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尚余三伏熱,秋光先到野人家.”(宋.陸遊)-------城市熱島效應
2、“坐看黑雲銜猛雨,噴灑前山此獨晴.忽驚雲雨在頭上,卻是山前晚照明.”------地形雨
3、“南枝向暖北枝寒,壹樣春風有兩般.”(唐.宋之問)-----向陽與背陽坡的光照及熱量差異
4、“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桔楊梅次第新.”(宋.蘇軾)------南方熱量豐富、四季如春鮮果不斷
5、“三九要冷,三伏要熱,不冷不熱,五谷不結”,“人在屋裏熱得跳,稻在田裏哈哈笑”,“臘雪是寶,春雪不好”------氣候資源對農作物的作用
6、“壹場春雨壹場暖,壹場秋雨壹場寒”.-------暖鋒和冷鋒過境後的效果
7、“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壹年四季無寒暑,壹雨便成秋”.------春城昆明年均溫14.7℃,壹月和七月月均溫分別為7.8℃和19.9℃
8、“春風搖蕩自東來,折盡櫻桃綻盡梅”,“涼風有信,秋日無邊”,“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 ------亞熱帶和溫帶季風氣候鮮明的季節周期性之美!
9、“亭亭柏樺,悠悠碧空,微微南來風.”《北國之春》------春季風風向與感受 10、“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白毛女》------冬季風風向與嚴寒 11、“白露秋風夜,壹夜冷壹夜”.-------極地冷氣團逐漸南侵
10、“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西北地區日溫差大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1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既表示鋒面雨中的暖鋒,又體現了節律美之周期性
11、“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江淮流域準靜止鋒形成的梅雨 15、“冬朦(霧)晴,春朦(霧)雨,夏朦(霧)曬死鬼”(諺語)------冬夏多霧的原因是無雲或少雲導致的大氣逆輻射弱,春霧是因為暖濕水汽足,極易形成鋒面雨.
12、“蜀軍火燒葫蘆峽,大雨救了司馬懿”-----諸葛亮把司馬懿圍困在峽谷低地,然後用火攻,人為地制造了壹個氣旋(熱低壓),中心氣流上升遇冷降水.
13、“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唐.李商隱)《夜雨寄內》-----四川盆地夜晚降溫慢,山谷風熱力環流中吹山風,夜雨多.
14、“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廬山垂直氣候差異,體現了節律美之垂直地帶性.
15、“壹山有四季,十裏不同天.”-------橫斷山脈垂直氣候差異
有關天氣或氣候的古詩與氣候、天氣有關的詩句
有關氣候的詩句:
1.“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反映了冷風過境時先刮風後降水(雪)的天氣變化特征 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反映了氣溫垂直分布的特點,正是因為氣溫隨地勢的上升而降低(地勢每上升1000米,氣溫下降6℃)這壹特點,才造成了山上、山下的桃花花期早遲不壹這種地理現象
3.“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睛卻有睛”
說明在同壹時刻,不同的地方天氣是不相同的。也是對流雨的極好寫照,從詩句中我們能體會對流雨的特點是:降水強度大,範圍小,歷時短等。 4.“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是說我國南方和北方氣候差異大,二月時,江南已經鮮花滿枝,而其它地方卻十分寒冷。
5.“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是說我國春季普遍存在著氣溫回升快,降水少的情況。 6.“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是說四川巴山地區因受地形的影響,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氣。 7.“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說明地勢越高氣溫越低。
8.“五月天山雪,開花只有寒。”:
壹是說明地勢越高氣溫越低的道理,二是說明天山海拔高。 9.“乍暖還輕冷,風雨晚來方定。”
說明我國春季氣溫多變、不穩定的特點。 10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是說玉門關位於我國的非季風區,溫暖濕潤的夏季風很難到達這裏。 “春風”可理解為夏季風,我國西部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受夏季風的影響小,幹旱少雨。
有關天氣的詩句:
詩中日
1.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漢樂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絕句》)
