種群的存活和發展,壹旦剝削超過了這個最終的底線,奴隸社會也就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