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師道詩句 1. 關於師道的句子
1、尊師重道在中國傳統社會蔚然成風。
2、張承業這個人的性格其實非常復雜,壹方面,他愛美女和喝酒,處事狂放不羈;另外壹方面,他對藝術非常執著,而且十分尊師重道。
3、我們要尊師重道,舉止有禮,不可有耀武揚威之心。
4、推動品德教育,促進學生尊師重道尊重是相互的,如果學生不尊重教師的勞動,那麽長期以往,教師就因討厭學生而討厭教學,即使教師有心教學,結果落得對牛彈琴,教師也逐漸厭教了。
5、中國社會是尊師重道的,每家的祖先堂上都供有‘天地君親師’的香位牌。
6、在學習中,專業不求上進,不懂得尊師重道,缺乏道德修養。
7、這種精神,就是人說的尊師重道的精神。
8、我們應繼續發揚尊師重道的傳統。
9、尊師重道是中華文明的顯著特征之壹。
10、而評教,則成了對服務員滿意與否的問卷調查,完全扭曲了傳統的尊師重道的宗旨。
2. 關於尊師的詩句
1、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2、壹日之師,終身為父。——元·關漢卿
3、為學莫重於尊師。——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4、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5、疾學在於尊師。——《呂氏春秋勸學》
6、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
7、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8、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
9、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10、師者,人之模範也。——楊雄
11、經師易求,人師難得。——《北周書》
12、疾學在於尊師。——《呂氏春秋》
13、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
14、為學莫重於尊師。——譚嗣同
16、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荀子·勸學》
3. 關於導師的詩句
五絕 遠師 唐 白居易
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
何處遙相見,心無壹事時。
五絕 酬問師 唐 劉商
虛空無處所,仿佛似琉璃。
詩境何人到,禪心又過詩。
玉壺存冰心
朱筆寫師魂
諄諄如父語
殷殷似友親
輕盈數行字
濃抹壹生人
寄望後來者
成功報師尊
無題
作者: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老師頌
四度春風化綢繆,
幾番秋雨洗鴻溝。
黑發積霜織日月,
粉筆無言寫春秋。
蠶絲吐盡春未老,
燭淚成灰秋更稠。
春播桃李三千圃,
秋來碩果滿神州。
天凈沙六首
1. 源遠流長圖
欲求賢才棟梁,
天空陸地海洋。
半世東奔西忙,
今又遠航,
路遙山高水長。
2. 老師匡煥學
德高鴻儒博學,
望重英雄豪傑。
天時地利人和,
用筆如魔,
令人拍案叫絕。
3. 王本成
敢說敢作敢為,
無怨無恨無悔。
狂風暴雨驚雷,
吐氣揚眉,
天下舍我其誰?
4. 回瀾閣
為國為家為民,
風吹日曬雨淋。
碧海藍天白雲,
日月星辰,
相伴壹生追尋。
5. 管仲圖
為人堂堂正正,
做事磊落光明。
匯集四方英雄,
師出有名,
天下任我縱橫。
6. 逸仙圖
胸懷萬裏世界,
放眼無限未來。
揮灑曠世奇才,
重上瑤臺,
天地為之驚駭。
四度春風化綢繆,
幾番秋雨洗鴻溝。
黑發積霜織日月,
粉筆無言寫春秋。
蠶絲吐盡春未老,
燭淚成灰秋更稠。
春播桃李三千圃,
秋來碩果滿神州。
務學不如務求師。 -----楊雄
聖人無常師。 -----韓愈
經師易遇,人師難遇。 -----司馬光
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呂不韋
舉世不師,故道益離。 -----柳宗元
學者必求師,從師不可不謹也。-----程頤
壹日為師,終身為父。----關漢卿
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
為學莫重於尊師。 -----譚嗣同
古之學者必嚴其師,師嚴然後道尊。-----歐陽修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韓愈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4. 關於“拜師”的詩句有哪些
1.遠師
唐代:白居易
東宮白庶子,南寺遠禪師。
何處遙相見,心無壹事時。
2.林琴南敬師
清代:佚名
閩縣林琴南孝廉紓六七歲時,從師讀。師貧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歸,以襪實米,滿之,負以致師。師怒,謂其竊,卻弗受。林歸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豈束修之禮?”即呼備,賫米壹石致之塾,師乃受。
3.尋隱者不遇
唐代: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4.送元暠師詩
唐代:柳宗元
侯門辭必服,忍位取悲增。
去魯心猶在,從周力未能。
家山余五柳,人世遍千燈。
莫讓金錢施,無生道自弘。
5.師說
唐代: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1.拜師收徒依照中國古代拜師禮內容有:
(1)弟子向老師贈送六禮束修,古時六禮包括:芹菜,寓意為勤奮好學,業精於勤;蓮子心苦,寓意為苦心教育;紅豆,寓意為紅運高照;棗子,寓意為早早高中;桂圓,寓意為功得圓滿;幹瘦肉條以表達弟子心意。
