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寢疾原文及譯文:
曾子寢疾,病。樂正子春坐於床下,曾元、曾申坐於足,童子隅坐而執燭。
童子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子春曰:“止!”曾子聞之,瞿然曰:“呼!”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曾子曰:“然!斯季孫之賜也,我未之能易也。
元,起,易簀。”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變。幸而至於旦,請敬易之。”曾子曰: “爾之愛我也,不如彼。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
舉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沒。
註釋:
曾子:名參,孔子弟子。病:病重。樂正子春:曾參的弟子。曾元、曾申:曾參的兩個兒子。隅:墻角。睆(huan):光潔。簀(ze):竹席。季孫:姓氏,魯莊公之弟季友的後代,子孫多為魯國的執政大夫。革(ji):危重。反:同“返”。
譯文:
曾子臥病在床,已經病危。這時,他的弟子樂正子春坐在床下。兩個兒子曾元、曾申坐在腳邊,童仆坐在墻角,手拿燭火。
童仆說:“真華麗光潔!是大夫用的竹席嗎?”樂正子春說:“不要說了!”曾子聽見了,突然睜開眼,說:“啊!”童仆又說:“這麽華麗光潔,是大夫用的竹席嗎?”曾子說:“對。這是季孫先生送的,我還沒來得及換下來。
元,扶我起來,把席子換掉。曾元說:您老人家的病已經很沈重了,現在不能換。請等到天亮,再給您老人家換掉它。曾子說:妳愛我還不如這個小孩。君子愛別人註重品德,小人愛別人則是縱容遷就。我現在還求什麽呢?我只求合乎禮儀而死,這就完了。”
大家擡起曾子,換下竹席。大家扶曾子躺下,還沒安頓好就死了。
鑒賞:
本文選取了這樣壹個場景:曾子已經病危,守在身邊的有兩個兒子、壹個學生,還有壹個小孩拿著火燭坐在墻角。突然,小孩註意到了曾子身下漂亮的竹席,並出聲贊嘆,同時詢問周圍的人。學生怕老師受到驚擾,趕緊制止。
曾子本已處於昏迷狀態,此時忽然驚醒,於是堅決要求兒子幫他換下大夫才能用的席子。席子取下來了,大家重新扶曾子躺下,還沒安頓好,他就斷氣了。這充分反映了曾子平時是多麽謹守禮儀。
短短二百來字,卻極為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了四個人物:天真無邪的童子、心疼父親和老師的曾元和樂正子春、恪守禮法的曾子。曾子的行為突現了文章的主旨:“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他認為病死在季孫所賜的大夫享用的簀上是非禮的,故死前堅決要換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