4.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劉長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8.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另樣紅。(楊萬裏《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0.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李白《望天門山》》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裏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詩中風
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自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滑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
有哪些關於天氣的成語、詩句雲淡風輕 微風輕拂,浮雲淡薄。形容天氣晴好。亦作“風輕雲淡” 萬裏無雲 湛湛藍天,沒有壹絲雲彩。形容天氣晴朗。 秋高氣和 形容秋空高朗、天氣晴和。 風輕雲凈 微風輕拂,浮雲淡薄。形容天氣晴好。同“風輕雲淡”。 碧空萬裏 形容天氣晴朗。 碧空如洗 藍色的天空明凈得像洗過壹樣。形容天氣晴朗。 冰雪嚴寒 冰天雪地,天氣寒冷。 知地知天 了解地形,了解氣候。 雲迷霧鎖 形容天氣昏暗,氣氛陰森。 雨僝雲僽 謂不好的天氣把人折磨。 鑠石流金 高溫熔化金石。形容天氣酷熱。 折膠墮指 極言天氣寒冷。 日麗風清 陽光明麗,清風送爽。形容天氣晴和。 日麗風和 和風習習,陽光燦爛。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氣。 飄風苦雨 形容天氣惡劣。 焦沙爛石 將沙燒焦,石燒爛。形容天氣非常酷熱。 焦金爍石 使金石熔化枯焦。形容天氣酷熱。 和風麗日 謂天氣溫暖而晴朗。 寒風侵肌 形容天氣寒冷 風輕雲淡 微風輕拂,浮雲淡薄。形容天氣晴好。亦作“風輕雲凈”、“雲淡風輕”。 慘雨酸風 猶言淒風苦雨。指令人傷感的天氣。亦以喻不安定的局勢。 雪窖冰天 到處是冰和雪。形容天氣寒冷,也指嚴寒地區。 雪虐風饕 又是刮風,又是下雪。形容天氣非常寒冷。 五黃六月 指陰歷五、六月間天氣最炎熱的時候。 天寒地凍 形容天氣極為寒冷。 十冬臘月 指陰歷十月、十壹、十二月天氣寒冷的季節。 秋高氣爽 形容秋季晴空萬裏,天氣清爽。 人間重晚晴 原指人們珍視晚晴天氣,後多用以比喻社會上尊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 淒風苦雨 形容天氣惡劣。後用來比喻境遇悲慘淒涼。 虹銷雨霽 彩虹消失,雨後天睛。 皓月千裏 範圍極為廣闊的千山萬水都處於皎潔的月光照射之下。形容月光皎潔,天氣暗和。 風和日麗 和風習習,陽光燦爛。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氣。 春暖花開 本指春天氣候宜人,景物優美。現也比喻大好時機。 流金鑠石 形容天氣酷熱,好象金石都快要熔化 苦雨淒風 形容天氣惡劣。比喻情景淒苦悲涼 焦金流石 金屬燒焦,石頭熔化。形容天氣幹旱酷熱 風雨交加 大風暴雨壹齊襲來。形容天氣十分惡劣 滴水成冰 水滴下去就結成冰。形容天氣十分寒冷 薄暮冥冥 傍晚時天氣昏暗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天空如洗萬裏無雲風和日麗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碧玉妝成壹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景夕殘霞落,秋寒細雨晴。東邊日出西邊雨 清明時節雨紛紛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天街小雨潤如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朝來試看青枝上,幾朵寒棧未肯消。 關於天氣的詩句跟成語還是很多的 就舉例這麽多 希望親滿意\(^o^)/~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明月當空照,清泉石上流 雲下山,地不幹。雲絞雲,雨淋淋。黑雲接駕,不陰就下。雲低要雨,雲高轉晴。天色亮壹亮,河水漲壹丈。紅雲變黑雲,必有大雨淋。天上豆英雲,地上曬死人。日落烏雲漲,半夜聽雨響。日落胭脂紅,非雨便是風。 日落雲裏走,雨在半夜後。日上跑臺雲,地上雨淋淋。西北起黑雲,雷雨必來臨。雲自東北起,必有風和雨。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天上魚鱗斑,曬谷不用翻。不怕陰雨天氣久,只要西北開了口。雲向東,有雨變成風,雲向南,水漣漣,雲向西,下地披衣。時雨時晴,幾天幾夜不停。烏雲攔東,不下雨也有風。亂雲天頂絞,風雨來不小。朝有破紫雲,午後雷雨臨。 雲下山,地不幹。 雲絞雲,雨淋淋。 黑雲接駕,不陰就下。 雲低要雨,雲高轉晴。 天色亮壹亮,河水漲壹丈。 ......>>
標簽:作文經典 上壹篇:戈壁灘的詩句 形容戈壁灘的詩句 下壹篇:把心靜下來的句子 描寫把心靜下來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