(2)行跪拜,雙手獻茶之禮。
(3)老師回贈禮品。
2.傳統的師徒關系僅次於父子關系,即俗諺所謂”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師傅”、“投師如投胎”。有的行業,壹入師門,全由師傅管教,父母無權幹預,甚至不能見面。建立如此重大的關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風俗禮儀加以確認和保護。壹般拜師禮儀分成四個程序。
第壹,拜祖師、拜行業保護神。表示對本行業敬重,表示從業的虔誠,同時也是祈求祖師爺“保佑”,使自己學業有成。
第二,行拜師禮。壹般是師傅、師母坐上座,學徒行三叩首之禮,然後跪獻紅包和投師帖子。
第三,師傅訓話,宣布門規及賜名等。訓話壹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規,勉勵徒弟做人要清白,學藝要刻苦等。
3.古代的拜師禮適用於所有師生關系,不僅普通學生,就是皇太子也不例外。按照拜師禮儀規定,皇太子初入學,拜見老師的程序及要求,與州、縣學的拜師禮是壹樣的。拜師的禮俗反映了對授業解惑的老師的尊敬,尊敬師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之壹。人學之後則強調敬師,在行為規範上要求:遇見老師,必作揖行禮;老師提問,必起立回答;向老師提問,要舉手;老師坐著時,學生應該侍立壹旁;老師站著,學生就不可以坐著; 老師在場,學生不可高談闊論,等等。
5. 關於老師詩句古詩
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
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無題》
3.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夜喜雨》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李將軍列傳》
5.壹日為師,終身為父《鳴沙石室佚書》
6.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奉和令公》
7.鶴發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對聯》
8.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新竹》
名言:
1、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唐.韓愈《師說》
2、壹日之師,終身為父.——元.關漢卿
3、為學莫重於尊師.——譚嗣同《瀏陽算學館增訂章程》
4、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5、疾學在於尊師.——《呂氏春秋·勸學》
6、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
7、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8、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經:途經.好其人:愛戴教授自己的人,虛心向他 們求教.隆禮:尊崇禮義)——《荀子·勸學》
9、明師之恩,誠為過於天地,重於父母多矣.——晉.葛洪《勤求》
10、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12、片言之賜,皆事師也.——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
13、師道既尊,學風自善.——康有為《政論集·在浙之演說》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宋〕李覯《廣潛書》
6. 關於尊敬師長的詩句
務學不如務求師。
-----楊雄
聖人無常師。
-----韓愈
經師易遇,人師難遇。
-----司馬光
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者也。
-----呂不韋
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
-----斯大林
舉世不師,故道益離。
-----柳宗元
學者必求師,從師不可不謹也。
-----程頤
壹日為師,終身為父。
----關漢卿
學貴得師,亦貴得友。
-----唐甄
為學莫重於尊師。
-----譚嗣同
古之學者必嚴其師,師嚴然後道尊。
-----歐陽修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韓愈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韓愈
7. 形容專長的詩句
句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全文:
《師說》
朝代:唐代
作者: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8. 形容師長的詩句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幹
鶴發銀絲映日月,
丹心熱血沃新花
四度春風化綢繆,
幾番秋雨洗鴻溝。
黑發積霜織日月,
粉筆無言寫春秋。
蠶絲吐盡春未老,
燭淚成灰秋更稠。
春播桃李三千圃,
秋來碩果滿神州。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
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